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藏凶器做伪证,可怜天下父母心

(2025-07-07 06:35:50) 下一个

最近喜欢上了迷你电视剧,一般四到八集,一个或两个周末可以看完。还真有不少精彩的,博友鹿葱姐之前推荐了一部英国剧《混沌少年时》(《Adolescence》),“这部剧没有着眼犯罪过程,而是深挖少年犯罪的根源”。类似的剧最近在Netflix上又看了一部,瑞典六集电视剧《A Nearly Normal Family》(《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改编自瑞典作家马提亚斯·爱德华森(M.T. Edvardsson)的畅销同名小说(中译本《谎言之家》),表面上看这是一部悬疑剧,但背后的主题也是对家庭关系与社会问题的探讨和思考,非常值得一看。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瑞典南部城市隆德,主角是一对中产夫妇以及他们19岁的女儿斯黛拉。

剧情开场,观众看到的是发生在四年前的一场悲剧,当时15岁的斯黛拉外出参加学校球队的夏令营,遭遇了球队助教的性侵。当她鼓起勇气告诉父母她被强暴的真相时,牧师父亲气愤地说我们要去报警,但律师母亲断然反对,她残酷地分析说:律师生涯中,她看多了这样的案件,没有证据、没有证人,医院的检查无法证明女儿曾挣扎反抗,司法系统不会相信一个“主动约会助教”且“现场未做出激烈反抗”的少女,现实社会中,每100个性侵案件只有5个嫌疑人被定罪判刑,更不用说还有很多没有报警的案件。为了避免女儿在法庭上遭受二次伤害,为了不让她陷入舆论的漩涡,父母达成共识,替女儿作出了决定,选择沉默。

转眼就是四年后,父亲亚当(Adam)仍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师,母亲乌尔莉卡(Ulrika)则是事业有成的律师和教授,女儿斯黛拉(Stella)高中肄业,在一家咖啡店打工,一家三口看似过着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

但突然有一天,女儿斯黛拉被警方逮捕,涉嫌谋杀一名32岁的男子。作为父母的亚当和乌尔莉卡大为震惊,无法相信文弱安静的女儿会是凶杀案的嫌疑人。警方的讯问、律师的介入、居民的不安和网络舆论的压力,让一家人迅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斯黛拉到底是不是真凶呢?全剧采用了“三重视角”的叙事结构,交错通过女儿、父亲、母亲的视角展开,让案情在层层递进中逐渐明朗,更让观众得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最终拼凑出一个完整而令人唏嘘的真相。

正常的家庭表象下,难以弥补的裂痕

全剧围绕案件的侦破,穿插了大量对这个家庭过去和现在生活的回顾,让我们看到这个家庭的日常:他们习惯了对彼此保留、掩饰与设防,以为这就是维持“正常家庭”的方式。但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观众才渐渐发现,这个家庭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正常”的模样。在谋杀案发生之前,他们之间已经埋下难以弥补的裂痕。

裂痕的根源可以追溯回四年前,在此之前,一家三口无话不谈,但那场性侵案以后,夫妻之间,父母和女儿之间,竖起了一座沉默的高墙。

父母决定对性侵事件不报警的决定对斯黛拉后来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她将痛苦内化为自我谴责:“这都是我的错” 、“我当初应该进行反抗,但我只是躺在那里。” 这种自责和耻辱让她逐渐厌学直至辍学。

直到在被羁押期间,在看守所给她安排的心理医生的耐心引导下,斯黛拉才第一次了解到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恐惧僵直”,即人在恐惧害怕时会无法动弹,这是身体对袭击的下意识反应,这不是人所能控制的,而是本能的生存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方有权做那些事。当医生坚定地告诉她:“你父母选择不报警,以及这件事对你们家庭的影响,这些都不是你的错。” 错的是那个侵犯你的人,也包括那个没有为你挺身而出的世界。这一刻,斯黛拉放声大哭,打开心结,长达四年的自责终于得到释放。

