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胡说八道 德国经济躲过了衰退

(2023-07-27 04:22:19) 下一个

德国经济与衰退擦肩而过

德国之声 |2023-07-27  

德国经济是否勉强躲过了衰退?经济学家认为,第二季度仅实现了微小增长,因而仅算得上是“短暂的缓和”。

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德国的经济表现异常糟糕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经济学家的平均预测,德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通过微小增长勉强躲过了衰退。路透社调查的19家银行的经济学家平均预测,与第一季度相比,4月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1%。

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由于高通胀导致购买力下降,进而导致消费下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前两个季度均出现了萎缩。2022年底,GDP下降了0.5%,2023年初又下降了0.3%。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被称为技术性衰退。德国联邦统计局将在本周五对春季表现做出初步估算。

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面临压力

荷兰国际集团(ING)首席经济学家布热斯基(Carsten Brzeski)在谈到春季季度时表示:"这还不是复苏的开始","这只是短暂的缓和。"这可能是由于消费再次增长的缘故,因为通货膨胀不再像年初那样严重,且许多行业已达成明显的薪资增长协议。在未来几个月中,可能会更多地看到的是停滞而不是增长。"我们将看到一段衰退期,"布热斯基说。

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压力山大

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压力山大

需求扮演重要角色

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 Bank)经济学家费德勒(Salomon Fiedler)也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第二季度支撑了经济增长。费德勒表示:"行业仍处于困境之中。" 此外,"较高的利率可能会给建筑业带来进一步的压力。" 鉴于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对外贸能带来积极刺激的预计也不容乐观。

一些专家认为,德国经济在下半年可能会再次陷入衰退--鉴于最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在7月份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下降。Ifo调查负责人克劳斯·沃尔拉贝(Klaus Wohlrabe)指出:"德国经济的疲软阶段仍将延续。" 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

德国经济表现相对较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比,德国的经济表现异常糟糕,是今年唯一一个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大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德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3%,而2024年将增长1.3%。

德国经济景气堪忧 两大机构同时看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德国经济增长前景低迷,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乌克兰战争导致的能源价格激增可能在短期内拖累增长;长远来看,社会老龄化问题也影响增长。同日,另一家经济研究所也发布金融市场专家的预测,对德国经济前景的评估明显恶化。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的月度调查显示,投资者们对德国经济的信心连续第三个月减弱,对于德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再次浮现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的月度调查显示,投资者们对德国经济的信心连续第三个月减弱,对于德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再次浮现

(德国之声中文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16日发布了文件,对其成员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进行评估。其中认为,德国经济增长前景不佳。

该组织表示,影响德国经济短期增长的因素包括紧缩的货币政策和乌克兰战争导致的能源价格激增。为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关键利率以及金融市场动荡给经济带来了负担——金融市场的动荡主要来自美国和瑞士的银行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在零左右徘徊。在接下来几年,有望加速到1%到2%。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社会老龄化,德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1%以下。

针对通货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会出现趋势性下降。但是,核心通胀的下降可能更缓慢、到来时间也更晚。核心通胀是指排除能源、食品等短期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服务后的通胀率。该组织表示,原料价格的下降对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可能要较晚才能体现出来。此外,工资的提高也在推动物价上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强调了经济前景相关的高度不确定性。例如,顽固的通胀可能需要更紧缩的货币政策应对,而这将进一步抑制增长。

早在4月1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预测,德国2023年经济将是负增长(-0.1%),到2024年才有望回升至1.1%。

德国联邦政府此前预测,2023年德国增长率约为0.2%。欧盟委员会本周也预测,德国2023年的GDP将仅增长0.2%,随后在2024年增长1.4%。

 
 
2:12 min

燃气价格暴涨 德国中产阶级压力山大

ZEW:德国经济预期指数陡降至-10.7

德国曼海姆的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也在5月16日公布了分析师和投资者5月份对德国经济的预期。该月度调查显示,分析师和投资者对德国经济的信心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对未来六个月的经济前景评估下降了14.8点,从4月的4.1将至5月的-10.7点。这是自2022年12月以来,该读数首次处于负值区域。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主席瓦姆巴赫(Achim Wambach)说:“金融市场专家预计,不来就不佳的经济形势在未来六个月内会恶化”,他表示,德国经济可能陷入轻度衰退。

瓦姆巴赫指出,经济情绪指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人们预期欧洲央行将进一步加息,此外,“美国在未来几周可能出现违约,也给全球经济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

