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性的世间

我旅经这红尘,因着一株带露的白莲,而停留了片刻 。。。
个人资料
平等性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谁杀死了查理·柯克

(2025-09-11 19:33:45) 下一个

这段时间,我静下心,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朗读了一遍《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在多个世界名著的榜单上都名列第一,想必网友们都听说过,不需要我再多做介绍。我自己在大学期间读过它的中译本,也看过那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同名电影,记得这部电影还斩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我这次读的是它的英文原著,是美国著名作家哈珀·李的处女作,她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

这本书其实是我女儿推荐给我的。家里空巢了以后,时间多了,我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精读十本英文小说,于是寻求她这个大才女的建议。结果她很爽快地推荐给我一个书单,《杀死一只知更鸟》正是书单上的第一本。

这次阅读给我带来了远超意料之外的体验,在文学,人文,普世价值等诸多方面都有极深刻的感受。我本来正想着写一个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阅读体验,结果这两天就发生了杀害查理·柯克的事件。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这个人,我是在去年总统大选期间从YouTube上知晓的。做为美国保守派的评论员和政治活动家,他当时在美国的很多大学校园组织公开演讲或辩论会。柯克本人,以及坎迪斯·欧文斯(Candace Owens),本·夏皮罗(Ben Shapiro)等保守派评论员在校园中以“自由言论”的形式欢迎并回应各种不同的反对意见,并阐明保守派的观点。他们提倡即使各个不同党派的观点大相径庭,可是都应该有在校园里自由表达的权利。在这些自由辩论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当场自由提问,阐述自己的主张,他则是以保守派的立场和逻辑一一回应。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那就是“Prove Me Wrong”,呼吁理性辩论。这些活动都是现场直播并实时上传到YouTube或其他社交媒体,完全是一场场精彩的真人秀。

关于辩论,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读《三国演义》,其中有一个章节,写的是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当时读了以后我很不以为然,觉得对于东吴群臣的质疑,诸葛亮的反击既不犀利,也没有什么逻辑性,而且颇有人身攻击的嫌疑。后来我女儿玩辩论,我听过她们很多场国内国际的比赛,觉得那才叫真正的辩论,不仅要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而且最忌讳的就是污言秽语,诋毁对方的人格。

不过呢,辩论赛到底是还一个游戏,不仅有一整套的游戏规则,而且还有几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而柯克他们在校园里搞的自由辩论,可以说是真刀真枪,任何人都可以排队上台,各种的质疑刁难,口诛笔伐,火药味极浓。而柯克也不含糊,随问随答,反应极快,肚子里真的是有货。不夸张地说,他是真正做到了辩才无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摆事实,讲道理,观点清晰明了。他最擅长的,就是敏锐地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旁征博引,正反论证,往往几个回合下来,对方就被辩得哑口无言。我很喜欢他就事论事以理服人的风格,而且他用词非常干净,也没有咄咄逼人。网友们如果有兴趣,不妨去YouTube找来这些视频看一看,我相信不管大家的立场如何,至少对他的辩论风格会有所赞许。

柯克他们强调“言论自由”,在各大校园里得到了保守派学生的强烈支持,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激进派学生和教授的反弹。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个学校,他所主持的自由辩论和问答会都引发过大规模抗议。他本人则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不断强调:

“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柯克的很多立场其实我并不赞同,不过,对于他的这一主张,我非常支持。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价值理念的不同,观点和立场肯定会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真的需要有统一的思想吗?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当今的中国,那就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强思想工作。这俨然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儿。可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对于这个问题又会有什么样的答案呢?

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有这样一幕场景,一位乡村小学的老师正在上课,她正在给学生们比较当时(1930年代)的纳粹德国和美国,她的原话是:

We are a democracy and Germany is a dictatorship.

到底什么是Democracy呢?书中的主角,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给出了一个这样的回答:

Equal rights for all, special privileges for none.

其实在这本书中,作者在很多地方,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人物,讲述着一个有关包容和理解的主题。当时的美国,特别是故事的发生地美国南方,白人至上主义盛行,黑人的生存权被漠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只存在于白人之间,而黑人被冤枉被欺负的事件屡屡发生。比如说,在司法层面,黑人甚至没有当陪审团的资格。

就是这样一个现在的我们回看起来极其落后和荒谬的社会,经过了许多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黑人,白人,以及其他族遗的不懈努力和抗争,不断地进步和修正,最终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但是,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就完美无缺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社会永远都有进步和调整的空间。但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民主离不开言论自由,这是因为没有充分表达和辩论,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民意和公共决策。而另一个方面,言论自由依赖民主制度和法律,这是因为如果权力不受制衡,言论自由可能被轻易限制。这就是说,两者是互为支撑的核心价值。

查理·柯克被刺杀的事件,我对一个优秀年轻人的不幸离世而痛心,同时是对发生这种因言获罪因言丧生的悲剧而愤慨。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它强大的国力和武装,更在于它的包容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自由思想的舞台。在这样的一个国家,发生了这样荒谬而残忍的事件,真的是让人无语。

回到《杀死一只知更鸟》,书中写道,杀死一只放声吟唱的知更鸟,是一种罪恶。我在想,枪杀一位有着自由思想的年轻人,那又是什么样的一种行为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那是懦夫的行为!

