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独步天下】龙树之门之:破一

(2022-01-24 08:47:13) 下一个

问:“什么是顿悟?”

禅师答:“悟无所得, 顿断烦恼。”

很多话, 明心见性以后, 再回去重读,

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看不懂的, 听不懂的, 现在都如同小刀切豆腐, 迎刃而解。 佛陀和祖师的开示, 以前如同满天繁星, 杂乱无章, 现在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 把它们全部都连接起来的。

以前是盲人摸象,

现在是全部宇宙, 都在你手中。

所有的经典公案, 无一不破!

 

“无所得”, 很稀奇平常的一句话, 很多人都听过。

可是又有几人真正懂得为什么无所得?

很简单, 因为空无相。

空中流不出泉水, 不可能无中生有, 所以无所得。

因为无所得, 自然无所失。

本来空无相, 又能失去什么?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

僧问:“和尚见德山,得个甚么,便休去。”

师曰:“我空手去,空手归。”

 

去的时候, 是众生, 回来的时候, 已是佛。

为什么?

去, 是为了得。

归, 悟无所得。

大观说:“前念迷, 即凡夫, 后念悟, 即佛。”

正是啊, 即身成佛, 并不是天方夜谭。

 

《破一》是《百论》中的第三品。

在这一品中, 迦那提婆尊者和外道用一个花瓶作比喻在辩论。

花瓶的过去是土, 现在是泥, 将来是花瓶。

由于归根到底还是土,

所以外道认为, 过去, 现在, 将来, 三世为一,

又因为土, 泥, 花瓶, 是因果关系, 所以因果为一。

 

呵呵,平师兄打过一个非常类似的比喻,

就是水,水蒸气,冰。各种形体,浊水清水,归根到底都是水分子。

平师兄认为相的根基也是空。

因为师兄也知道,相是有生灭的,

为了解决生灭的问题,便把生灭的相极微下去,无限小,归到恒在的空性中。

 

师兄反复说,相亦具足空性圆满,是空性的自显现。

也就是说,相是空性生出来的,或者说,相是空性的一部分。

从龙树到提婆,特别是提婆与外道的辩论中,都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诸相有性,性便无常。为何?相生灭故。

师兄可以上一篇帖子来驳斥一下龙树与提婆。

龙树与提婆可不可以被驳斥?

当然可以。就算是佛陀,也说过很多不了义的话,

我们只不过从尊师的角度,不去苛责他,而把这些不了义的话说成方便法。

 

我很想看看师兄如何从恒在无生的空性中,

无中生有地生出生灭无常的万法万相来。

从无体的性,生出有体的相。

 

关于修行法门的高低的问题。

从佛我一如的角度,也就是出世的角度,师兄说得没错,当然没有高低。因为根本就没有佛法,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但我们毕竟是在世为人。

从个人修行的角度,当然有高低,有次第。

所以才有三十三天。

不能说,博士文凭与高中文凭没有高低,因为最终大家都会死。在生死上众生平等,在佛性上众生平等,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是有高低的。

那些能让你拿到博士学位的法门,强过那些只能让你高中毕业的法门。

当然,各个法门有各个法门的适用对象。

有些人资质不够,你把他放到博士班也毕不了业。

不如让他去读高中,再读个技校,找份工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师兄对此,应该没有异议吧。

 

回到提婆与外道。

这一段辩论非常有趣,

我忽然想起了《楞严经》中佛用长绳连打六结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佛每打一个结, 就问阿难:“是什么?”

阿难每次都答:“结。”

阿难尊者, 绝对是个老实人, 只是有点笨。

我呢, 当时也没有开悟, 自以为很聪明, 还看不起阿难尊者, 心理想, 你打再多的结, 它还是绳子。

后来开悟以后才知道,

掏出打火机, 把绳子烧了才对。

 

当时我还没有悟道,

所犯的错误, 和这位外道, 一模一样。

我的眼中, 还有绳子在。

这位外道的眼中, 还有土在。

 

再举一则公案,

潭州龙山和尚,

洞山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

师曰:“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绝消息。”

哈哈哈!

绳子用火烧了。

泥土倒入大海。

 

两个,就是两边。

泥牛,就是相。

两个泥牛入海,便是无相无两边。

龙山和尚这两句话,只有区区十六个字, 有此见识,就配住此山。

 

提婆曰:“汝法因果一故,复次三世为一。泥团时现在,瓶时未来,土时过去。若因果一,泥团中应有瓶土,是故三世时为一,已作,今作,当作者。如是语坏。”

提婆在说啥呢?

如果因果为一,三世为一,那么相中就应该由共同的基。

平师兄的例子里用的是水分子。提婆用的是瓶土。

所以,平师兄举水的各种形体的例子时,

也许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实际上就是在说因果为一,三世为一。

也就是说,相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基没变。

 

可是,这个基,又是哪里来的呢?从自性中生出来的吗?

 

外道曰:“不然。因果相待成故。如长短,如因长见短,因短见长。如是泥团观瓶则是因,观土则是果。”

外道开始绕圈。

外道开始自相矛盾了。

前面刚刚说了无论是土,泥,还是花瓶,都是土。

现在开始说,长短都是相对的,因果也是相对的。

 

可是,如果都是相对的,有如何为一呢?不是应该为异么?

那个不变的基去哪儿呢?

 

提婆曰:“因他相违共过故,非长中长相,亦非短中及共中。若实有长相,若长中有,若短中有,若共中有,是不可得。何以故?长中无长相,以因他故。因短故为长,短中亦无长性,相违故。若短中有长,不名为短。长短共中亦无长。二俱过故。若长中有,若短中有,先说有过。短相亦如是。若无长短。云何相待?”

 

长或短,就是两边。

长或短,都是相对。

相对,才有过去,现在,未来,才有因果。

而佛性,是恒在,绝对。

佛性,没有长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因果。

正因为佛性恒在,才能生死解脱。

 

提婆第三式,性无长短,破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