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性的世间

我旅经这红尘,因着一株带露的白莲,而停留了片刻 。。。
个人资料
平等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印象:高铁,高速,烂尾楼

(2025-09-01 08:28:10) 下一个

上次写到在机场叫出租,碰到了一位想打仗的出租车司机。这位司机大哥挺能聊,人也热情,一路上侃侃而谈,给我们介绍了不少这些年来新建的地标式建筑,我和太太大开眼界。

当时已是傍晚,华灯初放,路两边一栋栋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看起来颇具现代化都市的风貌。在靠近闹市区的地方,我发现有一栋摩天大楼,大概有一两百层的高度,整栋楼黑乎乎的,连一盏灯都没有。我很奇怪,问司机大哥,他告诉我,这是一栋烂尾楼,在这儿已经有五六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最后完工。

后来和亲戚朋友们见面,聊天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儿,他们告诉我,其实城市里像这样的烂尾楼还有好几处,其中有一栋竟然还是我们市当前最高的建筑。这些半成品放在那里,浪费资源不说,实在也有些不好看。

这次回国,我们见到了太多的新东西新气象,整个城市今非昔比,现代化的程度可以媲美西方的任何一座都市。这几处烂尾楼,虽然的确有些碍眼,可是瑕不掩瑜,而且我相信大家都去过不少地方,哪里又有完美的世界呢?

好不容易回一趟国,除了和亲戚朋友吃饭见面,免不了还要去周边的风景区逛一逛。现在国内的汽车普及率很高,我的亲朋们基本上家里都有车,出行很方便。我们出去玩了好几次,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方向,距离也有远近,不过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途中所经过的高速公路都非常的畅通,这和我们这边三天两头的堵车完全不同。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就问开车的朋友,为什么高速的两个方向都没什么车。朋友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所在,只是告诉我,自从疫情以来,平时高速上面都是这样,车很少;只不过一旦是到了长周末或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像是五一,十一的时候,路上就会堵得水泄不通,有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高速不收费了。

我出国之前做过工程设计,知道大型的建筑工程,像是高速公路,高铁,大型桥梁,摩天大楼,都有一个维修保养的问题。比如说高速公路,基本上是每年都要有一次小修,费用每公里好几万元,每十年左右就需要一次大修,费用是每公里几百万元。如果高速公路的使用率低,那么,先不谈当初的修建费用,即使是维修保养的钱,都没有办法收回来。而高铁就更是个烧钱的祖宗,它对精度,安全和系统性的要求极高,基本上是每个月都要有一次小修,费用在每公里一百万到三百万元左右。我和朋友聊天,跟他提到这些具体的数字,他大吃一惊,很诧异的说,真没想到会这么花钱。

其实基建项目都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关键是看能否带来相应的回报。我以前做过大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道,在立项之前,需要准确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的长期影响,未来需求,发展预测,投资回报,风险分析,等等。对于能够带来巨大社会经济回报的项目,哪怕是天价的投资,也有立项的必要性;相反,如果像是现在这些行驶车辆寥寥无几的高速公路,那明显就是亏本的买卖。从国内回来以后,我还专门查了一下资料,现在中国全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是19万公里,高铁是4.8万公里。也就是说,每年的维护总成本,在几万亿人民币左右。如果在经济的腾飞期,这些钱能够带来更多的回报,那自然是有正收益的;但是,如果到了社会成熟发展的阶段,不能产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这些基建项目每年的巨额花费,就很可能会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我还记得二十多年前上海的磁悬浮列车项目,在当时真的是一个工程上的奇迹,列车时速达到了五百公里,创造了世界记录。可是,正是由于修建和维修的成本太高,最好只修了30公里左右,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高速和高铁,给国民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我本人也非常喜欢。只不过,它们对于中国的未来,到底是忧还是喜,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还是超出了时代的奢侈品,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我们回程的时候,在去机场的路上,又看到了那座烂尾楼,在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里,显得颇有些格格不入。我希望这样的工程,将来会越来越少,毕竟赚钱不容易,花钱如流水的道理,每个人都懂的。

回国印象:想打仗的出租车司机

回国印象:用国外护照办支付宝

回国印象:网约车和手机保号

回国印象:闹市里的别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房子,高铁、都是给大多数人享受的。而中国的大多数人挣不到钱,人没钱享受,房子只会烂尾,高铁入不敷出,不会形成良性循环。中国产品为什么便宜?因为人工便宜,工人创造了财富,自己却不能享受,最后亏损的还是国家。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我觉得:人口密度低、或者建设成本高的地区,是不适合修高铁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