父亲亚当是个恪守教条的牧师,习惯用隐忍维持表面的平静。当年,他本可以坚持报警,却最终妥协于妻子的“理性分析”;后来,他明知妻子出轨,却仍选择自欺欺人,只为了让这个家看起来“正常”。他的信仰没能给他勇气面对真相,反而成了逃避现实的借口。

母亲乌尔莉卡生活在更深的矛盾中。女儿被性侵之后,她也许在潜意识里责怪女儿不该主动对强奸犯示好,也许是无法原谅自己阻止丈夫报警的建议,也许觉得自己压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和律师。由于无法面对这个家庭,于是她逃进婚外情,用另一段关系填补空虚,另一方面她内心又不想放弃婚姻,对家庭感到愧疚,希望维持住三口之家的完整。

由于父母各怀心思,因而疏忽了对受到严重伤害的女儿的关心和爱护,三口之家缺少交流和沟通,父亲不理解女儿内心的真正需求,母亲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以婚外情麻痹自己。在多次尝试之后,女儿意识到父母没有人在乎自己的感受,于是在沉默和失望中与父母渐行渐远。三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回避了自己真实的情绪,用掩饰和谎言维系着“正常家庭”的假象,一家人的裂痕开始滋生,家庭关系名存实亡。

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斯黛拉偶遇了比她大13岁的企业家克里斯(Christoffer),他帅气多金,彬彬有礼,温柔体贴,最重要的是,在俩人交往之初他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当斯黛拉主动推进关系时,他甚至婉拒,表示“想慢慢来”。这种若即若离的温柔,对长期缺乏安全感的斯黛拉来说,成了致命的吸引力。

等到女儿被卷入谋杀案时,父母甚至都不知道死者克里斯是谁,和女儿有什么关系,他们也绝不相信自己眼中的乖乖女会是杀人犯。

因爱铤而走险,父母的选择

这起谋杀案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掀起层层波澜,也打破了这个家庭长久以来精心维持的平静假象,几乎让这个家庭分崩离析,但也正因它的到来,让他们开始诚实地面对彼此,反思过往。一家三口之间曾经存在着但却被忽视、压抑甚至被否认的裂痕被一一揭开,同时,一切被隐藏、被忽视的情感开始浮出水面。

当女儿陷入绝境,作为父母,亚当和乌尔莉卡本能的第一反应纯粹而原始:不惜一切保护女儿。牧师父亲跨越了信仰与法律的边界,做出连自己都无法辩解的举动;律师母亲则不惜挑战法律底线,同时开启了私下调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暗地里来帮助女儿。最出人意料的是,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为了保护彼此,竟不约而同地隐瞒了各自为女儿脱罪所做的一系列越界之举。

而个性倔强的斯黛拉也在等待审判的过程里,渐渐意识到,父母并不是如她想象中那么冷漠。他们的爱一直在身边,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没有真正理解她的内心和世界,习惯于“替”她做决定,却忘了“听”她需要什么,使得她在孤独与沉默中与父母疏远。

尽管真凶是谁不难猜测,但案发原因和过程一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使得这部剧有别于普通的悬疑剧,而更像是一部关于家庭、关于社会的现实剧。它着力表现的不是一桩谋杀案的侦破,而是一个家庭的瓦解与修复。一个看似正常的家庭,背后积压了太多的误解、隔阂和失望,但当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时,父母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铤而走险,做出一系列出人意料、甚至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并“不正确”的疯狂决定。

剧中的一家三口,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各自的缺点和问题,但在经历风雨之后,观众看到的是:爱让他们沉默、隐瞒并且逃避、犯错,也正是爱,让他们在绝境中拼命抓住彼此,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

在剧情的尾声,母亲主动结束婚外情,原本决意离婚的丈夫选择了原谅。那么作为凶杀案嫌疑人的女儿最后到底是无罪释放还是入罪判刑?这里就不剧透了。

剧情带来的思考

剧中展现的困境远不止于一个家庭的悲剧:父母用沉默“保护”女儿,实则是逃避面对司法系统的无力;他们维持体面,却没有勇气做为合格的父母与受伤害的女儿共同面对。现代家庭的脆弱和瓦解,往往始于日常的沉默和回避。但这部剧也让我们看到,哪怕裂痕已经生成,只要放下各自的冷漠和防备,有勇气一起面对危机,甚至奋不顾身地在风雨中为彼此撑伞,仍有可能修复裂痕,重归健康的家庭。

