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的异象
诗篇八十七篇随想
诗人举目仰望锡安,说:
(可拉后裔的诗歌)耶和华所立的根基在圣山上。 (诗篇八十七章一节)
在他眼前,圣山矗立,如天地间的永恒支柱,
神的拣选安放其上。
然而,他未见十字架,
只是凭灵里的震动写下:
这根基是神亲自立定的。
经上又说,
「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 (哥林多前书 3:11)
于是诗人的朦胧,在基督十字架上化为真实的永恒。
他又说:
他爱锡安的门,胜于爱雅各一切的住处。 (诗篇八十七章二节)
门,是出入之所,是与神相遇的途径。
他看见神的心喜悦于此,
却未听到那声音说:
“我就是羊的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 (约翰福音 10:9)
在诗人笔下,门只是圣城的象征;
在救恩成全中,门却是耶稣自己。
接着,他写下令人意外的异象:
拉哈伯、巴比伦、非利士、推罗、古实……
这些曾经敌对的外邦人,
如今竟被数算在锡安之中。
论到锡安必说,这一个那一个都生在其中。而且至高者必亲自坚立这城。
(诗篇八十七章五节)
他触摸到普世救恩的光,
却仍在清晨的薄雾中,
未见那烈日照耀万国的荣光。
如经上所说,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路加福音 2:32)
那未竟的晨曦,正预示基督将为万民显现救恩。
这首诗如同一扇半开的窗:
光已透入,却未完全显明。
诗人看见荣耀,却未能解释;
吟咏普世的异象,却未能揭开救恩奥秘。
他在朦胧中写下的诗句,
在基督里被完全解开——
十字架立为根基,
祂自己就是那道门,
外邦人与犹太人在祂里重生,
新耶路撒冷成为万民的城。
于是我们明白,
诗人所触及的,只是远方的轮廓;
而在基督里,
那轮廓成了清晰的面貌。
正如诗篇所终结的:
「歌唱的,跳舞的都要说:我的泉源都在你里头。」 (诗篇八十七篇七节)
在十字架与复活中,
泉源已在锡安开启,
使万民同声歌唱,
共享那永恒的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