我希望在这件事以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言论自由的光辉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0)
评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y56' 的评论 : 谢谢YY!这本书我还没有读过,不过已经听到有很多人提起了,一定要抓紧时间好好读一读。祝吉祥如意!
yy56 回复 悄悄话 我给你介绍一本书,《The Fountainhead》。《源泉》。

《源泉》作者安·兰德强调个人主义与创造力,主角坚持独立思考、不妥协。
这本书让美国战后一代人相信:自由与自我价值高于迎合与妥协。
因此,《源泉》不仅是小说,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宣言。

我觉得是必读书。可能你已经看过了。书很厚,但是写得非常精彩。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幺六六' 的评论 : 谢谢六六支持!祝周末愉快!
老幺六六 回复 悄悄话 “回到《杀死一只知更鸟》,书中写道,杀死一只放声吟唱的知更鸟,是一种罪恶。我在想,枪杀一位有着自由思想的年轻人,那又是什么样的一种行为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那是懦夫的行为!
我希望在这件事以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言论自由的光辉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100个赞成!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虎上山' 的评论 : 我完全不能同意您的观点。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就有好几个逻辑问题,当然这还只是思维的缜密性不够,以后还有提高的可能。但是,“这个世界有他这种人的存在必然有另外一种人克他的存在,杀人是其中一种。” 您所写的这句话则完全是超出了底线。

您可以不认同查理·柯克的观点,也可以不认同他辩论的方式,但是,他的这种方式是合理合法,光明正大的,不管是持有哪一种观点的人都可以用。他可以用,我可以用,您也可以用。枪手仅仅是因为对他的观点不满,就采取了暗杀的方法来杀人,那完全是反人性的行为,是会被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法律所严厉制裁的。
老虎上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如果他以平等沟通来交流,就不会狡辩诡辩。作为旁观者其实有人已经赢了他,他接受了吗?没有,这是本质的区别,就像辩论比赛一样,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在为辩论而辩论不是在探讨真理或者真相。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沦为被他折磨,prove me wrong变为了强制输出,就比如您接受您家里长辈喋喋不休灌输给您她的观点吗?她坚持他的正确,每天找您辩论,这其实属于家暴的一种。这也是杀人。这个世界有他这种人的存在必然有另外一种人克他的存在,杀人是其中一种。我们既然是人就接受这种多样性,不是按照您以为的方式不能怎么样应该怎么样,不是吗?他走的这条路是他选择的,就得接受这种结果。旁观者总是以道德去绑架他人不合适,因为您不了解对方的痛苦。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绿珊瑚' 的评论 : 谢谢绿珊瑚,祝吉祥如意!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痛心的仇杀之后,网上一堆跳梁小丑:偷换概念、模糊事实、转移视线、分裂民众、挑起仇恨…… 亲痛仇快的一幕又一幕。华语圈大量水军出动。什么左派右派,根本就是古老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那股源于德国毁灭世界的力量如今再次渗透席卷全球。发动群众斗群众,因言获罪才不是什么新鲜事呢。可笑的是,一些受够了这些苦的人,如今却毫不珍惜自己享受的自由,吃里扒外,不知恩不图报。”
+100。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aobeibei' 的评论 : 是的,小说和电影都极精彩,格里高利·派克的表演尤其出色,我记得他还因此荣获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帝。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QQ' 的评论 : 巧巧说的很对!祝周末愉快!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130152'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我去看了他的这条post。他对谷爱凌的看法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也谈不上是污言秽语呀。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谷爱凌的文章(《再谈谷爱凌和徐州的罪恶》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130/202205/3458.html),其中提到了很多中国网民对谷的攻击,那才真是体现了什么是恶毒。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河套人'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祝周末愉快!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没有读过小说,但是看过电影,确实是一部好电影。喜欢男主角的公正和勇敢。谢谢介绍。
XQQ 回复 悄悄话 很想知道你女儿推荐的十本英文小说目录:)
这个世界上,人们有左中右的观点都是及其正常的,最可怕的是极端化-极左或极右;更可怕的是偏要改变对方或者消灭对方。
t130152 回复 悄悄话 Buhuiba1000关于查理柯克对中国国奥运动员的评论,大概指的是这个
https://twitter.com/user/status/1489683170500833282
河套人 回复 悄悄话 难得好文,赞一个!

