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了, 大家可好?
一个礼拜了,
大家如果有什么心得, 现在可以写邮件给我了。 如果自己还是觉得没有透彻, 还要再多花些时间去参, 也没有关系。
很多禅师参禅, 都是二三十年, 甚至一辈子。
和他们相比, 一个礼拜实在算不了什么。
我们今天继续讲《华严经》第十六卷。
你注意到没有, 我们停在第十六卷已经很久了。 这一卷非常重要, 很多菩萨的讲话都是了义的。
比方说, 智慧菩萨:
我闻最胜教,即生智慧光,普照十方界,悉见一切佛。
此中无少物,但有假名字,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诸取著凡夫,计身为实有,如来非所取,彼终不得见。
此人无慧眼,不能得见佛,于无量劫中,流转生死海。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实,不知圣妙道。
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胜。’颠倒非实义,不能见正觉。
能知此实体,寂灭真如相,则见正觉尊,超出语言道。
言语说诸法,不能显实相,平等乃能见,如法佛亦然。
正觉过去世,未来及现在,永断分别根,是故说名佛。
我们来先看第一段。
诸取著凡夫,计身为实有,于无量劫中,流转生死海。
如来非所取,彼终不得见,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
这已经把众生为什么会流转生死海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我稍微把次序调换了一下, 这样更清楚。
如果把“诤”换成“相”, 则更好。
“有相说生死,无相即涅槃。”
卓说:“有身体就有生老病死, 没有身体就没有生老病死。”
卓啊, 你快要赶上智慧菩萨了。
这里有两句极为重要。
“如来非所取, 如来不得见。”
非所取, 其实就是无所住, 这个和不得见是一致的。
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空为体。
因为本来空, 所以无所取, 无所住。
因为本来空, 所以不得见。
空, 是不可见的。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
照相, 一要有照相机, 二要有相。 这是最普通的物理成像原理。 如果虚空中什么相也没有, 你用照相机是照不出什么来的。
很多佛弟子陷入一个误区。
他们总是希望通过修习某一种法, 或者以为可以通过修习某一种秘密大法, 可以达到无所取, 无所住的境界。 或者在所谓的定中见到佛。
这就是刀斧痕。
佛是见不到的, 非所取和无所住也不是修来的。
而是本来如此。
因为本来就是如此, 所以无修无证。
开悟者明白了这些, 就等于是见证了佛性。
我说:“明白了性不可见, 就是见性。”
你领旨了吗?
我们现在来看第二段。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实,不知圣妙道。
能知此实体,寂灭真如相,则见正觉尊,超出语言道。
在世尊以前, 是没有佛的。
佛, 在梵文, 是觉悟者的意思。 也就是说, 所有的开悟者都是佛。佛只是一个名字, 世尊碰巧用了这个字而已。 随便换成任何一个另外的字, 都没有任何分别。
所以, 我们修行人不要陷入名相。
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成佛,
而是“能知此实体,寂灭真如相”。
也就是说, 要明白实相, 或者说, 本来面目。
真正的第一义, 是不能用言语说出来的。
言语本身, 是有限的, 有范围的, 相对的。
而本来面目, 是无限的, 绝对的。
所以, 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贴切的描绘出本来面目, 只能是近似地描述。 这中间的细微, 则只能意会。
比方说, 如果有人用言语说出第一义。
自然有人会问:“既然这个是第一义, 那什么是第二第三义?”
你又如何答?
我说:“明白心不可明, 就是明心。”
我说:“悟无所悟。”
如果有人说他或者她明了什么, 悟了什么, 那他或她就还没有完全真正的开悟。 我就要问:“你到底明了悟了什么?”
你只要开口说:“我明了这个悟了这个。”
你就落入两边。
你就落入名相。
你就落入分别。
你就落入凡圣。
你就还没有真正地开悟。
你领旨了吗?
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无始本来就是如此。
最后说一下,我这里贴的都是很多年前的旧文。昨天的文章中我说要出门一个礼拜,不是说现在。我现在确实常常出差,现在也正在出差,但贴一篇旧文的时间还是有的。
日子非常的忙碌,
生活非常的充实,
公司跳跃性发展,
我最近基本上就是贴完就不管了,没有回复留言,望见谅。
开馆收徒,发展竹林宗,早已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
俺现在,一门心思钻进了钱眼,咳咳,满身铜臭。
介个,介个,真的有辱斯文。
我前段时间和一位土豪朋友说,你我之辈,本质上是都是读书人,现在满身铜臭,鄙视你也鄙视自己啊。他说,特么读书人也要吃饭啊,先吃好饭再说。
我一想,也有道理,世尊也要每天出去化缘,也要吃饭。
凭自己的双手双脚和脑袋挣点小钱钱,一不害人,二不歪门邪道,没事网上吹吹牛逼,冒充大师,再撩撩妹,我这入世法挺好啊。哈哈哈。
修行,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不需要每天去尸陀林打坐,去岩洞里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