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杂感与中国

(2024-06-12 11:34:21) 下一个

杂感与中国

 

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 通鉴,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太平御览等,-读就知道是学问深厚者所著。事实也是,它们的编者作者都学有渊源。

 

诸子百家,好是好,但开启的语录杂感式的行文思考方式,害得这个民族,思不成篇,从公元前几百年到公元后二千多年,仍是个杂感水平。

 

这些杂感,记载是感觉碎片,思绪小火花。论语,國策,诸子百家,贞观政要,历代笔记,这集那汇,尽数如斯。连起来,全在一个水平上叨叨。它们不是可以向上攀登的阶梯,也不是可藉以深究的资料,而是一堆乱七八糟,去寻宝,肯定是衣带渐宽白减肥,没有青春快乐可言;弃之不顾,着实有点可惜。所谓华夏文化,就是一个冏。

 

杂感,本质上是不能够连成篇的低端思维,也是不愿吃苦的偷懒。瞎扯扯,乱叨叨,灵光一现,爱咋咋地,一整部所谓的《中国思想史》,竟找不到一条稍见进深的连续线索,倒像是兰亭闲扯大会开了二千年。

 

都说,汉语适合文学。确也是。可汉人被这个亇害得不轻,也是确实的。《春秋》们纯纯史笔,到了左传,添了文学的花边;到了史记,快成小说。“文史不分家”,说明着这个民族的读书人让文学给整糊涂了。

 

杂感,是思绪,不是思想。可在中国,从来就当它作思想。严复之前,一团乱糟糟的思绪。

 

欧美文明传入,始有长篇大论,如冯友兰。朱光潜,郑振铎,李泽厚等。

 

微信,抖音,是杂感的近亲繁殖,五零后至零零后,不再是半瓶子醋和万精油,而是撸的串,随时可掉的锥子,李承鹏陈丹青易中天者流,就是名串显链。

 

不幸,深染此疾。知道丑,却好这一口。就这么个东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