查理·柯克发表了许多被广泛谴责为种族主义和
针对少数群体(包括亚裔)的偏见的言论。
他的言论经常涉及宣扬阴谋论、批评多元化倡议
以及贬低杰出的少数族裔人物。
柯克公开表达了反移民的观点,有时以亚裔群体为中心,
并引用阴谋论。
2023年7月,他因发表暗示亚裔美国学生是歧视受益者的言论 …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侃-侃' 的评论 : 侃兄一针见血!是啊,对于不同的观点和言论,就要上纲上线,把他当成阶级敌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彻底消灭。这一套伎俩我们在文革中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虎上山' 的评论 : “他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说是沟通不过是打着沟通的名义灌输他的理念。”,我不是很明白您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呀,您现在不也正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和大家沟通吗?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问题。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uhuiba1000' 的评论 : 我还真不知道他是如何评价中国奥运运动员的,还请您把您所看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污言秽语。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给对方戴上一顶“反革命”的帽子,然后对待“阶级敌人”可以使用一切手段,这一切是不是丝毫不陌生?
老虎上山 回复 悄悄话 杀人诛心,看来有些人不明白。如果他理性沟通就不会这样了,他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说是沟通不过是打着沟通的名义灌输他的理念。明着自由不过和当年的共产主义一个德行。肉体固然是一种消灭,精神是一种更可怕的折磨。就像北方人不和你bb,直接动手。家暴不只是动手还有言语,更可怕。这个世界没有圣人,也不要妄议评价他人,多去理解多样性。
Buhuiba1000 回复 悄悄话 没有污言秽语么?你看看他评价中国奥运运动员的comment。 这只是体育竞技并没有入侵其他国家的行为。他敢这样破口大骂普大帝么。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破冰者' 的评论 : 很高兴我们都提倡理性的讨论/辩论,这正好是一个在辩论中能够达到共识的例子。祝您周末愉快!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谢谢!我想大家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自由地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虽然不一定会有共识,但是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就挺好的。这可能就是求同存异的精神吧。
破冰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我提倡理性的讨论/辩论 whatever 其实我觉得我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再就这一点来辩 于我而言没有太多意义了。
kangxiao 回复 悄悄话 在充满左派思想的大学校园里,大剌剌地坐在遮阳伞下,告诉钻牛角尖的左左们来挑战我的观点。我不明白,这是谁在挑战谁? 好了,佩服他的大胆和忠勇,愿他安息。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14:55:12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所以很想请教一下,对别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去辩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是证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比你的好一点,真理站在我这边多一些?” 就我所看到的视频,柯克的自由辩论不是针对任何特定的人,也不是刻意针对任何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的形式是,任何人,不管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如果想要挑战他的观点,就可以排队报名,并且就他们所选取的某一主题进行辩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所以很想请教一下,对别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去辩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是证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比你的好一点,真理站在我这边多一些?” 就我所看到的视频,柯克的自由辩论不是针对任何特定的人,也不是刻意针对任何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的形式是,任何人,不管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如果想要挑战他的观点,就可以排队报名,并且就他们所选取的某一主题进行辩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梁琥珀' 的评论 : “这话理论上没有错,不过words matter, 散播仇恨的人收获仇恨,他的很多观点们充满暴力,分裂, 反智。当他说到牺牲生命是拥枪的代价,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代价的一部分。”,我想请您澄清一下,请问您是在说柯克是个散播仇恨的人吗?

另外,您说他的很多观点们充满暴力,分裂, 反智。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严重的指控,还请您给出具体的证据。谢谢!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社会各方(政治人物、媒体、公众)必须意识到,极端言论和仇恨氛围并非是 “言论自由的代价”的 必然,而是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中对公共安全的实际威胁。”, 菲儿说得非常好,赞一个!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柯克更是新一代共和党保守派组织实操大腕,这些年白左DEI一波接一波所向披靡,单靠老辈传统共和党建制派正人君子的说教已经根本无法与之匹敌,这次惨案过后是社会痛定思痛达到新的平衡还是更加撕裂,也只能看造化运气了。在某些方面老川还是蛮现实的,这是他评价民主党新星纽约市长候选人,他刚好是柯克所代表的政治阵营的对立面。

https://nypost.com/2025/09/12/us-news/trump-predicts-zohran-mamdani-will-win-nyc-mayoral-race/
kangxiao 回复 悄悄话 您所说的这些辩论,其实是为了达成一个大家可以公认的结果和目的,去举证,去反驳,而且在必要时妥协。而法庭上的辩论更是就案论案。所以很想请教一下,对别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去辩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是证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比你的好一点,真理站在我这边多一些?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14:28:11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理性的辩论,其实一直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比如说国会山庄,各级法院,学术和社区的委员会,在家庭生活中更是每天都会出现。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老师和学生,都会有理性的辩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ger812' 的评论 : 谢谢您的留言。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20120' 的评论 : “柯克的很多观点确实很极端,但是极端的观点也确实非常容易煽动和制造仇恨。”,您这里提到了两层含义,第一个是指责柯克的很多观点确实很极端,第二个是说极端的观点非常容易煽动和制造仇恨。

