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第一个5年,美国公司把工作、特别是软件开发外包到印度蔚然成风。 虽然后来发现得不偿失,效率不高而偃旗息鼓,但印度人对美国的影响却逐渐增强。
2014年2月4日,当微软宣布将由印度裔高管纳德拉正式担任公司CEO时, 我的闺蜜受到了震动。 她当时已是微软一个重要部门的总管,习惯了斯蒂夫·鲍默和以前的比尔·盖茨。 2015年印度裔的皮贾伊成为 Alphabet/谷歌的掌门人。 闺蜜给我的电话中说,如果萨比赫·汗(Khan)也成苹果的CXO, 美国的三大控制移动互联生态就全被印度人占领了。
那时萨比赫在苹果已经干了20年了,管理供应链。 如今印度基因已经渗入和占领硅谷。 她的话成为事实。苹果前些天宣布萨比赫晋升苹果的COO。 截至 2023 年,约有 16 位印度裔 CEO 正在领导《财富 500 强》公司。 尤其在科技行业占比更高。 微软,谷歌,IBM, Adobe, Palo Alto Networks。。。
中印两国都是重要的科技人才输出国,也是美国重要的人才输入国, 两国大多数留学生的初期发展轨迹也没有明显差别:都是从各自国内较好的理工院校毕业,来到美国优秀高校深造学习,而后加入硅谷科技公司,从初级研发人才开始自己的职业道路。
但在硅谷印度裔 CEO 和中高层数量井喷的同时,过去15年科技公司里华裔这类人的数量却越来越少, 除了华人自己创办的Zoom、Doordash,NVIDIA等企业,其他著名科技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已经鲜少看到华人的身影。 曾经的微软两位执行副总裁陆奇和沈向洋好几年前就已经离职,德州仪器高级副总裁谢兵也已经退休。
印度的教育资源向顶级精英倾斜,其顶级名校 IIT【*】 工程师培养的压力训练非常强大;印度移民社区中,许多人获得美国或英国高等教育并积累国际经验;印度文化中强调勤奋、忍耐、家族忠诚等软技能;印裔在 STEM、产品和企业管理领域占比高。 但这些因素中国人也同样具备。
印中个人区别比较大的是语言和文化。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高等教育用英文授课、作业和交流,英文运用自如。 印度文化鼓励辩论和表达想法、追求权力、善于表现。
不光在经济领域中如此。2020美国诞生了一位印度裔副总统哈里斯,2022年英国诞生了一位42岁的印度裔首相苏纳克,是UK 200多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全球至少还有其他四个国家的首脑是印度裔。
印度现在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裔已经是加拿大最大移民群体; 留学生人数比前十名国家留学人数总和还多。 而美国202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认同自己为“印度裔单一”的人数为 440 万,而认同“华裔单一”的人数为 410 万;在“新移民”和“高技能工作签证”中印裔已居首位,在高工资收入人口中的印裔也领先华裔。
印度裔非常团结,形成自己族裔内高效的职场和社会支持系统。 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印度人会辩论国家政治和宗教问题,但不会内讧、人身攻击自己的同胞和辱骂自己的祖国。 美国公司里一个印裔中层管理, 常常就会发展出一个印裔团队, 而这在华裔中却鲜见。
不知道再过十年,美国的职场会是什么情况。 也许更多的华裔移二代要为印裔老板工作了。 在今天世界的政治大环境中,印度会不会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篇太长了, 以后有机会也写写。
【*】印度理工,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甲骨文(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200年)**中已有“国”字的雏形,但含义与后来的“国家”略有不同,常用于表示军事防御或武力控制的区域。“, @cn_abcd'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6%97%A5%E6%9C%AC%E7%9A%84%E5%90%8D%E7%A8%B1#%E5%BC%
BeijingGirl12025-07-29 09:35:05著名的美国AI说, 夏朝的地理位置主要集中于今天的中国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一带。 经历若干个王/帝, 虽然迁都频繁。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一般含义指的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文明之一, 有记载的历史始于夏朝(约公元前2100年),尽管考古学文化(例如二里头遗址、仰韶文化)的年代更早。
一条贯穿古代中国与现代的语言、文字、哲学、礼仪和治国方略的连续脉络。
我现在才明白这个“西史辨伪”的意思。。。 也才知道了有人不认可“中华民族”这个词, 那就叫自己 “Chinese” 好了, 你不叫, 西方人也会这么叫你, 要不去换脸? 自己的后代也换脸?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讨论》
一个学术问题, 上升为政治问题, 意识形态的弦在一些只能给个人脑海中怎么就蹦的这么紧啊。
《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讨论》
一个学术问题, 上升为政治问题, 意识形态的弦在一些只能给个人脑海中怎么就蹦的这么紧啊。
==“与几个印度人合作过。都能说,其中百分之四十有时会来点hallucinations ,像Al一样。”
==“京妞这篇的思考角度很好,引出了两个民族的特性,如果展开来些,会非常宏大。”
==“哈哈哈,这个基因用的绝妙。球场上,满眼都是印度面孔,满耳都是拐弯儿英语。”
哈哈哈。
这样的中国人太多了。也许,要过几代才会有改观。”, 西史辩伪?谢谢分享这个信息和你的观察。 ‘他们’应该多读西方人写的书。 @野彪
==“印度人非常团结,他们以自己的民族为荣。