荷兰国际集团(ING)宏观研究部的全球主管卡斯滕(Carsten Brzeski)表示,ZEW对于德国经济的最新预测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他在写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连续三次下降是一个新的趋势,一个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的趋势”。


 

 

DW.COM

德语媒体:“脱钩”这个恶词,让我们忘记它吧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比起脱钩,用去风险这个词定义与中国的关系更为恰当。对企业来说,去风险不意味着减少对华业务,而是增加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商报》一篇文章则指出,尽管经济没有摆脱困境,中国仍然有可能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目前德国安装的太阳能设施材料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

目前德国安装的太阳能设施材料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

(德国之声中文网)“如果用经济的角度来选本年度‘恶词’,‘脱钩’必定会榜上有名。这个词的意思是与中国经济的广泛脱钩。”《法兰克福汇报》本周五(7月21日)发表的一篇评论开头这样写道。文章接着解释说,这个说法最初可能源于美国试图摆脱对中国敏感技术的依赖。不过作者认为,认为能够脱离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联系,只能说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对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对于德国来说,在短期内脱钩中国是不现实的。”

作者Sven Astheimer 接着写道:“因此,外界期待已久的中国战略中,德国外交部长用De-risking去风险这个词更为恰当,它指的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由于很多德国公司担心台海军事升级,早早采取了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措施,加紧在亚洲地区寻找替代国家。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对印度赞扬有加,然而,最近富士康母公司台湾鸿海科技集团宣布退出印度投资项目的案例表明,希望变成现实还需要很长时间。”

“在这一点上,需要澄清一个广泛存在的误解: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降低风险并不意味着以经济效益为代价,硬要减少与中国的业务。相反,这意味着增加在其他世界地区的业务,并重新平衡风险。因为与中国,这个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的依赖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很高,有两个主因。”文章接着做出解释,其一,中国依然是德国产品的一个重要销售市场。不仅是德国汽车,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也不能放弃这块重地。其二,中国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国的地位十分重要。作者写道:“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件,没有中国,西方的能源转型将无法实现。目前在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中国的供应商的地位几乎是无法替代的。就在最近,北京秀出肌肉,从八月开始限制镓和锗的出口。这些原材料对于芯片工业和电池生产非常重要。这是一步高招,因为这是发向西方的明确的信号:我们可以在需要时对你们造成伤害。”

标题为“脱钩这个恶词”(Das Unwort von der Entkopplung)的文章接着写道,不过有理由相信,北京可能会在这方面点到为止,因为:“与西方的进口依赖相辅相成,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出口。如果不将大量产品销往欧美的工业产业,那么中国的原材料会卖给谁呢?而如果不是向这些地区的实力客户大量提供‘中国制造’的消费品,这些产品将去向何处呢?中国内需陷入了长时间停滞。虽然汽车行业通过向俄罗斯出口维持着一定的稳定,但对中国人来说,这不能掩盖与西方实现脱钩可能会同样出现灾难性后果的事实。是时候把这个词(脱钩)束之高阁了。”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胡谧空(Mikko Huotari)在《商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尽管经济仍处在困扰中,但是中国还是有可能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篇标题为《中国正处在一个转折点》(China steht am Wendepunkt)的文章指出,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疫情限制解除后,今年的经济复苏明显不如许多人预期。不过,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仍慢于中国:“在衰退的时期,即便是还不确定的4%的增长率,也或使得中国市场比欧洲更具吸引力。然而,如果认为中国能像几年前一样成为企业的增长引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于美国经济复苏,2030年至2040年这十年,美国甚至可能比中国更具吸引力。”

不过文章认为,中国仍然有可能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但这取决于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内作出的决策。当然也取决于美国的未来走向。

在未来几年,中国可能在哪些方面赶上美国?文章接着写道:“中国在许多领域,例如基础设施已经占有一席职位。在高技术领域,中国正在努力前进:从飞机制造到农业机械、机器人、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行业。还有关键领域人工智能,不仅是中国,欧洲也希望能够超越美国 。另外一个领域是军事技术,无论民用还是军用,中国都明显落后。在芯片方面,中国企业在某些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美国十年甚至更多。尽管面临各种困难,但单凭大量资源全力的投入,我预计中国会在这些领域奋起直追。”

 
 
2:39 min

人工智能将取代我们的工作? 不,你想错了!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