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我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灯会元】西天大圣之:从自心来,欲往无处

(2021-01-27 22:06:54) 下一个

开篇先说明一下。我的这些文字都是很多年前写的。我和大家一样每天都很忙,一般帖子到了第二页就很少再去翻,有时早上贴上来可能到晚上才会回来看一下。二则一一回应读者的回帖很花时间,三则,这里的读者问的问题,以前都有人问过,我在文章里都回应过的。你如果每天来听我说故事,自然会有答案。

比方说,小八昨天说这些天天念佛号的,追求性快感的事干得一点不少。哈哈哈哈,说的是戒律和破戒的问题,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定论,就是淫是不好的。我在说律宗的时候会讲到,特别会讲到戒淫是怎么来的。我以前说过,佛不以律成。因为佛陀制定戒律,始于成道后十二年。先有佛,后有律。禅门中,也有许多悟道的居士,比如六祖慧能。悟道和性快感一点关系也没有。

再比如前几天石凳兄举了马祖和百丈的公案,其实不用我来破,六祖弥遮迦尊者早把答案说出来了。石凳兄如果等到今天,就不会举那个公案了。

再再比如,有网友对我昨天本来无漏的说法不认同。呵呵,不要被一些高大上的名词迷惑住,什么佛,菩萨,罗汉,涅槃,清净,着相。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六祖慧能悟道的速度天下第一,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其他染坊待过,他是一块白布,然后就遇到了五祖弘忍。洗一快白布比被染上各种颜色的布要容易得多。

无漏,其实就是无失。如果不是本来无失,就有一个问题。

问:你有什么东西,而且这个东西是可以被失去的?

如果我去银行大吵大闹,“我掉了一个亿!”银行员工会把我轰出来,“你啥时候有过一个亿?”

其实,昨天的文中虽然讲了无漏,还提到了提多迦尊者的“悟了同未悟”。为什么没有分别,就是因为本质上无得无失,本质上就是无漏。佛弟子要时刻记住释迦摩尼出家求道的目的,是寻求生死解脱,破除无常之法。而最终悟的,是本无生死。就算没有悟,是六道众生中的一员,也只是轮回。轮回,其实也是不死。佛不死,众生也不死,本质上没有分别。众生本就是佛。

我再换个角度来说,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喜剧,哈哈大笑,看悲剧,涕泪纵横,看爱情片,心潮起伏,看动作片,血脉膨胀,看恐怖片,吓得鬼叫。在电影院的那两个小时,你说漏了也行,但本质上还是无漏。因为你出了电影院,冷风一吹,回家睡觉,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我以前就是这样在文章中回应读者的问题和挑战,这样很花时间。而且这样啰啰嗦嗦完全不符合禅宗的顿悟。什么时候禅宗祖师接引这么啰嗦的。参禅要靠自己。如果有读者觉得花了很多心思,留了言,问了问题,而我好像不理不睬。其实主要是没时间,也不愿重复。我的小说新的一回上个周末写了一半,到现在也没时间提笔写完。那才是我现在想写的。不过今天还是略微回应兼说明一下。免得有人觉得我傲慢无礼。无神论者,或者其他宗教信仰者,绕道就好。无意争论。谢谢。我对坛里的帖子,也不是每篇都看。

如果反应太大,我随时可以停的。不过我相信,如果我在这连贴几个月,笑坛可能就是城里流量第一的坛子。哈哈哈,佛法无边,广摄众生。

 

扯了半天,差点把今天的主角忘了。

六祖弥遮迦尊者,游化至北天竺国,见雉堞之上有金色祥云,叹曰:“斯道人气也,必有大士为吾嗣。”乃入城,于鹧铗间有一人手持酒器,

逆而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

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

曰:“识我手中物否?”

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

曰:“师识我否?”

祖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

复谓之曰:“汝试自称名氏,吾当后示本因。”

彼说偈答曰:“我从无量劫,至于生此国,本姓颇罗堕,名字婆须蜜。”

祖曰:“我师提多迦说,世尊昔游北印度,语阿难言:‘此国中吾灭后三百年,有一圣人姓颇罗堕,名婆须蜜,而于禅祖,当获第七。’世尊记汝,汝应出家。”彼乃置器礼师。侧立而言曰:“我思往劫,尝作檀那,献一如来宝座,彼佛记我曰:‘汝于贤劫释迦法中,宣传至教。’今符师说,愿加度脱。”祖即与披剃,复圆戒相,乃告之曰:“正法眼藏,今付于汝,勿令断绝。”

 

乃说偈曰: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祖说偈已,入师子奋迅三昧,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却复本座,化火自焚。婆须蜜收灵骨,贮七宝函,建浮图于上级。又是一位踊身虚空化火自焚的祖师。 六祖弥遮迦尊者同婆须蜜的对话中, 最值得佛弟子参的是:“从自心来,欲往无处。”

马祖问百丈,“野鸭子往何处去?”百丈答:“飞过去.”

马祖就揪住百丈的鼻子,疼得他哇哇叫。一疼,百丈就悟了。马祖揪住百丈的鼻子,是因为他答错了。他如果答“欲往无处。”马祖就会请他吃斋饭。

婆须蜜问“师何方来?欲往何所?”这和马祖问的一模一样。这些问题你会在五灯会元中看到许多,提问者会随口用附近的东西来代指。无论是马祖的“野鸭子”也好,还是婆须蜜的“师”也好,都是代指佛。问的问题都是“佛在何处?如何才能成佛?”

弥遮迦尊者说“从自心来,欲往无处”,是有问有答,正面回答。弥遮迦尊者很慈悲。

我在回应石凳兄时说,如果马祖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先下手为强,直接揪住老和尚的鼻子,疼得他哇哇叫。为什么?因为马祖的问题破绽百出。首先有野鸭子,其次有去处。一句话里两个“有”,和“无无法”背道而驰。双脚陷在泥潭里,落了两边。我揪他的鼻子,他只能哑巴吃黄连。

如果实在看老和尚年纪大了,不忍心打他,可以直接痛骂“贼子完败!”这就是答非所问,但明确告诉他,你破绽百出,我懒得打你罢了。无论是像尊者这样正面答,还是我这样痛打痛骂老和尚,马祖都会高高兴兴请吃斋饭。但你如果像百丈这样回答,就会被他痛打。马祖和百丈的这个公案,其实在我后面的五灯会元系列中有的。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什么是顿悟?悟无所得,顿断烦恼。如来者, 如来如去, 无来无去。

东坡兄那首卜算子里的禅机不仅仅是“漏断人初静”,“漏断”语意双关。更重要的是后面那句“谁见幽人独往来?”和下阙的“拣尽寒枝不肯栖”。他写这首的时候在黄州定慧院。

弥遮迦尊者说“从自心来,欲往无处”

而他的弟子婆须蜜尊者, 就是西天禅宗第七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地球人三世 回复 悄悄话 敢揪马祖的鼻子,敢与东坡称兄,果然“霸”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