关于第一点,请问您有没有什么证据来佐证您的看法?关于第二点,历史上的确有很多极端的观点煽动和制造了仇恨,比如说纳粹当年煽动反犹,制造对所谓劣等民族的仇恨;还有文革中共用老子英雄儿好汉这样的极端观点,煽动群众斗群众和阶级仇恨。但是具体回到柯克的例子,我看不出他有哪些观点煽动和制造了仇恨,还请您详细指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arksoul' 的评论 : “枪手被洗脑了,左媒和极左对学校的渗透才是罪魁祸首。”,现在凶手还没有被抓到,还很难判定他的动机。但是不管怎么说,不敢光明正大地和持不同的观点人进行辩论,而采用暗杀这种卑劣的手段,这完全是懦夫所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零不是数' 的评论 : “大多数没有承认自己是错的,还是大多数都没有错?你认为他是错的,只是你的观点,不能说明他事实上错了,如何强求他认错?”,零兄说的很有道理。

其实关于对和错,最重要的是其判定标准,而这个标准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不太一样的。如果只是依着自己的标准,就一口断定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觉得是有失偏颇的。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支持!

“希望Charlie Kirk的鲜血没有白流,唤醒更多的美国人回归理性,回归常识,看清楚到底是什么力量在蓄意撕裂美国。愿人们提高警惕,筑紧堤坝,守卫这座自由的山巅之塔,让自由的火种永不熄灭!” 这段话写得非常精彩,我很赞同!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zhi'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祝周末愉快!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理性的辩论,其实一直发生在社会各个层面,比如说国会山庄,各级法院,学术和社区的委员会,在家庭生活中更是每天都会出现。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老师和学生,都会有理性的辩论。

另外,您提到“求同存异是唯一的出路”,我有点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求同存异是一种理念,是一个原则,而辩论则是一种实际的方式。这两者并没有矛盾。举个简单的例子,检方和辩方在法庭上面唇枪舌剑,阐述各自对案件的不同看法,驳斥对方的论证和逻辑。我相信双方都知道求同存异的重要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所进行的辩论。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而科克勇敢走入各个自由派大本营的大学校园,公开诚恳耐心地讲述自己的观点,说服被洗脑的年轻人回归常识,这份勇气和献身精神不是保守派政治人士都具备的。” 我非常赞同你的看法。柯克的勇气和献身精神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当前这种政治正确的环境下,是极其罕见的,也是很让我佩服的。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星光燦爛'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关于拥枪的辩论,从美国立国以来就存在,一直延续到现在,我相信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也会持续下去的。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破冰者' 的评论 : “所以我对于debate的观点与你恰恰相反 这种形式用于一些假定的哲学的科学的话题也许可以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用于现实的 特别是大多数人都有意见立场的话题 辩论 特别是雄辩 只会适得其反 只会导致的进一步的polarization。很多他的辩论的结果最后都是双方面红耳赤 互不服气 而且有insulting和provocative的意味和口吻 招人心生怨恨 是自然的事。”

我和您的看法是不同的。辩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打到国会议题的争辩,法庭里面监控双方的唇枪舌剑,小到朋友夫妻家庭里面对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我觉得绝大多数的辩论是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世界,做出更好判断的有效方式。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辩论,您觉得一定会招人心生怨恨吗?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友梨江莉' 的评论 : "在这个事件上,我的看法百分之百的与你一致。“ 哈哈哈,江莉用词非常考究。是啊,一个人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观点,这些观点肯定有和我们相同的,也肯定有和我们所不同的。求同存异就是这样的一个理念,那就是在我们探讨一件事情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的时候,需要尊重别人人格的尊严,尊重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kangxiao 回复 悄悄话 “煽动仇恨 制造分裂 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危害”。肯定有人会说,根源是奥巴马,是“白左教育”。美国的民权运动搞了六十多年,实际上特定人群的境遇并没有提高多少。反倒是更多的人陷入底层。为什么?因为美国的社会大众本质上是右倾的,是鼓励崇拜个人奋斗,而不情愿去帮助提携弱势群体的。Obama可以说是撕开了个口子,不过现在DEI, BLM, LGBTQ完全被压制住了。这也说明美国社会强大的右倾性,这倒是也契合我们华人的文化基础。