剧中这个三口之家,是否终能冰雪消融,真正迈向一个“正常的家庭”?当父母以爱的名义,打破法律边界,保护女儿,守护家庭,他们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进一步,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来看,司法系统在诸多性侵案上的僵化与不公,是否也在无形中深深影响着受害者的成长轨迹?当司法系统无法给予公正,个体是否就有权自行其是?观众也许可以在剧中找到答案,也许依旧心存疑惑,但剧情带来的思考和触动,都会让你收获匪浅。

这部剧的导演和主要演员都来自瑞典本土,整部剧颇有北欧的克制冷峻风格,更多依赖的是演员内敛的细腻表演,几位主角的演技都非常好。画面多采用灰蓝色调,压抑沉浸,配合瑞典南部城市隆德冬季清冷的背景氛围,使得观众更容易走进角色的心理世界,也更能共情他们的挣扎与选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2)
评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朋友们,我明天来回复!
canhe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好剧评好剧推介!麦姐的剧评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夹叙夹议,全面深刻地走进人物的的心理世界,写出社会司法对此类案件的“刻板”处理。父母在为了保全女儿的名声,为了家庭和美的光鲜外表中挣扎,从沉默,逃避到犯罪,全然没顾及受害者女儿受辱受伤害的心理变化,以致于走上极端。麦姐说不剧透,但你的标题让我猜到凶手就是女孩或至少是同谋,父母就是藏凶器作伪证者。很有现实意义的题材。

