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Z同学在大学群里问,他回中国后要去上海游玩,有没有同学在上海可以聚一聚?一阵沉寂之后,G同学说,那段时间我可能在上海; 同时告知他秘书的电话号码,说,你到了后跟我秘书联系,我秘书应该知道我什么时候有空。当时吃瓜群众我酸葡萄心理泛滥,心想着要是当了公司总裁连自己什么时候有空都不知, 这总裁不当也罢。见个同学还需通过秘书安排?好,我也去问问我妈那时我是不是有空。我不知道Z同学最终去找了G同学没。
大概我的小心思被电波传了出去,一段时间后G同学主动联系我,说你哪天回上海我请你喝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惭愧不已。。。
大学同学30年在母校聚会,我没有参加。没去的理由有好多种,比如忙,比如我的课不能长时间找人替补,比如聚会的时间跟女儿大学的family weekend冲突,比如我的假期快用完了, 比如。。。。事实是,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老同学在大学虽然有差别,但差距不大。经过三十年的大浪淘沙, 已分出了三教九流。大家聚在一起,难免会问工作干什么,家庭怎么样, 孩子在哪里上学。国内的同学,是不是还会问有几座房子? 我这种去了不多不去没人想起的平常人,不想被同学拷问。后来看群里同学发的照片,同学们看上去个个意气风发,笑容灿烂真诚,不免有些后悔。同学们最顾念的还是当年同吃同住的友情吧?
三年后, 偶然碰到当年参加了同学会的好朋友,谈起当时聚会的情景。据说有位Q同学对不同班的Y同学说,你是谁?你配跟我说话吗?我可是将军呢!我们大学读的是非军队系统的普通高校,不知这位Q同学怎么一转身就成了祖国的将军?当然Q同学当时微醺。 但不是有句老话说 酒后吐真言吗?我又开始庆幸我没去参加同学会,不然这位Q同学会不会对我说, 你配给我提鞋吗? 我的脸皮很薄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见面时想聊什么就聊什么,有人感觉混得好,有些虚荣心,完全可以理解,我真心赞美,祝福,让他/她感觉更好就是了。
有人混得也许不是世俗意义的那么好,咱也会平等待人,真心交流。
往日同窗,不同人生而已,没什么好敏感,攀比的。
后来还有一个同学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一直说他们两口子英文有多好,没出来只是因为放不下国内很多事情,不是他们没能力。天知道,我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作态,我也没有认为呆在国内就是不好的,我也从不认为留在国内就是无能,我甚至认为国内的同学过得比我好,我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
后来我就不太见老同学了,因为这取决于对方的心态。也许彼此差距不太大的人可以见见吧,这很微妙。。。。。非常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