另外还有一点,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从六零年代开始极大的推进了民权运动的发展,成为公立中学的必读书目。在某些极端主义者眼中,这本书其实就是“白左教育”的先锋之一。
破冰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20120' 的评论 : 是的。煽动仇恨 制造分裂 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危害。一个不那么恰当比方 就像夫妻吵架 很难避免 但是有爱 就能继续 但吵的太厉害必定伤感情。如果非要辩个你对我错 而且从根本上否认彼此的价值观 就会反目成仇 势同水火。不同种族不同群体 互相仇恨 左右互搏 结局是一样的且影响更甚 普通人想好好过日子都不能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 要理性的讨论 不要激烈的极端的辩论。可惜现实是恰恰相反。polarization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天凉好秋' 的评论 : +1

平等兄好文!女儿高中的课好像就有这本书。我是原来在book club 读的,印象深刻。这起事件非常令人痛心,也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社会各方(政治人物、媒体、公众)必须意识到,极端言论和仇恨氛围并非是 “言论自由的代价”的 必然,而是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中对公共安全的实际威胁。
梁琥珀 回复 悄悄话 我希望在这件事以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言论自由的光辉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
这话理论上没有错,不过words matter, 散播仇恨的人收获仇恨,他的很多观点们充满暴力,分裂, 反智。当他说到牺牲生命是拥枪的代价,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代价的一部分。
cager812 回复 悄悄话 白左教育的一个例子。
bl20120 回复 悄悄话 柯克的很多观点确实很极端,但是极端的观点也确实非常容易煽动和制造仇恨。
破冰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零不是数' 的评论 : 我没有judge他的观点对错 很多他的观点我认同很多我也不认同 但这不是我要说的。我是说他的雄辩的prove me wrong的方式无益于达成共识 求同存异 反而推动了polarization。
Darksoul 回复 悄悄话 这是一个双重悲剧。枪手被洗脑了,左媒和极左对学校的渗透才是罪魁祸首。宾州刺杀川普的枪手也是个年轻人并不是偶然。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大多数没有承认自己是错的,还是大多数都没有错?你认为他是错的,只是你的观点,不能说明他事实上错了,如何强求他认错?
破冰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9:48:46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并没有涉及心理学 一个事实是 或者我看到的部分事实 大多数他的辩论他没有承认自己是错的 大多数是为自己的观点用雄辩的方式来辩护。
xyz66 回复 悄悄话 赞平等性博主好文!

与你同感!“对一个优秀年轻人的不幸离世而痛心,同时是对发生这种因言获罪因言丧生的悲剧而愤慨。“

看过Charlie Kirk一些视频,他的现场急智,“用词干净“和滔滔雄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博主和清漪园网友强调的,“我也是并不赞同他的一些观点,但敬佩他的勇气和耐心。” Charlie不畏无数诋毁谩骂,深入极左校园大本营“舌战群儒“,来者不拒,come and prove me wrong! 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他用逻辑和常识唤醒许多被极左意识形态洗脑而盲目狂热的年轻人,很不容易!

现在,Charlie倒在他的“雄辩战场“上,在他妻儿的面前血洒疆场,何其令人悲伤,愤怒!

枪手就是个懦夫!只有那些躲在阴暗角落的无耻之徒,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理性辩论,却惧怕像Charlie 这样的effective communicators/influencers以其卓越的人格魅力和令人信服的雄辩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转变思想。这些无耻之徒,总有一天会被一一揪出,暴露在阳光之下,招人唾弃,面临法律的道德的惩罚!

平等性博主说得对:“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它的伟大不仅在于它强大的国力和武装,更在于它的包容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自由思想的舞台。” 但是,现在愈演愈烈的政治迫害以至于“辩不过就cancel/disappear you”, 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希望Charlie Kirk的鲜血没有白流,唤醒更多的美国人回归理性,回归常识,看清楚到底是什么力量在蓄意撕裂美国。愿人们提高警惕,筑紧堤坝,守卫这座自由的山巅之塔,让自由的火种永不熄灭!
diaozhi 回复 悄悄话 Opinions and beliefs often cannot be proven right or wrong. Only statements about facts can be proven correct or incorrect.

