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12 领导讨论的艺术

(2018-03-26 04:10:40) 下一个

教育随笔12

领导讨论的艺术

“领导讨论是一种困难的艺术,但也是很值得发展的艺术。教师必须经历过一段时间,有时要若干年的实验,才能发展起来的既有效又舒适的方法。”(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8页)。

领导讨论的艺术,困难在哪里?

难在如何选择讨论的切入点和讨论进程中如何点拨。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子在这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领导讨论的切入点对学生而言是学生处在学习过程中的“愤”“悱”之时;对教师来说就是处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时刻。因此,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是组织好讨论的前提。比如: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结果。孔乙己的命运和他生活中的那个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而这正是现代中学生理解《孔乙己》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活动场所,为展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活动舞台”,

作者详尽地描写了鲁镇咸享酒店的“格局”,用极简练的笔墨勾画了“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的特征,为下文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作铺垫,同时也为读者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提供了线索。孔乙己站着喝酒又不是做工的短衣帮;穿长衫,又不是有钱有势的阔客。这一矛盾表明了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劣根性。思想意识和他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正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重要原因。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认识一个人的命运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根据小说第一段的描写,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进行讨论:1、作者是怎样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2、作者是如何描写各类顾客的特征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非说不可的欲望,我在教学中没有运用直接提问法。上课伊始,先请一个学生正确无误地朗读这一段,然后要求学生听我读,并用铅笔在书上标出我读错或读掉了的地方。

我刚读完,学生就叽叽喳议论起来。都争着要讲。这时,我由浅入深地提出了问题;我读掉读错了几处?你认为这些地方能不能读掉和读错?为什么?

学生兴趣起来了,也就顾不得教室前后左右坐着的二百多听课老师了,一个接一个地高声阐述自己的看法。我只是适时点拨一下,或反问,或提示,引导学生把这一段与全篇联系起来回答问题。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而且在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回顾这一个教学片断的全过程,只花了十分钟时间,而学生自己讲就占了八分钟。由此可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给学生创造讨论的条件,学生不仅非说不可、有话可说,而且完全可以说好。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比较顺利解决了理解这篇小说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讨论进程中适时点拨是领导讨论的艺术,更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实在是“要若干年的实验,才能发展起来的既有效又舒适的方法。”比如《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实录中的一段:

两位学生写完后,教师拍掌招呼学生停止讨论,还有学生欲言又止。教师分别统计了支持甲乙两方的学生人数。

师:统计结果表明,支持甲的是多数。(多数学生立即鼓掌)但是,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少数学生鼓掌更加热烈)。到底哪一种分法更符合作者的思路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44页)

[此时出示小黑板的上述语录,点拨学生,可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有学生抄录叶圣陶语录,有学生握笔沉思,交头接耳议论的学生也不少。

生甲: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思路是非常清楚的。他的“小屋”是“空中楼阁”,这就告诉我们文章是虚构的。表达作者追求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因此,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实写自然环境,第二部分着重写“我”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按这个思路把文章划分为两个部分,当然比分成三个部分要恰当些。

生乙:你这种分析完全和《教参》上写的一样。

师:(打断学生乙的发言问学生甲)是这样吗?

[明知顾问,继续点拨,“挑动群众斗群众”。]

生甲:预习时,我确实看过《教参》,我认为书上分析得正确,为什么不能采用呢?

师:我赞成预习时看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包括看《教参》。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和钻研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上了书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还要学会批判地吸收。现在请学生乙继续发言。

生乙:首先我同意生甲的看法,《我的空中楼阁》是虚构的。因此,全文都是以虚为主,就从第1到8段来看吧,尽管确确实实写了山、树、小屋,然而既不是写的泰山,也不是写的阿里山,而是作者想象中的山。作者又从想象中的山联想到山上有一个“小屋”,“小屋”周围是树。这怎么能说是实写自然环境?只能说是作者为追求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创造”的“世外桃源”。

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在静听,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点头。学生乙继续说:

显然,从实写和虚写这个角度来分析课文划分层次结构不太恰当。我认为作者的思路是“总写—分写—总写”。请大家看1—3段,尤其是第3段,那“一点灵动的色彩”、“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与地15段写的“一件艺术品”不是遥相呼应吗?再读4—14段,如我在黑板上写的那样,作者分写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所以,我不赞成《教参》上的分析。

学生乙坐下了,教室仍然很安静。教师含笑环视学生,没有人举手要求发言。

师:他们两人的意见完全不同,到底哪一位的符合作者的思路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请赞成学生甲的读课文时考虑一下学生乙的意见,请赞成学生乙的读课文时考虑一下学生甲的意见。

[《朱子读书法》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讨论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一般来说,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问题常常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教案,表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特别珍惜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根据全班学生的智力水平,以适当的方式“反弹”回去,让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引起全班学生思维的“开窍反应”。 “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国]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