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2025 (8)
海明威是自杀的。
阮玲玉,三毛,我认识的柳冬,也是。
崇祯,不是自杀,是被迫上吊,是另一种赐死。
苏格拉底服毒,一半是自杀,一半是被赐死。判决是错的,但程序合法,即合理。苏格拉底服。苏格拉底把自己的死,也死成了哲学。厉害!
自杀,不是死,是不再活下去。所以,它更是在说:人可以这样活,以不再活下去的方式。
哪桩自杀,不在警示和置问:why,which what where who 活?哪桩自杀,不将活的涵意向深处砸?哪桩自杀都是在不能置疑的地方立起的问号;哪桩自杀,都有活的尊严。
To be or not to be”,自杀起码给了一个答案,而不就是个question 。而且这答案几乎总有是有力的,纵然是畏罪自杀,含羞自杀等等。
含羞,畏罪,常常是不敢或正当或直面活下去的人,表达出的自己内心旮旯里总藏着掖着的龌龊,很少与自杀者相干。
苏北一个小女孩在父母痛骂后自杀,遗书里感谢心疼着父母,说明着自己是努力的,只是太累了。闻,自问:是她活着,还是自己死了?
自杀者的名单,几乎都可当做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也几乎都在不屑那“通行证”。
自杀,是活的意义爆棚,现实包括不了他们了。常常觉得。海明威说《老人与海》是他能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了。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诚实。当然也可以当作他为自己敲响的丧钟。
自杀,其实更是一种追求新的觉悟的开始。而这开始,不选择活着。活够了。当有比活着更使着迷的所在,或根本就摒弃了着迷不着迷的套路,总之,不与“活着”玩儿了。
自杀,像不像命被玩儿了。活着的意义因此一下被拓开。在这里,只有活与不活,没有死活。活成了选项,和不活一样,自己做主打勾打叉。
从来有“活着的意义”之问。自杀设立另一问,不活着的意义。都一样丰富和深刻。像物质和反物质。
自杀,是活的选择,是选择活。寿终正寝,不是一个质量水准上的东西,所谓一种物质化为另一种物质的物理反应加化学反应过程。
自杀,是活向活着昂起了头。
想认真活的人们,也可看作快慢不同的自杀。张爱玲的晚年就是。她的拾掇停当,躺平地板,把活的真矣大矣,不活了的尊矣严矣,用张爱玲她才有的活法,留给“苟活到现在的”我们。
如果没有自杀,人类的历史真的和我家后院刚拆下的豆藤一样,春种秋藏,就一物什。
自杀,恐怕也可以列为人与非人类的根本区别之一吧?更本质的区别。以为。鲸鱼集体自杀,麻雀笼中不食而亡….. 是人为琢磨自杀取旁证,不能当真的。
秋之阴厚,据说正是北欧自杀高峰时段。手机之光当为之减少些吧?也不一定。网中活着和不活着,差别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