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简中圈的一般特征和消除这个特征的方子

(2025-08-05 10:15:59) 下一个

简中圈的一般特征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九年,五十岁左右的人,不少仍写繁体字之外,仍有老思想,老习惯。人们不断地说他们旧了,不赶趟了,但也知道,他们肚子里有点墨水,不像五零后六零后,写大字报字体,都说公家话。陈丹青说,民国范儿,就是好看。像鲁迅,胡适,傅斯年,民国旧照片里的人。他还说,文革接见红卫兵的天安门城楼上的人,其实大部分全是民国范儿,所以,他们比被他们接见的革命小将有看头,也好看。就拿简中体统一大陆之后形成的公家话的鼻祖之一毛泽东的文章来看,他的文章有山大王之气,也是民国的山大王训新中国的小啰啰:什么“大有炸平庐山之势”“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学报,写得何等好啊…. 长资产阶级威风,灭无产阶级志气……. 又何其毒也”,“得道多助,”“你办事,我放心”,等等。

 

回想起来,确实,我们初高中的老师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他们都有另一种味道。记得有一位周林老师,文革中跳楼自杀未遂,摔瘸了腿。被复用之后,学校里办书法展览,周林老师的楷书一枝独秀,有一种五零后的人根本写不出的结体,用笔和字境。我的岳母,民国武大毕业生,自称写的字在同学中叫“乱稻草”。看到之后,再不敢在她面前说字的好坏了。另外,我的几个看人很挑剔的同学看了她说:“她很美”。其时,她年近九十。

 

五零后六零后一直都在说,自己一辈子被耽误了,被毁了,倒也不假。但他们还是有点后来的八零后九零后….. 人没有的运气,就是生活里还有非简中体里长大的人和他们写的字说的话做的事。

 

五零后的人,尽数在简中圈里生,简中圈里长。虽然有民国老人在,但他们多上了岁数。到了八九十年代,他们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民国的影响逝尽,于是简中圈里,王丹成了学问人,易中天成了历史学家,陈丹青成了思想家,舒同何启功成了书法家,方方那样用公家话写的文学成了好文学。总之,用民国里长大的李锐的话来概括简中圈的基本特征:“没想到,文化水平这么低”。

 

 

由这个基本特征,衍生于简中圈里的人的其他特征。

 

一进欧美,立即感到,自己坐没个坐样,站没个站样,吃没个吃样。记得第一次被宿舍对门的德国友人邀请去他家过圣诞节,几天下来,像小屁孩进幼儿园第一周,才知道文明之光的第一照,并不柔和,而是有如芒在背的火辣辣。也像洗礼,虽不像灌输那样蛮横,但也有点像第一次水没胸口一下感到呼吸有难。

 

继而,就好榨菜味,酱油味这一口。还动不动往什么“凝聚力”“传统文化”“民族嘛嘛”上面扯。類似的说法有,“筷子是智高最高人的餐具”“最终全球的书同文就是都写方块字”“湖南才是人类的发源地”“古希腊古罗马是假的,都是从中国偷去组装的”。

 

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还是中国心”,这话有点民国味香港味,司马南改装成“住美是生活,反美是工作”,或曰“好山好水好无聊,真脏真乱真舒服”。都想着最好把子女送到欧美学校,可也不知为什么,一提起外国洋人就气不打一处来,其实也不知道生出的气往哪里排出去。

 

这些都是面子上的事儿。骨子里昵?

 

都知道,简中圈里的人都会耍小机灵,小聪明:偷技术,临离开时猛刷信用卡,书包用了快一年,仍去Costco去退…..

 

如果说繁体字里还有个秦法,清法,民国临时宪法,简中体的灵魂用山大王毛主席的话说“我就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从简中圈里走出的人,千万别跟他们扯什么上限下限,接地气还是接沼气。

 

仍然在堵车时有利用并道线的空去加塞的快闪;在九.一一纪念馆看到爆炸发生后撤离的人群遵循妇动先行,排队撤退时,一边赞叹,一边问自己,好几辈子之后,你才会这样?为什么遇到大变局之后,就很自然地从“超英赶美”的胡扯变个脸成了“弯道超车”的瞎掰?

 

张艺谋为什么造出活剥人皮的情节来渲泄?为什么一见踢正步方阵就鸡血上头?日本人杀人是混蛋,为什么反日像是在和日本混仗比谁更混仗?

 

简中圈里的男人,多少都有要是女人都可以随便碰碰就好的心思;简中圈里的男人,怎么一深刻起来,就有几分像视频里六十五以后的王朔,邪邪的,痞痞的?

 

这是“法制观念不强”“缺乏教养”的事儿?还是简中圈只生产歪瓜劣枣的天性?

 

老话说“心术不正”。显然“老”时代里有“术”,也是衡量“术”正不正的尺子。简中圈里只有永葆红色这一个事儿才算正经。几十年待下来,遇上铁链女,就“美国也有”;神州十四亿人见到老人跌倒,没一个敢上去扶。你说“别歪着斧子砍”,可从简中圈里看,是正的呀!

 

另一个特征:

 

在简中圈里改造自己使远离简中圈的努力,几乎就是作。

 

小视频里近来常有小伊琳混血小娃娃的出镜。爸爸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不几天后,发展了,成“遇见危险,你先救爸爸,还是先救妈妈?再几天,“要是爸爸给你冰激凌,你先救谁?”

 

小伊琳说话会直翻眼睛了,甚至还来点横和狠的意思。

 

七十五岁左右的有思想的男性,在网上尽讨论哪些是没有用的,专说它们。简中圈只教他们这些。脑子差不多都被想坏忒了。

 

这真是没法弄。

 

老婆的一个表哥寄来一张他们查经班的合影。大都是简中圈黑润出去,住下来,不再回的。神情明显变了。用老婆的话说“个个都有样子”。

 

“近朱者赤”,其实是有选的,不近就是了。简中圈里待,不成个溜子,就成个空子,“正晌午时说话”,全在天眼下。请你的喝茶。等到自己有权,再去请别人喝茶。

 

而上述这些基本特征和衍生岀来的特征,都和简中圈的基础病“生命的恐惧”相关。所以,它们的消失也不复杂,漫长,一,润出简中圈,少回或不回去;二,一侧的香蕉人,就完全没有简中圈的影响了,隔代就成。

 

令人有生命的恐惧,惹不起,但躲得起。不管爱听不爱听,还是想说,能躲则躲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铃兰听风 回复 悄悄话 病因分析深入至基因层面; 临床特征概括得准准的. 方子《润了》, 疗效应该不错.
泡在那个封闭的圈子, 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互相传染, 活着, 就是那个样子; 圈子里, 谁作, 谁二, 谁歪瓜劣枣, 感觉迟钝, 因为都是一样的.
一味吹捧, 跪舔, 献媚, 是因为内心恐惧.
习惯的养成, 必定与家庭, 环境和社会有关. 习惯 + 患病 = 病入膏肓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是看重自己, 内心强大的一种体现.
你的岳母是美的, 不管多老, 因为美的气质嵌在她的骨子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