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书识——— 汉简散议
汉简,哪片写得都像一部字典。
是养眼,更是眼营养!
它们用的不是笔锋,而是机锋!笔笔戳向心机。
这字,是玉兰,是水仙,是海棠,是牡丹,是蒲公英….. 汉人写隶,开花展唉!
行楷,一幅一朵;汉隶数行,万紫千红!
汉简,体会到这一点。就坦坦率率地方写出这一点来,像我小孙女的哭和笑;体会如海,仅呈几滴,像翁同龢的尺牍,深沉如子夜。
读楷行草,花眼,花心;读汉简,恸,能使泪目。伊宙碑,鲜于璜碑…. 真是那个“要人命的二妹妹”。
溜中国历代字迹。楷前行前草前,指手画脚;篆前,肃穆;至汉简,心跪了,不怕说装嫩。
相信,童年抓阄,会抓汉简;人过五十,独钟汉简不豫。人过六十,还粉二王,活不深了。
汉简,不是妙品,神品,而是人品。在书法认知上,就是品不出汉简的味道,可以怀疑人生了。
看过汉简,许多都不由地说:字还可以这样写!其实可以更进一步,写字的人竟能活到了这个水平!
碑刻是成品,汉简也是成品。头是头,尾是尾,有收拾,端端的,正正的。不肖子孙,cheap,就图方便,楷行草,再怎么画,也就是个草稿。
如果字如其人,篆是愣头青,行楷是花花肠,汉简才是正经相。
书法中的觉醒,直至晚清的像郑燮,王铎,康有为等,他们向汉简讨中国书法的新生活,另一个模样。
新的问题来了,这就不再是写字了,而是书法艺术了。今天,写硬笔字的人都成稀罕了,写毛笔字是古文物行为。所以,自己是闲得慌,吃撑了。每写书识,往往于落笔时自唾。自蔑于自己的所有,蛮自己心灵史的。
但实在忘不了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