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斯岁月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正文

梳理一下抗战

(2025-08-23 10:11:55) 下一个

都不能说了解、更不说评论,要想知道战争,就先要知道1907年的《海牙公约》。它确立宣战制度,规定战争法规,明确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进入战争状态,国民政府仅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没有对日宣战。这是因为一旦宣战,作为交战国的日本可以根据《海牙公约》要求世界其它国家对华禁运一切军用物资,而中国没有军工能力自主制造足够战争需要的武器弹药,并且也没有能够保护海上运输线的海军来达成海外采购。抗战抗到1941年,十一月七日爆发珍珠港事件美国进场,两天之后的九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即在重庆代表政府发布《对日宣战布告》。这是等来了盟友,同盟国会将战争物资送过来,后来就有了滇缅公路和驼峰运输线。

所以,八年抗战是分两个阶段打的,第一阶段单独苦战没有同盟国,第二阶段有盟友。第一阶段没有盟友但有一个国家帮忙,苏联。苏联以志愿队的名义派遣两千名空军和一千两百多架飞机参战。他们的航空志愿队从一开始就投入了,1937年11月成立,参战到1940年秋天。这年九月底德意日签《三国同盟条约》,盟约使得攻击日本等同攻击德意,苏联退军。苏联撤出后,日本自1941年初开始对中国后方发动集中轰炸,这时的民国政府能依靠的只有笕桥航校培养出来的飞行员了,我们看到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年轻的飞行员们终究寡不敌众,重庆大轰炸造成惨重死伤。由退役和备役美军组成的美国航空志愿大队在1941年八月成立,退役飞行教官陈纳德领队。苏联的援华航空志愿队是现役将军领队。美国航空志愿大队起初来帮助建设空军,带有68架飞机。他们1941年12月20日才升空首战,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由此可见各国都是按规矩来的。

八年抗战国军和日军一共打了22场会战。据说会战是一军事术语,双方投入兵力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级,至少十万还是什么的。我不是军迷搞不清楚,但是懂了“百团大战”无法称会战。接受简体中文字教育长大的我们被如雷贯耳了百团大战和平型关大捷,就凑近一小步稍稍细看一下它们吧。

先说平型关大捷,它是1937年太原会战的一个局部。太原会战是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对阵日军华北派遣军上将寺内寿一,双方各投入十万兵力,共35个军(?)。平型关是太原会战中的一个战斗,共军由林彪和贺龙率两个师参战,配合第二战区王靖国的十九军(?)。谁配合谁不重要,平型关大捷重要,鼓舞民心。国军和日军都有战史记录,所有战役无论是不是会战都有记录。战史记录包括双方参战的将领名单、投入的部队番号和人数、战斗进行的具体过程,伤亡数目记录到个位数字。从双方的战史看,太原会战是共军唯一参加过的会战。

百团大战不是会战,是由彭德怀部发起的、以破坏交通线、破坏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至今没有看见共军公布战史,因此无法交互比对。我们在学校历史课程中学到百团参战,日军的战史记录为二十几个团,正面交战只有五天时间。日军投入兵力为两万人,死亡人数为751。也就是说百团大战消灭日军751人。

八年抗战国军共总损失兵力360万人,其中伤亡323万人左右,病死43万人左右。国军只歼灭日军48万人,打伤193万人。两国的军力可从数字见高下;病死这样多人,可想当时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条件,国力也可由此窥见一斑。这场战争赢得艰苦卓绝。

最后说一句海军,我小时候因为文革在宁海路上的大杂院住过六年时间。宁海路取名自彼时海军的骄傲 -- 新入役的宁海舰。中国的海军在1938年武汉会战中全军覆没,我从一部小说里看到宁海舰舰长在九江战死。

纪念所有在那场战争中为国牺牲的人,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 麦克阿瑟的两篇演讲 的分隔线 ========================*

文学城见到两篇演讲词,搬回来留存。行伍大兵胜出所有小资文学人,胜在胸襟和精神。

(1)密苏里号上签署日本投降文书时的演讲:

“参战大国的代表们!我们今日齐聚于此,缔结一项令和平得以恢复的庄严协定。不同理念与意识形态的争端已在世界战场上决出了胜负,所以我们无须再来讨论和争辩。我们在此代表的是地球上最广大的人民,所以我们也不是怀着猜疑、恶意以及仇恨的精神前来相见,而是要求我们胜败双方都上升至一种更崇高的尊严,只有它才符合我们即将为之奋斗的神圣目的,使我们所有人都全心全意地信守他们在此正式承担的职责。

我的殷切希望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希望。那就是从这一庄严的时刻起,由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诞生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建立在信义和谅解之上的世界,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及其最珍视之愿望的世界,一个自由、宽容和公正的世界。

即将在此呈示并通过的日本帝国军投降条款都载于你们面前的投降文件中。

作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我宣布本人将按照自己代表的各国传统以公正和宽容的精神履行职责,同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证投降条件完全、迅速、忠实地得到遵守。"

(2)向美国公众发表的广播演说:

“今天,枪炮沉默了。我们告别了一出大悲剧,赢得了一场大胜利。天空不再降下死亡之雨,海洋只用于懋迁有无。各地的人们都将得以在阳光下挺胸行走,全世界重归祥和安宁。神圣的使命已告结束。我代表成千上万沉默无言的死者向你们报告此事,他们在漫漫征途的丛林、海滩和太平洋的深水中永远安息了。我代表千百万返回家园接受未来挑战的无名勇士向你们报告此事,他们为了从灾难的边缘挽救未来而付出良多。

在巴丹和科雷希多那些严酷的日子,全世界生活在恐惧之中,民主国家处处陷入守势,现代文明摇摇欲坠。回顾一路走来的这段崎岖漫道,我由衷感谢仁慈的上帝,他赐予我们铸就胜利的信仰、勇气和力量。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并从中认识到决不能再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我们用战争赢得的东西。

一个新时代来临了。甚至胜利本身的教益也让我们对今后的安全和文明的存续产生了深深的担忧。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战争潜在的破坏力事实上已经达到令我们必须修改传统战争观念的程度了。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寻求和平。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尝试了各种方法,试图设计出一种防止或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国际机制。最初可行的方法只存在于人际层面,较大规模的国际媒介从来没有成功过。军事同盟、力量制衡和国际联盟全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战火的残酷考验这一条路可走。如今战争的彻底毁灭性已经使其不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我们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倘若我们无法设计出某种更伟大、更公平的体制,末日便近在咫尺。究其根本,这是一个神学问题,涉及灵性的复苏和人类秉性的提升,这些与我们过去两千年来在科学、艺术和文学领域取得的进步以及一切物质和文化的发展同步发生。我们若想拯救肉身就必须从心灵入手。

我们今天置身东京,仿佛是我国同胞、海军准将佩里九十二年前那一幕的重演。他的目标是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让其接纳世界的友谊、交流和贸易,从而迎来一个开明进步的时代。悲哉!可惜由此得到的西方科学知识却被打造成一种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工具。言论自由、行动自由乃至思想自由都通过诉诸迷信和使用武力的方式而被剥夺了。 按照《波茨坦公告》,我们拥有将日本人民从奴役状态下解放出来的义务。因此我的目标是一俟解散日本军队并采取其他消除战争潜能的必要措施后便尽快履行上述承诺。

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日本民族的能量将能纵向发展而非横向扩张。如果这个民族的才智转到建设渠道,国家就能摆脱当前这种可悲的境地,上升到受人尊敬的地位。

对于太平洋海盆而言,一个世界解放的新气象已经来临。今天,自由处于攻势,民主政治正在大步向前。今天,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摆脱了枷锁的人们都在充分品味自由的甘美,那就是没有恐惧的生活。

在菲律宾,美国为亚洲的自由新世界树立了一个典范。美国已经在菲律宾证明,东方人民和西方人民可以互敬互重、互惠互利地并肩前进。我国统治当地的历史现在已经赢得了东方人的充分信任。