麦姐的好剧评让人心动,嫌疑片是我喜欢的,6集短而精好!这部电视剧故事据说发生在瑞典隆德,我曾经去过的城市,一定要找来看。谢谢麦姐精彩剧评!麦姐写博愉快!
南山乌鸦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写得很好似乎就是编剧,谢谢推荐。也喜欢看短剧,25-50 分钟一集,节奏介于慢剧和电影之间,越来越多的明星出演短剧增加吸引力,没有几十季看到就令人崩溃。同情这两位父母也为小姑娘难过,伤害是全方位的,父母没有体会到小姑娘受到的心理伤害对未来生活造成的影响和伤害。这似乎反应瑞典是个保守的社会类似中国,受害者的第一个选项是不要张扬。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不知道有多少,铁链女事件,火车上那一对禽兽父子对养女的侵害,最后不了了之。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是不是可以套用一下英谚skeleton in the closet?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看来是部好剧,值得去看,谢谢麦子推荐
yuntai 回复 悄悄话 麦子这篇剧评写得太精彩,使人不由得想一睹为快。理解麦子好心不剧透,不过个人希望剧终时案情水落石出,真凶另有其人,一家人回归正常,皆大欢喜。
星如雨86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麦姐推荐,果断收藏,想看!有社会意义的片子同样可以有非常吸引人的艺术表达。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谢谢迪儿鼓励和共鸣,“很多地方都让我对号入座”,握手,很多地方也让俺对号入座。你忙不用看剧,结局完全不重要,我写剧评的目的也是能和朋友们一起探讨这些和家庭和社会有关的复杂话题,这是观剧之外更深的一种收获。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艾玛,娘娘回来了,惊喜呀,热烈欢迎回城。只跨进文城一只脚?另一只脚还在云游呢?“看澳洲最近childcare发生的事,我真的太同情那些当父母的了!”是呀,危险无处不在,当父母的太难了。你先好好休息,期待你的回国见闻。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鼓励和分享,“一个家庭关系的好坏由许多因素决定,它可以是一个举措不当的决定,一个个日积月累的小裂缝的堆积,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的态度太重要了。” 非常认同你说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一个看似“保护孩子”的决定,也许就成了误解和伤害的起点。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遭遇,往往会影响孩子今后如何面对整个世界。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虽然从公民标准来看,父母包庇女儿是做错了,却没有比这样做,更像是爱的时刻”,谢谢采心共情。为人父母,在这种危机时刻,真是难做,剧中的父母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可见对女儿的爱有多深。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哇,采心大作家,踩着诗歌的祥云来了!等你写桃子呢!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谢谢花花,“非常现实,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的小说中,兰儿的父母也是这样,当父母,真是不容易。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亲美言鼓励,“一个家庭真正的爱能化解一切不堪,让家重新获得温暖。” 赞同,真正的爱一定能让冰雪消融。“让我猜想,最后女儿会被无罪释放…”嘻嘻,俺不能嗦,否则就是剧透,反正沈香亲总是冰雪聪明。祝沈香亲夏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兄鼓励,谬赞了,幸亏俺有自知之明,否则又飘到空中去了。你怎么总也不更文呢?我们望眼欲穿。
"虽然令人看的欲罢不能,结果还是只能在无法剧透的悬念中结束阅读。没办法,只有自己找来一窥真相。”哈哈,俺不敢剧透呀,有人说:“剧透是不道德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吓S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谢谢蓝山兄鼓励,““三重视角”的叙事结构(交错通过女儿、父亲、母亲的视角展开)绝对是这部剧好看的亮点。”,个人感觉这样的叙事结构,让观众更能共情剧中的人物。“家庭亲密关系的弥合和重建将不是一条坦途”,赞同,未来如何,还要看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否能够坦陈相待,通过温情和理解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健康家庭。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最西边的岛上' 的评论 : 谢谢西岛鼓励,也谢谢你的分享:“想起了另一部传记电影:“Into the Wild”。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了以后很被震动,再去读原著。里面的原生家庭和这部电影的家庭类似,有很多让孩子理解不了的人性波涟。单纯的孩子很迷惑,选择离家出走,最后不自愿地无助地在渺无人烟的地方死亡。 ”
是呀,对那些内心敏感、渴望被理解的孩子来说,如果长期处在一个充满压抑、控制或沉默的环境中,逃离似乎成了唯一的出口。但逃离终究不是解法,甚至会把人带向更孤立的深渊。复杂的世界里,每一份爱的表达方式都可能因为错位而变形,令人唏嘘,也值得反思。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越live越精彩' 的评论 : 谢谢精彩姐鼓励,你总是叫我小小麦,立刻觉得俺青春永驻了。:)

“像剧中球队助教犯的罪,根据新加坡的法律是要受到严惩的(无论16岁以下的少女是否愿意),即坐牢和打鞭。法律也规定媒体不得在这种案件的报道中公开罪犯和受害者的名字,以免使受害者受到二次伤害。” 谢谢你分享新加坡相关法律的信息,确实,从法律制度的严谨与保护机制来看,新加坡的处理方式相对更有震慑力,也更注重对受害者的保护,这一点令人敬佩。