Founder of National Review, a magazine that gave birth to the modern conservative movement in the US, and host of Firing Line, a public affairs TV show, William F. Buckley, J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the 20th and early 21st centuries. He debated many, from both the left and right, and not infrequently ended up on the losing side. To paraphrase Buckley: Life is more than debates, which, unlike life, are better left not taken too seriously,
kangxiao 回复 悄悄话 大概七十年前,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直接导致了反右运动的开始,直到后来的十年文革。在这方面美中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真理可以被推导和辩论出来,就不会有那么多流血牺牲了。查理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或许只有经历更多的无谓的流血和无辜的伤亡,国民才能接受教训,才能领悟到求同存异是唯一的出路。那时才是理性辩论的开始。

说实话我很悲观。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9:41:51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我们中国有悠久的文化,这里面有很多智慧的火花,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对同一个事情,有相互矛盾的见解。
破冰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Exactly. 所以这种形式进一步撕裂这个社会 各种媒体各种推送算法托波助澜 如同现今的局面。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赞同平等兄!我也是并不赞同他的一些观点,但敬佩他的勇气和耐心。要知道,美国政治生态的宽容性与包容性越来越低,言论自由的氛围越来越稀薄,在某些场合,哪怕你对BLM的支持者说一句:“All life matters”都会招致一顿拳打脚踢,反对一声DEI,都会导致失去工作。而科克勇敢走入各个自由派大本营的大学校园,公开诚恳耐心地讲述自己的观点,说服被洗脑的年轻人回归常识,这份勇气和献身精神不是保守派政治人士都具备的。而这样一位以自身行动坚守并捍卫美国价值观的年轻人就这样被噤声,被肉体消灭了,怎能不令人悲愤!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右派们不信任当地的警察局以及官僚机构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

而且,很多右派认为拥有枪支是避免被政府欺压残害的必要武器:“至于现在中文圈子有在炒作禁枪,2A的本质是保障普通公民拥有武器,防范政府暴政,不是让人滥杀无辜。左派推动禁枪,实际上是帮助政府垄断武器,等于在不自知中为独裁铺路。而且美国迄今最严重的本土恐袭事件也不是枪支造成的,而是自制化肥炸弹:在俄克拉荷马州,近200人被炸死,包括大楼里的几十名幼儿园儿童和老师。” 确实在那些极权专制的国家里,草民无论被任何迫害,很可能都不在政府宣传统计的数据里面。
破冰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并没有涉及心理学 一个事实是 或者我看到的部分事实 大多数他的辩论他没有承认自己是错的 大多数是为自己的观点用雄辩的方式来辩护。

所以我对于debate的观点与你恰恰相反 这种形式用于一些假定的哲学的科学的话题也许可以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用于现实的 特别是大多数人都有意见立场的话题 辩论 特别是雄辩 只会适得其反 只会导致的进一步的polarization。很多他的辩论的结果最后都是双方面红耳赤 互不服气 而且有insulting和provocative的意味和口吻 招人心生怨恨 是自然的事。
友梨江莉 回复 悄悄话 “我很喜欢他就事论事以理服人的风格,而且他用词非常干净,也没有咄咄逼人。”
......
““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柯克的很多立场其实我并不赞同,不过,对于他的这一主张,我非常支持。”
-----------------

完全认同你的看法,在这个事件上,我的看法百分之百的与你一致。
柯克的有些看法和观点我不认同。但依然同情他,并高度赞赏他坚持自由平等讨论问题的态度与风度。
可以不同意甚至憎恨他的观点和说法,但肉体消灭,能说的只有卑鄙懦弱这四个字。

这样一个年轻人,不是商人也非政客,更不是黑社会,大体也就相当于是个“宣教士”和“论客”,如果他有什么私敌,应该不会是为了金钱、利益之类的。
虽然还不知道凶手的动机,但直觉告诉我“恨你又说不过你”的可能很大。

愤慨并谴责这种“说不过你就杀你”的卑劣行径。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kangxiao'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我们中国有悠久的文化,这里面有很多智慧的火花,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对同一个事情,有相互矛盾的见解。如果说,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是: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也就是说言多必失。但是,我们同时也接受万马齐喑究可哀,真理不辩不明的教育。那么,到底该不该辩论呢?

我自己的看法是,理性的辩论,是民主社会不断发展和修正的重要环节。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对错的标准,其实是随着时代而不断改变的。正是在不断的挑战和质疑中,我们的司法体系和政治环境,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和调整。这不仅仅是嘴皮子上的输赢,也是整个社会观念的包容和扩展。至于说到求同存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是我觉得和理性辩论并没有根本上的矛盾。
kangxiao 回复 悄悄话 完全正确。他讲的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这冠冕堂皇的话真的对吗?如果说极左给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洗脑,他所宣扬也只是另一个极端。求同存异难道不是更理性的政治智慧吗?

与政治立场完全不同的人去辩论意识形态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嘴皮子上的输赢并不能解决个人和国家竞争能力下降的基本问题。

破冰者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7:39:51
他让我想起杨修 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都是辩才极佳 同时立场鲜明 某种程度上就是过于极端。prove me wrong 有一种潜台词就是 I am always right.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发动群众斗群众,因言获罪”,可可说到点子上了!

