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一生平安
正文

他们的上海,我们的上海(《爱情神话》的密码)

(2022-02-27 17:32:59) 下一个

 沈乔生 虚构与未来 2022-02-27 15:58

亲爱的读者:近期,我们的公众号《虚构与未来》出现了很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发的关于鹅钨战争的所有文章都无法发出,封县八子的文章也被补删。一切都在无言之中。

为了不使我们的读者太失望,我们发一篇关于电影《爱情神话》和上海的文章。希望您们理解我们痛彻心肺的感觉。聊胜于无吧。

  近日看了电影《爱情神话》,感慨良多。我先把话说在前面,这部电影相当不错,是我看过的写上海最好的电影,加不加“之一”呢?还是加伐。这句话讲过了,对得起剧组的工作了,我可以信马由缰了。我想了想,文章题目用,“他们的上海,我们的上海”。

     现在,曾经的上海人,包括老克腊、小淑女、而此时身在上海地界之外生活的上海人,何其多啊!出于种种历史原因,或是工厂支援三线,或因为大学毕业分到外地,或是因为上山下乡留在当地没有返回,或是后来走出国门,来到美洲、欧洲、澳洲生活,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有多多少啊!他们看了《爱情神话》会怎么想,这是我的上海吗?   

   “是”,还是“不是”,两种回答,其实都是相同的意见指向!他们凭着以往的记忆,大概会认同《爱情神话》中的上海密码;然而,这些“老上海”可能还会不满意,上海密码就被电影概括了吗?与此同时,祖上和上海从来没有关系的,八竿子打不到的,而现在却跑到上海,一本正经打算住下来的人,又何其多啊!衮衮诸公,熙熙攘攘。

    我敢保证,现在上海马路上走的,百分之七十是新上海。有一次,我从上海火车站出来,两个女孩子操着洋泾浜的上海话对我说,旅馆住吗?我笑了,用地道的上海话“教训”她们,“上海话都不会讲,就来拉生意了?”她们哄笑着跑开了,一边对我喊,“我们是新上海!”她们没有说错,她们是新上海。上海在不停地变化,产生时间空间的多维交错,唯独地理位置没有变。所以,从来不是只有一个上海,每个上海人都有自己的上海。上海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身世记忆。 

    听说编剧是个山西女生,我以为,她是个聪明的女孩子,来上海生活几年,就一下子抓到了上海人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所以,有人说,上海被山西人写出来了。这话不假,对于上海籍的编剧来说,大概属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我对这部电影产生兴趣,有一个直接原因,它拍的场景五原路、新乐路、淮海中路、复兴中路等,就是我老家的所在地,是我少年时徘徊、嬉闹的地方。我的回忆如喷泉一样涌出!讲点电影中的细节吧:小女孩对老白的对话蛮有意思。老白在一本正经表述了绅士对女人年龄的应有的态度之后,试探性地说,不会超过40岁。女孩却说,我的妈妈38岁。有点让老白始料不及。到了电影尾声,女孩子才对老白说清楚,我的妈妈44岁,她要我对人家讲她38岁。这就是上海人的特点,骗人不害人。

    同样是李小姐,高跟皮鞋的跟掉了,老白拿去修,修好了拿回来,却因为老娘不知情被处理掉了,这鞋是鼎鼎有名的大品牌。李小姐却淡淡地说,是200元淘来的。这是上海哲学的又一个特点:贬己不损人。不少看过电影的人都说,喜欢里面的鞋匠。我也喜欢。

    这个皮匠和他的祖上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有老克腊精神的手工劳动者,他是上海变化的一个寒暑表。可以讲,这部电影对上海人某种处世哲学的阐述,吃到骨头里了。 

    这就提出问题了,我为什么要强调,每个上海人都有自己的上海记忆呢?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却又游荡于上海之外的人,我的上海记忆是什么呢?我的上海记忆像万花筒一样,五光十色。

   1967年夏天,这个日子像刀一样刻在我的心上。我下乡参加双抢,抢收抢种。等十多天回来,家没有了,门口贴上封条,我的家被虹口体校的造反派扫地出门了。我在马路上游荡,流浪,当时我家在襄阳南路上,也是《爱情神话》中的马路啊。我神思恍惚,脑袋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一个青年,落到这个地步,是我的罪,还是别人的罪?诺大的上海,没有我的容身之地!没有愤怒的控诉,没有絮叨叨的倾诉,没有悲哀,没有凄凉,一片茫然。

    此刻,我当然知道上海有老古克腊精神,有绅士风度,可我一无所有,到了冬天只有夏天的短裤,能老克腊起来吗?

