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结局: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诗篇八十八篇随想
诗人如此祈求,
(可拉后裔的诗歌,就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调用麻哈拉利暗俄)耶和华拯救我的神阿,我昼夜在你面前呼吁。
愿我的祷告达到你面前。求你侧耳听我的呼求。
(诗篇八十八章1-2节)
死亡将临时,诗人仍称呼“拯救我的神”,昼夜呼求,愿祷告达到主前。这正显出他在尽头之际,最渴望是亲近神,确认与神的关系,并在神垂听中得安慰。
诗人感叹人生的结局,
因为我心里满了患难,我的性命临近阴间。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无力的人一样。(无力或作没有帮助)
(诗篇八十八章3 -4节)
苦难人生,生命渐入终点,人如同下坑者,无力无助,显出死亡是众人无法逃避的归途。
你的忿怒重压我身。你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细拉)
(诗篇八十八章7节)
这是人生在罪中的真实写照。人在神面前毫无力量,祂的忿怒如波涛层层压来。因为世人都犯了罪,没有一人能够逃脱。
经上说,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最终,神的公义审判必然临到。凡名字不在生命册上的人,都要面对那无可逃避的结局。
经上又说,
“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示录22:12)
“你把我所认识的隔在远处,使我为他们所憎恶;我被拘困,不得出来。”(诗篇八十八章8节)
我认识一位姐妹,她的弟兄在国内家庭教会中担任财务长老。因管理弟兄姐妹自愿奉献的财务,他被当局以“非法集资”的罪名拘禁,至今已将近两年。这位姐妹被迫带着年仅五六岁的女儿流亡海外。那位长老在狱中写信给妻子和女儿说:“我不明白为何自己无罪却被关押,但在拘留所里,我仍向等待判刑的人传福音,已经带领五、六个人信主。这或许就是神的美意。”
“我的眼睛因困苦而干瘪。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你,向你举手。”
(诗篇八十八章9节)
即使身陷囹圄,长老依然在困境中呼求天父,向人传扬福音。他的处境提醒我们,神的道路常出乎人意,但在隔绝与患难中,仍有信心的光在黑暗里显明。神的同在与美意,并不因环境的艰难而缺席。
10至12节中,死亡的阴影如深渊般压来,冰冷、寂静、无声,吞没一切光亮与盼望。呼求神的声音似被黑暗吞没,孤独与绝望如同重压,生命的脆弱在死亡面前暴露无遗。
尚未明白永生的奥秘,旧约的以色列人在黑暗中仰望,却心向那位应许的弥赛亚——耶稣。祂战胜死亡,使阴影中的恐惧被微光穿透。黑暗深处,怜悯与拯救如细流潜行,信心在幽谷扎根,盼望在绝境间悄然绽放,提醒人们:即便死亡可怕,救赎的光终将照亮幽深的谷底。
十三至十四节中,诗人临近生命尽头,向天父呼求:“耶和华啊,我呼求你,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你面前。耶和华啊,你为何丢弃我?为何掩面不顾我?”(诗篇 88:13–14)这呼求与哀叹揭示了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孤独与恐惧,以及对神深切的渴慕。
新约的福音为这种盼望提供了答案:耶稣亲自进入死亡,并在复活中战胜了它,“死亡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亡啊,你的刺在哪里?”(哥林多前书 15:55)“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哥林多前书 15:57)信靠祂的人因此得以超越死亡,进入永恒的生命。
我自幼受苦,几呼死亡。我受你的惊恐,甚至慌张。
你的烈怒漫过我身。你的惊吓,把我剪除。
(诗篇八十八章十五,十六节)
人生如此无助,
这些终日如水环绕我,一齐都来围困我。
(诗篇八十八章十七节)
古人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也有如此人生的困惑,
你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
(诗篇八十八章十八节)
在旧约的神学视野中,罪使人与神隔绝,而这种隔绝也蔓延至人与人之间。人的堕落与困苦,使曾经亲密的友人也退入远方,无法理解或靠近,冷漠常是人生的状态之一。
我读不懂诗篇八十八章,是因为我生命的肤浅与软弱并贪恋世界!
直面人生才明白死之真实,而向死而生才有了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