“当剧中的女儿选择告诉父母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作为父母第一时间应该选择报警和取证,将坏人绳之以法,并给女儿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让她慢慢地走出阴影,恢复心理健康。隐瞒问题,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严重。直面问题,虽然很痛苦,甚至造成再次伤害,但有利于彻底解决问题。”精彩姐说得特别好,压抑和回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直面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守护。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眸影摇红' 的评论 : 谢谢眸影美言鼓励。难得看到你,还得熊抱下,你在万米高空的紧急救援,让俺情不自禁地点无数的赞!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66' 的评论 : 谢谢xyz一如既往的长评鼓励。“面对法,理,情的困局,如何解套,如何彼此救赎,重启人生?” 精彩!问得一针见血!你是专业人士,看你的留评就知道,这篇换你写,肯定比俺写的要更直击剧情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谢谢山里,你的租客系列写得有趣。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谢谢山里,“可能相差0.01 ”,立刻让俺想到在王府抢沙发的那些日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葱葱姐来了,终于看了一部你没看过的国外剧。:)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领导,你和葱葱姐是文城的剧评/影评高手!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云霞姐姐' 的评论 : 谢谢云儿,你的业余生活太丰富,不一定有时间看剧。我周末晚上一般会看剧或电影,就当休闲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姐,“吸引我去看剧”,你能因此去看这部剧,俺就没白写。:)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这部剧真心拍得不错,你有空可以看看。《无尽的尽头》,我还没看,最近国内外这类剧比较多,可见不分国别,都是社会现实和问题。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也许和瑞典的冷相比,你们的冬就是暖冬。” 我们这儿今年也是奇冷,但和北欧相比,应该还算是暖冬,否则“双冷”就真是冷到骨子里去了。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麦子这篇剧评写得太好了,关于心理和情感的分析太精辟了,很多地方都让我对号入座了,这一点你懂的。如果没有时间,我也许不会看这部剧,因为对我来说,结局并不重要,有共鸣就足够了。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好,我先迈进文学城一只脚:)
外国的父母也是一样,都不省心!看澳洲最近childcare发生的事,我真的太同情那些当父母的了!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那场性侵案以后,夫妻之间,父母和女儿之间,竖起了一座沉默的高墙。
父母并不是如她想象中那么冷漠。他们的爱一直在身边,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没有真正理解她的内心和世界,习惯于“替”她做决定,却忘了“听”她需要什么,使得她在孤独与沉默中与父母疏远。
哪怕裂痕已经生成,只要放下各自的冷漠和防备,有勇气一起面对危机,甚至奋不顾身地在风雨中为彼此撑伞,仍有可能修复裂痕,重归健康的家庭。
--我把打动我的话都摘出来。一个家庭关系的好坏由许多因素决定,它可以是一个举措不当的决定,一个个日积月累的小裂缝的堆积,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的态度太重要了。
麦子写得调理这么清楚,而且打动人心!好!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为了保护彼此,竟不约而同地隐瞒了各自为女儿脱罪所做的一系列越界之举。——读到这里颇有感触:也许在法律与道德边缘游走时,才能看到真正的爱。。。

特别喜欢麦子这篇剧评,读完会让人生发复杂段情绪的思考。总之我想说,虽然从公民标准来看,父母包庇女儿是做错了,却没有比这样做,更像是爱的时刻:))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跟着沈香来到麦子家,哈哈~~
mayflower98 回复 悄悄话 “ 当父母以爱的名义,打破法律边界,保护女儿,守护家庭,他们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非常现实,可怜天下父母心!赞麦姐精彩的影评,有空会去看这部影片。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麦子亲的剧评写得相当的好,整篇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读麦子亲的文字已经对该剧有了大概的了解。尤其是麦子亲最后提出的思考命题,值得观后深思。大赞麦子亲的精彩剧评。

“ 剧中的一家三口,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各自的缺点和问题,但在经历风雨之后,观众看到的是:爱让他们沉默、隐瞒并且逃避、犯错,也正是爱,让他们在绝境中拼命抓住彼此,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一个家庭真正的爱能化解一切不堪,让家重新获得温暖。我猜想,最后女儿会被无罪释放…

我从来没有看过瑞典剧,谢谢麦子亲的好推荐,空了也找来看看。麦子亲七月愉快。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先给山里、菲儿、亮妈和朋友们上柚子茶。晚些时候来回复,祝朋友们新周愉快!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麦子不愧在九号院呆过,不管写什么都是无比精彩,引人入胜。这篇影评也不例外,写的实在是好。北欧国家司法制度的刻板,家庭成员中对突如其来的遭遇所选择的应对方式,生活轨迹的变化,在麦子的笔下入木三分。虽然令人看的欲罢不能,结果还是只能在无法剧透的悬念中结束阅读。没办法,只有自己找来一窥真相。谢谢麦子!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麦子的影评比这部剧更加的引人入胜。“三重视角”的叙事结构(交错通过女儿、父亲、母亲的视角展开)绝对是这部剧好看的亮点。个人觉得编导选择以这种方式来结尾,给人留下更多的是思考,家庭亲密关系的弥合和重建将不是一条坦途。赞麦子文笔了得!写什么都好看。谢谢麦子的精彩分享!
最西边的岛上 回复 悄悄话 麦子文笔真好,引人入胜。

