Nancy生活馆

我有幸在美国主流时装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如今希望把所有我接触和体验到的特殊经历和体会,以及我酷爱到美食,烹调,意大利餐和中餐的比较,意大利和中国旅游,及时装观念,及室内设计体会来跟大家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Nancy生活馆 | 春天的庆典 —— 新春的第一堂烹饪课

(2025-04-06 07:43:30) 下一个

 

一看到王老师即将在一凡中央厨房开烹调课的海报,好激动,马上报名!

太久没有上过王凡老师的烹饪课了。以前每周的烹调因疫情而停了下来。疫情之后,随着一凡业务的快速发展、经营模式的转变与拓展,烹饪课大多变成了特别需要的专场安排——学校的学生团体活动(field trip)、公司的团建(team building)、夏令营(summer camp)、生日聚会(birthday party)等特殊定制课程。

那天在场的学员和王凡老师合影

此外,王老师还会在慈济厨房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义务教学,延续她对美食教学的热爱。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无法跟她个人主持,有目标地分享烹调技巧的厨艺课相提并论。

我一直都知道,王老师对烹饪教学的热情远远超越了单纯的菜谱传授。在我看来,她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灵感,不仅分享技艺,更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延续。她的课堂,不仅让人学会如何做菜,更让人去了解食材的选择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上课的人都会感受到她对美食的热忱与坚持。

这次,得感谢朋友分享了课程海报,让我终于有机会再次沉浸在王老师的课堂中。

课堂亮点:江南经典佳肴

腌笃鲜——上海人用“鲜掉眉毛”来形容这个江南经典!咸肉、鲜肉、竹笋三者融合。一凡还自制了肥瘦适中的咸肉,让这道菜更上一层楼。

汤底和咸肉的味道决定这个菜的成功与否

汤头浓郁醇厚,鲜美至极。

油面筋塞肉——又一道江南名菜,也是家里老史的最爱。以前回纽约舅舅家,他总是对这道菜念念不忘,非得盯着肉丸不放。王老师这次教了了改良版,口感更细腻,技法更精妙。

打肉馅儿是这个菜的技术活儿

用新手法最费劲儿的塞肉丸变成了游戏

完美炖熟了油面筋塞肉

海鲜粉丝煲——王老师的海鲜粉丝煲,精髓在于汤底。选料讲究,海鲜新鲜,熬出的汤底层次丰富,每一口都是鲜美的享受。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王老师的拿手菜。她不仅讲解食材的准备,更细致传授每一道菜的技法,比如炖汤的火候、食材的搭配、最佳的入锅时机,每个细节都有理论、有讲究。

课堂上,她还额外分享了时令的茼蒿豆干素凉拌香椿干贝炒鸡蛋。这两道都是我心头至爱的家常菜,简单却蕴藏匠心。看似寻常的菜肴,做到极致,才是高手风范。

 

多幸运,这周是一年里吃香椿最好的时刻。

满满一锅的香椿鸡蛋,王老师还加了一碗泡好的干贝

拌好的茼蒿豆干,点缀上炸好的花生米,完美!这个菜其实也是我从小爱吃的菜,以前去在香港有几家必去上海餐馆,去晚了还点不到这个菜。自己在家也做过好多次总觉得不完美。这次终于学到了窍门!

惊喜与温馨:新朋好友以美食相聚

课前我跟没上过一凡烹调课的朋友说:“王老师的课,一定还有额外的福利。” 果然,一进门就被眼前的精致摆设惊艳了——白色桌布铺就的圆桌上,早已准备好了雪梅做的四种坚果酥脆饼干。雪花酥,绿粉黄白,搭配菊花茶,还有自酿的龙珠葡萄酒、青梅酒和红莓酒,漂亮的酒杯, 冲满了仪式感。

真诚美丽的女主人!

自己养的花,亲手酿的酒,匠心独运的硬果脆饼——在这个被工业食品淹没的时代,这方小小的台面,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自然、对生活充满挚爱的世界之门!

雪花酥——绿粉色的抹茶无花果、粉白交映的草莓果仁、金黄酥香的咸蛋黄肉松、白里透金的椰香芒果,每一款都精致诱人。这些年来,雪梅对点心的追求与创意,也是始终让我敬佩不已的。她的精美点心与背后求师的故事,日后再专门细谈。

开放式的厨房长案台上摆满了诱人的新鲜食材。初茬的香椿香气扑鼻。每一样都透着细腻的充满了美意的用心。

这一天的意外收获还不止这些!那天厨房刚刚研发出新的茼蒿饺子,王老师依旧大方,端出第一盘请大家先试吃。这款饺子灵感来自南京的菊花脑饺子,而茼蒿和菊花脑同属一类,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能成为第一批尝鲜者,实在幸运!

 

薄皮大馅儿的茼蒿饺子,配上现条的醋汁。

另外让人惊喜的是,这次来上课的十一名学员,以前都有在不同的场合相识。大家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 catch up。这堂课游像是一个纽带,把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朋友们连接在一起。大家围绕着厨房的中岛台和典雅的餐桌,迫不及待地,分享近况、聊工作、聊生活,甚至交换彼此最近的新发现。

整个氛围似乎像丰盛的家宴,也像是一场温馨的聚会。厨房里不只是锅碗瓢盆的交响曲,还有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大家时而围拢在炉灶前,仔细观察王老师示范的每一个细节,时而端着茶杯,在圆桌旁继续畅谈,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朋友聚会。

 

不忘初心,精益求精

回想起2016年刚退休时,每周日去一凡小屋上烹饪课,是我最期待的事情之一。我一直喜欢王凡老师的教学方式,与电视上那些美式烹饪课程完全不同。她的课程涵盖从简单的凉拌菜到复杂的盐水鸭,每一道看似难度不小的菜肴,在她的示范下都变得清晰易懂。每个步骤都蕴含着经验和诀窍,真正让我体会到“言传身教”这一京剧艺术教学理念的精髓——她不只是讲解,而是手把手地带领学生沉浸式学习。

王老师的技艺,一部分来自家传熏陶,但更多是她自己不断钻研、精进所得。最难能可贵的是,她从不因为自己有生意而藏私,始终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秘诀。每次上她的课,我都会完全沉浸其中,深深敬佩她那份不断进取、充满创意、却又始终不忘初心的热情。

王老师利用她的休息日在慈济做素食义务教课。

欢乐的烹调结束后,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品尝着自己参与制做的美食,分享着各自的心得和故事。所有的味道、技艺、情感都融汇在这一刻。

这一堂课,不仅是烹饪的学习,更是一场充满温情的美食盛宴。

—— 这一口鲜美,藏着的是初心、匠心和无限的热情。

相关延伸阅读:

Nancy生活馆 | 一凡小屋,丰满了我的人生 (上)

Nancy生活馆 | 一凡小屋,丰满了我的人生 (下)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