    来到1976年,已经在北大荒度过七年了,彻骨的寒冷真让我受不了,很多人都想办病退回上海,我也加入这个行列。可是我不会装假,一个老医生拍拍我背,叫我弯腰时,我就弯下去了。后来有人指出我的致命错误,“你不能弯下去,你应该大喊痛、痛、痛!”

    我接到了不能病退的通知,走出新乐路街道办事处,沮丧得要命。我走在爱情神话的马路上,落叶盘旋着掉下地,像折翅的鸟一样在地下扑腾。我不知走向哪里,上海不接受我这个游子。我悲怆,无语,唯有振作。两天后,我登上返回北大荒的列车。

    这些不愉快的上海回忆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势必影响我对上海的总体印象。它们无疑是上海的历史内容,无法遗忘,但不应该归入上海人的处世哲学范畴,不属于上海智慧。我赞赏上海人的处世哲学。我在上海的时候,这种处世方式却因为非正常因素而被武断地抹杀了,我们不得不接受野蛮粗暴的方式,这是一种强烈的痛苦,一种严重的偏差,一种深远的遗憾。

上海在往前走,上海人的处世哲学也不断发生变化。有张爱玲笔下的贵族式的孤傲的上海;有鲁迅从且介亭投出的冷峻的投枪;有郁达夫描写女工的《春风沉醉的夜晚》;有纸醉金迷的《子夜》;有上海资本家刮骨疗毒的《子夜》;(请原谅我用文学作品来指代时代,因为文学毕竟是历史路口的镜子。)有王安忆处于喧嚣之中的冷静、绵密的叙述,有程乃珊充满布尔乔亚情调的上流区;有严歌苓热烈、纯净之上海;有金宇澄为魔都画像的《繁花》,有夏商的显示上海变迁经纬的《东岸纪事》;还有吾等笔下惊魂甫定、进退维谷的上海……有的随风飘走了,有的面目全非了,有的还留下枯叶败枝……上海从来是光怪陆离、五光十色,上海的历史密码也一直在变,然而,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见万千绚丽变化之端倪……所以,在上海的新移民们用轻颖的笔触描画上海时,总有另一些人怀着情调,沉浸在上海苦涩的旧梦中。 

  抛开过往吧,我再概括一下上海人的处世哲学:

上海人的自由意识。大多数上海人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以前在马路上,在弄堂口,经常会看到不少人为一个问题而激烈地争辩。如果一个东北人看见,他会十分疑惑,吵半个小时了,磨叽磨叽,怎么还不打?他不知道这就是上海人的言论自由。契约精神。这怕是全中国的人都知道的,上海人在签合同的时候,和你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争得面红耳赤,不晓得的人都说上海人小鸡肚肠。但一旦签好了,到执行时,却笃守信用,严格遵守,决不随意违约。不搭介精神。

 朋友遇上困难了,我可以帮你,但不会替你托底,最后解决问题还要靠你自己,这是上海人的规矩。和有些地方的人不一样,那些地方的人在酒桌上,杯子一端,哥们兄弟胡乱喊,到真有事情了,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 距离感。上海人总是和周围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他们看来,和任何人过度接近都是灾难。他们不时和周围人丈量距离,以前挤公共汽车,一眼就能分出来,这是上海人挤,还是外地人在挤,姿势完全不一样。 

当然上海人也有他的缺点。我住在南京,只要我回上海,被楼上一个阿姨看见,她必定问:“上来了?”意思我平时一直在乡下。在不少上海人的心目中,中国分两个地方,一个是上海,一个是乡下。我发现,没有一个地方比上海人更热衷比较,经常会听到讲,“你这件衣裳的款色老早过时了,好掼进垃圾筒了。”“隔壁王家、李家、张家,都用这种品牌了,你还勿晓得!”“你这讲法,老早就不行了,新的语言出来了!”一直追求时髦的好处是,社会时常日新月异。坏处是,有时候难免变得浅薄。以前许多上海人房子小,厨房厕所都是几家合用的,所以,常常斤斤计较,形成了小格局的利己主义,被其他地方的人取笑,所谓“上海人精明不聪明”就是这个意思。随着一个新上海的诞生,上海人的眼界开阔了,面向大海,面向世界,这些毛病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所有这些都是上海人处世哲学的丰富内容。是上海人的生活密码。所谓上海人的处世哲学,就是在人类日益见挤的空间中,一种高明灵巧的处世方法。螺丝壳里做道场,自己惬意,也不侵犯别人。这是上海给我们做的示范。纽约人早尝试了,伦敦人、东京人、巴黎人也做尝试。以我身临其境的观察,得出结论,这行列里,上海人绝对属于做得好的。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它是表率,是方向。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影片中许多事情都是真真假假,真假难辨,神话和现实,一直在兜圈子,有点魔幻。