因此,同胞们,今天我在此向你们报告:你们的子女已经以美国海陆军军人那种从容不迫、坚定不移的战斗精神完美而忠诚地履行了使命。这种精神与敌人仅仅建立在神话般虚构事物上的狂热相反,是以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传统为基础。正是这些英雄儿女的精神力量使我们排除万难,最终取得胜利。他们即将归国,请好好关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美国的那一代是英雄气质、伟大的一代,后面就出机巧者了;中国的那一代是最有风骨的一代, 后面则邪魔了。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麦克阿瑟将军演讲情理并重堪称典范,老美从军人到政要的丝滑转型背后都有其宗教历史教育因素,二战后从艾克将军到老布什历任总统无一例外,艾克在欧洲战场的声望自不待言,而像肯尼迪老布什也都有太平洋海空作战的一线经历,自克林顿开始婴儿潮一代就不一样了,时有越战时逃兵役混病假的八卦流出:)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麦克阿瑟的两篇文漂亮在他的精神高度。“我们也不是怀着猜疑、恶意以及仇恨的精神前来相见,而是要求我们胜败双方都上升至一种更崇高的尊严,只有它才符合我们即将为之奋斗的神圣目的” -- 可惜大陆到八十年后的今天都没有上升至这种尊严。
文学城幸得有菲儿给大家鼓舞,“我们大家一起共勉”。我看到这个“大家”人数实在有点少。怎么会这样的呢?我喜欢追问,是不是。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如斯的两篇好文都拜读了!麦克阿瑟的这段话是这个职业将军最富有哲理的片段:“我的殷切希望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希望。那就是从这一庄严的时刻起,由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诞生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建立在信义和谅解之上的世界,一个致力于人类尊严及其最珍视之愿望的世界,一个自由、宽容和公正的世界。” 我们大家一起共勉!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问好P,秋天了。
前些天有《南京照相馆》,这两天又有《生万物》,过两天要再一次阅兵。在文学城中city walk,两耳灌满了这些市井的喧闹。你问心灵进步了多少?从阿陇的《南京》到《南京照相馆》,从赛珍珠的《大地》到《生万物》,从《巨流河》里描述的欢庆胜利的场景到十年前的阅兵、过两天的再阅兵,你看见心灵在进步还是在退步?
昨天有篇《不读张爱玲》挂在城头。作者很有意思,不读如何能评呢,听人说的?评论也有意思,张爱玲嫌吵。五四嫌吵,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也嫌吵。五四爆发张爱玲还没有出生,吵着娘胎里的?我有点不明白;胜利的鞭炮嫌吵我倒能理解,彼时她是胡兰成的妻。在自由世界里的我们,比之八十年前的他们,心灵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祝周末愉快。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看了很多有关抗战的文字,今天又学习到了很多新东西,谢谢如斯的分享。心灵拯救肉体,在高科技过去几十年突飞猛进的时代,不知道心灵进步了多少?自由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新的洗脑方式,正在飞速重塑世界普通人的认知。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蒋介石在一开始就看到单独靠中国自己赢不了战争,认为必须争取盟友支援,要打持久战。他苦撑到1941年美国进场,战争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他是对的,因此他也该声望如日中天。再后来就是另一篇故事了。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历下居士' 的评论 :
好像22场会战好像只有最后一场胜出,其它的不说败但可说是处下风、或者打平手。虽然败但继续打,顽强坚持下来没有被亡国,那个领导全民的政府功不可灭。没有美国出手中国再是顽强也赢不了,我们必须承认。而依照战争法,战争结束双方之间发生土地变更是合法的。抗战因为美国人投下原子弹而结束,中国没有被日本拿走它已经占领的东三省,要知道感谢人家。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抗战胜利,蒋的声望如日中天,还把中国带进了联合国五常,可惜没有没有几年就败走台湾了。。。
历下居士 回复 悄悄话 抗战艰苦卓绝。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打的唯一一场全面战争(ALL-OUT WAR).结局是中国获得胜利。虽然公认是美军的参战结束了战争,美军是主力。但是中国在前四年对日本的顽强抵抗,居功至伟。 中国长达八年的坚持,对于当时的国力来讲,已经堪称奇迹。蒋领导的国民政府,堪称中华千古民族英雄。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Q22' 的评论 :
谢谢留言。我就像对着空谷喊了一声,今天听到一个回音。
Q22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