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团结,以贬低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为荣。文学城的一些网友也是这样,骂中国人的时候,好像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
==“印度人帮助印度人。中国人却经常排斥中国人。”
中国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团结,以贬低自己的国家和文化为荣。文学城的一些网友也是这样,骂中国人的时候,好像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有以为网友发表长文,证明了中华民族不但是现在落后,而是自古以来就落后,马上迎来了其他网友的纷纷赞誉,那位发长文的网友也得意洋洋,好像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
在文学城说任何中国的好话,就会被打成五毛红粉大外宣。
现在网上在讨论西史辩伪的问题。无数自认为公正而有良知的中国人站出来,反对西史辩伪。他们不允许任何中国人对西方历史有任何的质疑。
这样的中国人太多了。也许,要过几代才会有改观。
https://zhuanlan.zhihu.com/p/94729662
这个水电站的资料将成为雅江水电站的重要参考资料。
当印度有能力挑战第二时,估计那时候的第二是美国,所以要问美国会不会答应。:)
问好京妞。:D
发电后的水通过隧道流出至 U 弯的下游, 目前没说下游要建水坝。 上游建水坝可以控制水量。 中国是有这类发电例子的。 中国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隧道长约17公里,埋深2500米,穿越复杂岩层,可作为技术参考。 这确实是一个大工程, 目前计划 8-10 年完成。 相信专家的经验吧。
BeijingGirl12025-07-26 13:25:58回复 '方玉' 的评论 : 问好方玉, 好久没见。
我理解的这个U 型拐弯,“直弦”是40公里长, 但是U “弯”河道有200公里长。 上下游2000+米落差。 隧道也不是简单的直通, 而是“引水隧道+竖井/压力井” 的结合。 引水隧道会比较平缓, 通常设计为1%–5%(每公里下降10–50米)落差,确保水流速度适中,避免水锤效应;
在接近发电厂时, 水流需通过垂直或陡倾角的压力竖井(高度可达数百米)快速下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驱动涡轮机。 有点 像 美加边境的曾经的 Niagara Falls 发电厂。
==“是否为印度人工作都不是个事了。现在这个问题应该是,将来还有工作吗?”
Salil Gupte: President, Boeing India. He leads Boeing's overall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in the region and holds a critical leadership position representing Boeing in India.
Shashank Jha: India Site Leader for Inform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 Security (IDT&S) and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CIO) for Boeing India. This role involves overseeing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for a team of nearly 1,500 personnel in India and supporting global IDT&S functions.
Nikhil Joshi: Managing Director of Boeing Defence India (BDI). He is responsible for leading current and future programs for BDI, focusing on strengthening India's defense capabilities.
@all
==“凡是一个人群,都有好,中,差”
==“我们这一代华人领导让做什么先说困难 然后特努力的做好。烙印不一样,先说一定做好, 也许就没后话了”
==“我以前有位印度博士后眼都是忘上看的 就看见领导”
==“整个东亚民族,都受儒家影响,习惯于内修,而不属于外发,或者说过于自我为中心,这个和印度裔的那种注重等级,但是善于管理具体事务的特点是不同的,”
==“京妮儿,美国加拿大以后就是印度姨的天下,不服不行”
==“聽聞華人一旦升了職,就開始欺壓華人,而印人升了職,就極力拉大幫三弟進去。”
==“我不管他们怎么爬上去,关键是要有本事坐那个位置。”。
==“No ”
==“从跟印度人有限的接触中,发现这句话总结得很到位:“印度文化鼓励辩论和表达想法、追求权力、善于表现。” 尤其是:追求权力、善于表现。‘
==“我遇到过一个特别好的印度老板和一个特别讨厌的印度老板:)”
干出成果,华裔不比印度人差。
可是,在打工族里,印度人比华裔更能引起西人上司的注意。”, 会说,还能让人信任。 能熬。 @新林院
==“我遇到遇到的特别公平的老板,就是一位印度人,勤力聪明,她就罩着你~~”
创建 Wang Laboratories 的王安
创建 Yahoo 的杨致远
创建 Zoom 的袁征
创建 Nvidia 的黄仁勋
但没有从为西人打工开始,一步一步爬到CEO的。
而此博文列举的硅谷印度CEO都是从为西人打工开始,一步一步爬到顶峰的。没有自己创业的。
两族的对比引人深思。
干出成果,华裔不比印度人差。
可是,在打工族里,印度人比华裔更能引起西人上司的注意。
==“看完心情复杂。当年很多老中拼命读书考TOEFL、GRE,进名校、进硅谷,好像都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可今天回头看,很多优秀的华人默默耕耘,。。。”
==“文章很有洞察力,尤其提到语言和文化对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