看着美眉的影评,想起了另一部传记电影:“Into the Wild”。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看了以后很被震动,再去读原著。里面的原生家庭和这部电影的家庭类似,有很多让孩子理解不了的人性波涟。单纯的孩子很迷惑,选择离家出走,最后不自愿地无助地在渺无人烟的地方死亡 。。。

同意你,世界很复杂,人性也很复杂。

谢谢美眉好分享!
越live越精彩 回复 悄悄话 来看小小麦:)这剧评写得太棒了,下一部要追的剧非它莫属了。佩服小小麦思维缜密,分析问题很透彻,颇具专业水平。点个大赞。
像剧中球队助教犯的罪,根据新加坡的法律是要受到严惩的(无论16岁以下的少女是否愿意),即坐牢和打鞭。法律也规定媒体不得在这种案件的报道中公开罪犯和受害者的名字,以免使受害者受到二次伤害。
当剧中的女儿选择告诉父母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作为父母第一时间应该选择报警和取证,将坏人绳之以法,并给女儿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让她慢慢地走出阴影,恢复心理健康。
隐瞒问题,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严重。直面问题,虽然很痛苦,甚至造成再次伤害,但有利于彻底解决问题。
眸影摇红 回复 悄悄话 问好麦姐,好久不见!麦子的文字,总是丝丝入扣,扣人心弦,哪怕是影评,也如此震撼!功力了得!大赞!!!
xyz6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100 :)哈哈,提醒我们叶子那边好凉快啊:)

麦子从严冬的南半球,给火热难耐的北半球送来以“北欧的克制冷峻风格”写就的精彩剧评,很诱人,好喜欢。 赞!回头咱一定上Netflix 上去仔细观赏:)

读过很多剧评,我认为麦子的评论别具一格。容易的是平铺直叙的剧情叙述,难的是如何在避免剧透的情况下,让读者即使在了解剧情精髓后,反而更加渴望去探索全貌。

In a case of sexual assault, 受害者往往因为处于“he said, she said”私密环境下的取证困境,加上被告辩护律师惯常采用的“荡妇羞辱”手段来贬低受害者原告的characters (个人品格)和可信度,让受害者再一次“走过炼狱”,又一次遭受侮辱和伤害。

所以“可怜天下父母心”,受害者父母因为“爱让他们沉默、隐瞒并且逃避、犯错,也正是爱,让他们在绝境中拼命抓住彼此,挽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家。” 麦子以自己深深的同理心,抓住这个裂痕多多家庭真正坚强的内核—-他们在危机时刻“奋不顾身地在风雨中为彼此撑伞”, 相互支撑,共度难关。。。

面对法,理,情的困局,如何解套,如何彼此救赎,重启人生?

让我们顺着麦子眼光,一起“走进角色的心理世界”,“共情他们的挣扎与选择。”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麦子精彩好剧评,赞一个。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哈哈 可能相差0.01 秒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麦姐分享好电影,谢谢菲儿给占座!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
云霞姐姐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好剧评,也吸引我想看,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麦子的剧评写得真好,吸引我去看剧(剧评书评的优劣不就在此吗?) :)谢谢分享好剧。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哈哈,两个人同时发的。

麦子精彩影评,剖析得深刻。尤其是“从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来看,司法系统在诸多性侵案上的僵化与不公,是否也在无形中深深影响着受害者的成长轨迹?当司法系统无法给予公正,个体是否就有权自行其是?” 非常令人深省。前段时间看的领导写过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的剧《无尽的尽头》也很让人唏嘘。我喜欢悬疑剧,等空了就去看看,更何况有瑞典的克制冷峻风格。:)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哈哈,麦姐在冬天看清冷的电视剧,是不是有双冷的效果呢?也许和瑞典的冷相比,你们的冬就是暖冬。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给鹿葱和大家占座!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沙发,回头来看。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