其实这场暗杀事件,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一个悲剧,更是懦夫所为。但是,有那么一些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故意浑水摸鱼,混淆是非,将言论自由刻意妖魔化,并以此来洗白暗杀者的罪恶行径。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兄分享!是的,辩论高手们语速普遍比较快,这是因为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得展现自己的观点,在逻辑上推翻对方的论证。查理·柯克是个中好手,除了你所说的那些特点之后,我觉得他的知识储备也非常厚,而且记忆力超群,各种的数据法律条文信手拈来,简直像是个活字典。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人们的争辩其实是不是在寻求统一思想,而对立的双方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一点在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太多的例子。但是,在辩论比赛中,辩手们的争辩,并不是想要拼命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通过举例论证,展现出自己对于一个复杂事件的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以及在论证中的逻辑缜密性,以此来打动裁判,取得辩论的胜利。我觉得这一点很有趣,也很值得深思。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破冰者' 的评论 : 谢谢网友的留言!我对心理学不太了解,对于他的潜意识没什么发言权。不过呢,我觉得他的“Prove me wrong”,着眼点是在prove,也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我觉得辩论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不仅对孩子们,对于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有助益的。辩论赛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设定,那就是对于一个辩论主题,正反双方是随机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辩手,他/她需要有综合评判和分析的能力,对于事情的利弊得失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平衡感。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那就是在这样环境下长期训练的人,不太容易走极端。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天凉好秋' 的评论 : 谢谢好秋分享!是的,这本书真的是写得好,不仅文学价值极高,而且其思想性,哪怕以现在的眼光,也是极具时代意义的。我强烈推荐!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痛心的仇杀之后,网上一堆跳梁小丑:偷换概念、模糊事实、转移视线、分裂民众、挑起仇恨…… 亲痛仇快的一幕又一幕。华语圈大量水军出动。什么左派右派,根本就是古老的意识形态的斗争。那股源于德国毁灭世界的力量如今再次渗透席卷全球。发动群众斗群众,因言获罪才不是什么新鲜事呢。可笑的是,一些受够了这些苦的人,如今却毫不珍惜自己享受的自由,吃里扒外,不知恩不图报。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平兄好文!我这一两年经常在油管和抖音上面看到查理·柯克的辩论,来提问题的主要是些大学生。他们的语速太快,我主要是作为练听力来看,结果发现他说话特别有逻辑,思维反应特别快,挺佩服。万万没想到他被暗杀了,太可怕了。一个人不管政治观点如何,他的思想应该被尊重,他的生命应该被保障,尤其是在美国。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人们的争辩其实是不是在寻求统一思想,而对立的双方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无论怎样,暗杀太可怕了!
破冰者 回复 悄悄话 他让我想起杨修 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都是辩才极佳 同时立场鲜明 某种程度上就是过于极端。prove me wrong 有一种潜台词就是 I am always right. 这显然不合理。应该有讨论 有碰撞 但是辩论而且极其针锋相对 只会造成两极分化 这也是这个国家媒体中充斥的最大问题 缺少真正理性的讨论 缺少中间路线。

他的风格也同样会招人恨 因为很多时候会变的insulting 目前说的抓住的枪手就是一个年轻人 做事冲动不是没有可能。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赞平等兄深刻的分析!这本书也是加拿大这边中学生的必读材料,我们儿子的书架上也有。确实令人发省。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我和二郎兄有同感!

再抄一遍Kirk说的话: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是啊,大声朗诵和平常看书是有很大区别的。不仅可以更好地体验好文字的韵律之美,而且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非常享受这样的读书方式。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5'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分享!至于说奥巴马是不是现在这所有一切的分裂的始作俑者,我觉得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零不是数' 的评论 : 非常感谢零兄的分享!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llowNature' 的评论 : “不管什么理由,在暗中杀人就是罪恶。这个暗杀行为,背后肯定有更大的的邪恶力量。”,是的,我非常支持您的观点!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诚信' 的评论 : 诚信兄说的有道理,当时的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所有有色人种的权利都受到了伤害。不过呢,我这里是仅对这本书中的思想进行评估,而书中所描写的主要是美国南方小乡镇中白人和黑人的矛盾和对立。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aohao88' 的评论 : 我在文章中写到,言论自由和民主是互为支撑的关系。言论自由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违反所在国的法律。您所提到的反犹,和反华一样,都是违反美国宪法的行为。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究竟是谁的原罪?》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130/202311/8167.html,如果您有兴趣,不妨一观。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在南方' 的评论 : 谢谢您的建议,祝周末愉快!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世事轮回' 的评论 : 谢谢您的留言!记得当时我看过不少Kirk 的辩论视频,里面很多学生是很有思想,很有水平的。当然,的确也有一些人云亦云,只会喊口号的人。我自己觉得Kirk有着自己完整的理念和价值体系,而且他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是抱着相互理解和沟通的目的来和有着不同观念的人辩论。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大学应该是观点碰撞的地方,而不是思想统一的地方。”

