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时候中国流行儿童支原体肺炎。美国的CDC说,支原体肺炎是一种“不典型”(atypical)的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国的传染病医生说,这种细菌很小没有细胞壁,青霉素类、头孢之类的药,是以攻击细菌细胞壁设计的抗生素,对这种细菌没有作用。
北京的医院两周前挤满了病娃和家长。看到网上医院的输液区。一些中国人动辄输液,迷信输液。其实治病的方法依次为[
阅读全文]

前两天社区的微信群上,有人问我是不是北美离婚的中国男人特别有市场。我想了一下我知道的人当中,确实有一个离婚的男人,被一个回国认识的未婚国内大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猛追。这位是朋友的弟弟。
朋友的弟弟离婚不久,娃都跟了妈,正想过两年清净的日子。白骨精已属“圣女”级别。回中国时和圣女有一搭没一搭地吃了两顿饭。结果他回[
阅读全文]

前些时有网友说深圳的同事,退休金每个月两万人民币。于是有人炸毛了,说自己不羡慕嫉妒恨。特别“有道德”的人开始把前李总理的话拎出来说,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一千。好穷,安慰了人在美国的感觉。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怎么样的呢?按照住户收支调查,全国家庭户样本可以分为五个等份,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
阅读全文]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世界对推进民主有巨大热情,地球上的两个大国中苏都有激烈的反应。之后在90年代民主遭遇了逆潮。中共民主集中的坚挺,开始了改革开放,激发了民间极大的拥护;而苏共的瓦解了,联邦四分五裂,甚至引发局部的战争,国家经济崩溃。
90年代后期开始,因为一些中小国出现民选上台的国家元首造成国家的动荡、腐败和经济衰退,美国的一[
阅读全文]

大学时代的感情还是让人留恋的。都是青春年少的人,人生第一次脱离了各自的家庭,就像放飞的鸟儿一样吃住上课在一起。都经过了中学的几年苦读,都经过了高考前没完没了的模拟考试。天南海北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
同学时代无论是人或事,还是相对单纯。前些天和几个在北美的同学小聚了一下。我是一毕业就出海的。有的同学是在国内又读研究生,还有的是工[
阅读全文]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代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是公元1076年在密州的中秋节写的。我在幼儿园就会背这首词。但慢慢才越来越感慨其心境。
我上个7月份去英伦休假,没有带书,因为知道买下的公寓附近有图书馆。我手边是老要有书的,随时可以读一读。结果我刚到的时候,图书馆正好要搬家,一个星期不开门。没书的日子,有时侯我闲[
阅读全文]

11月,有金风送爽,也有秋雨连绵。这个月有很多大事。坏消息是咱厉害国的债务又撞天花板了,国会又在打架了;好消息是通胀终于下降了。当然对不同的人,这可以是好消息还可能是坏消息。
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温馨的感恩节,耶!家里又要来人了,饺子包起来。这个星期的15-17号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APEC是1989年发起的,现在共有21个组织成[
阅读全文]

男人看书的格局。看书是人生重要的部分。其中为了消遣的时候多,还有人带入自己,在书中摸摸自己的理想。能从消遣中思考,学到东西;能从把自己带入情景之中,得到一些快感。从这些说来喜欢什么书都无可厚非。
小说,fiction,是叙事作品,以自由发挥的想象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作家通过完整的故事来表达心中的理想,传达爱,也发泄失望和愤怒;这些虚构的文[
阅读全文]

在网上写博想惬意,如此...这几年写博已经成了习惯。既是休假时也会找时间来看看。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文城学到很多。有生活中的窍门,家庭里的相处,职场上的奋斗。
看到有人分享自己的毛衣针,也看到有人分享自己在Costco买的眼镜。看到有人分享自己的育娃心得,也看到有人分享在都是白人的工作团队中遭遇的碾压和应对。
昨天文城有篇文,《谣言的力量》。人[
阅读全文]

今年学了一个新词‘哈喽喂’(halloween),是看深圳邻居提到的。2023的万圣节是中国解除疫情封控的首次哈喽喂。
深圳的邻居们分享自家的孩子,有的“穿校服偷跑出去”,有的翻出小公主裙,一群“小破孩”在有院子的人家门前“哇哇乱叫”。拿回来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分享出来的有:糖果,辣条,葡萄干,饼干,水果,果冻、薯片、樱桃番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