老乌是代表,他逢人便讲他在欧洲的各种关系,老白不要听,别人也不相信,以为他就是随口编的。最后,当他过世之后,有欧洲机构的代表来说,因为某个人的缘故,房子要收回了。这等于暗示我们,所谓索菲亚·罗兰和老乌的艳遇,是确有其事。

老白和李小姐的故事也是这样,合适不合适,从来没有确定,反反复复,然而,影片的结尾也走向“真”的结果。我想,假的东西,如果是由真来做底子,由真的东西托起来,那么,这个假也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这种真假参乎,就是生活的乐趣,甚至是生活的真谛。这是写大都市艺术成功的一个典范。想起赵本山的小品,他是个浑身有戏的人,表达一种富有农民智慧的忽悠,狡黠而坦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欢迎,因为它本来就根植于民众之中,我们暂且称它为铁岭意识。那么,《爱情神话》中那种飘逸而洒脱的上海精神,会有多少人,多少城市响应呢?我大胆地说,如果我们的民众都有上海人的处世方式,那中国的城市可能有一个新面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飞来寺 回复 悄悄话 上海人怕也是要分地点的吧。还有上海的上海人,香港的上海人。香港第一届特首还有竞选,三位候选人,董建华、杨铁樑、吴官正都是上海人。很长一段时间香港的上海人都比上海的上海人做得好。现在不知道了。聪明不如乘势,形势比人强呀!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我以前对上海人有偏见。博主的文章帮我了解了一下上海人。以前我在欧洲留学的时候,认识一个上海女孩子。从酒店里找到一个老外人嫁了。到了欧洲这个国家,又和一个中国男人偷情,生了孩子后又不肯离婚。因为孩子会丢了外国国籍。她曾经说她在上海,就是认识一个掏粪的老外,也会嫁出去。总之这个女人给我的感觉是太实际了,不顾及别人的利益或者感受。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上海女人会利益至上。
选民 回复 悄悄话 上海应该从中国独立出来.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上海人和中国其它地方的人都有很大的不同。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给上海人一个赞!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我大胆地说,如果我们的民众都有上海人的处世方式,那中国的城市可能有一个新面目。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距离感。上海人总是和周围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他们看来,和任何人过度接近都是灾难。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人都知道的,上海人在签合同的时候,和你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争得面红耳赤,不晓得的人都说上海人小鸡肚肠。但一旦签好了,到执行时,却笃守信用,严格遵守,决不随意违约。不搭介精神。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李小姐却淡淡地说,是200元淘来的。这是上海哲学的又一个特点:贬己不损人。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听说编剧是个山西女生,我以为,她是个聪明的女孩子,来上海生活几年,就一下子抓到了上海人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所以,有人说,上海被山西人写出来了。这话不假,对于上海籍的编剧来说,大概属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盈佳 回复 悄悄话 #有的家在上只角,有的家在下只角 。后来长大到上海读书,才知道生活在两处的人家庭背景是不同的。父母前些年到过上海,那些知青们都来看我的父母。
盈佳 回复 悄悄话 上海人有很多种。童年时代接触的是上海知青。我的父母是下放干部,父亲在公社管理知青,父母对知青很好,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三岁时候就被一位女知青(我父母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带到她上海家中玩了一个月,也带我去她的同学家玩,有的家在上只角,有的家在上只角,他们给我拍摄了很多照片。我小时候长得很好看,知青们后来回忆说没有哪一个小孩比我小时候好看。可能那时在乡下,没有很多小宝宝。这些黑白照片现在看起来很有历史韵味。
上大学和读研究生都在上海,我觉得我遇到的一些老师属于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谈举止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很幸运,我遇到他们。现在的上海人,我不知道了,
verfechten1 回复 悄悄话 博主的公众号是不能在文学城里发表, 还是在其它地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