诚哉斯言!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格利兄说的非常好!“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打破美国大学“一言堂”和“政治正确”的唯一性,让大学真正成为自由思辨的平台和能够自由产生无数思想的源泉。”,我们都经历过一言堂,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我觉得这种禁锢思想的做法是反人性的。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ithmaella' 的评论 : 在没有看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一般对各种阴谋论都是不屑一顾的。当然,不管是谁下的黑手,那些暗杀他的人,肯定是因为忌惮他的影响力,害怕他观念的传播力。他们没有自信能够在自由辩论中驳倒他,于是就用最卑劣的手段来阻止他发声。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种暗杀是懦夫的行为!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哇!“朗读”啊,平等读书极致认真!
蓝天白云5 回复 悄悄话 奥巴马真的是美国的罪人,从他上台开始,开启了撕裂美国的旅程。
蓝天白云5 回复 悄悄话 分裂,是从奥巴马上台开始的,拜登,川普是在其基础上继续加油

没有LGBTI,黑命贵,FREE巴勒斯坦,女权等等,这一类对成长的年轻人的影响大。

当不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平权是非常好的一个让自我感动的名词,LGBTI, 黑命贵,FREE巴,以及女权,都是在平权下的各种分类平权运动。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dems' 的评论 : 查理·柯克说过很多话,也表达过很多的观点。至于说他的理念是不是愚蠢,我相信每个人的评判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他的理念真的是愚蠢的,那么问题来了,您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和他一样愚蠢的人,他们就该死吗?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谢谢五月花支持!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1月6日不存在几千暴徒,凡是当时在场的,被警察让进去的和没进去的都被起诉了才有“数千人”。当天暴力的顶点是一个老兵被枪杀。
诚信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3:22:22
近期美国政治暴力化, 肇始于2020年1月6日的国会暴力, 数千暴徒的犯罪行为遭到时任总统和大量国会议员的支持,并在数年后获得该总统赦免,这开启了美国政治的堕落路途。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你根本不了解这个人。如果只是如你所说,他不会被人灭口。
modems 发表评论于 2025-09-11 23:44:01
这个查理连大学都没上,反乌克兰,反中,无条件堕胎,无条件持枪自由,他被他支持的无条件持枪自由杀死!他的愚蠢理念要了他的命
零不是数 回复 悄悄话 每一个赌徒都只记得自己曾经赢过。
世事轮回 发表评论于 2025-09-12 02:21:44
Oxford Union 有一个小男孩对阵 Kirk 辩论还是挺有意思的。上好大学的聪明白人男孩 还是比小学校辍学的偏执白男更有魅力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不管什么理由,在暗中杀人就是罪恶。这个暗杀行为,背后肯定有更大的的邪恶力量。
诚信 回复 悄悄话 “当时的美国,特别是故事的发生地美国南方,白人至上主义盛行,黑人的生存权被漠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只存在于白人之间,而黑人被冤枉被欺负的事件屡屡发生。比如说,在司法层面,黑人甚至没有当陪审团的资格。”

“黑人”一词有误, 应改为 “有色人种”。

近期美国政治暴力化, 肇始于2020年1月6日的国会暴力, 数千暴徒的犯罪行为遭到时任总统和大量国会议员的支持,并在数年后获得该总统赦免,这开启了美国政治的堕落路途。

haohao88 回复 悄悄话 美国有言论自由?试试反犹看看
在南方 回复 悄悄话 既然是读英文原著,最好是用英文写出书名和作者,To Kill a Mockingbird by Harper Lee, 请注意这本书有不同的中译名
世事轮回 回复 悄悄话 Oxford Union 有一个小男孩对阵 Kirk 辩论还是挺有意思的。上好大学的聪明白人男孩 还是比小学校辍学的偏执白男更有魅力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于打破美国大学“一言堂”和“政治正确”的唯一性,让大学真正成为自由思辨的平台和能够自由产生无数思想的源泉。
smithmaella 回复 悄悄话 据说是他代表的保守阵营清除了他。
modems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查理连大学都没上,反乌克兰,反中,无条件堕胎,无条件持枪自由,他被他支持的无条件持枪自由杀死!他的愚蠢理念要了他的命
mayflower98 回复 悄悄话 “ 我希望在这件事以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言论自由的光辉照亮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
说的真好!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