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个人资料
BeijingGirl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伯克利实验室闹笑话和成长

(2024-12-27 08:04:34) 下一个

美国有三个顶尖的国家实验室, LBL【*】是其中的一个。 实验室隶属美国能源部, 由UC 伯克利代管。 我们都亲切地称呼 LBL。

LBL 是1931年美国联邦政府出钱在 UC 伯克利大学建立的。那时候物理学正是大热的时候, 实验室当时是研究辐射(radiation)的。 第一任总监(director)是厄内斯特(Ernest) 劳伦斯。

劳伦斯发明了回旋粒子加速器,1939年奖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担任实验室总监一职直到1958年去世。 享年57岁。 后来实验室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那时候 LBL 主要是应用物理实验室。劳伦斯这个人物在2023年的电影奥本海默中也出现过。

迄今为止,LBL的科学家共获得了 15 项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其中物理学奖有9项。 从第三届总监开始, LBL已经扩大到物理外的领域。 我在的时候,生物,计算机,物理,环境,能源科学等领域都发展得很好, 实验室有十几个分部。

从 580 高速出大学大道口向东, 到达伯克利西门的月牙坪向北进牛津街,然后右拐进赫尔斯特大道一直向东, 经过“曲折”的山路上山, LBL 的总部就在山顶。这条路我真是走熟了。

实验室有大学和湾区很好的景观。 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金门大桥和湾区两座大桥。 当年我妈妈来旧金山, 我同学来,朋友来, 我都会带她们上山看看。 我们实验室进的停车场门在半山腰,车进出也要办通行证。 建筑也都朴素简单。 

这次去山顶的停车场修成了一个小花园似的,和实验室隔开对公众开放。 实验室在山间分布,这里第一张山顶景观可以看到下面的一些 实验室building 屋顶。 开始的时候我只认识自己的停车场和办公室所在。 好在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的 MS 号码, 名牌上也有。 问路方便。

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被派去材料保管室取样品。 去的时候有人带我到那个 building,然后就离开了。 材料室看了我的 ID, 让我签字取了样品,自己回来就走丢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也很不一样, 绕半天也没碰上人可以问。

实验室里的人不见我回去, 打电话去材料室问, 说那个中国女生已经走了一会儿了。 后来还是遇上人才带我回去了。 原来我的实验室就在我转过的地方, 拐过来就看见熟悉的门了, 可我越走越远。 第二天又让我去取样品。 材料室的人一见我就开玩笑说,那个样品很贵重,以为你跑了。 

LBL里的人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另一类是伯克利的老师和学生。 在那里做研究的人都顶级厉害,动不动就出一个诺贝尔奖的提名/得主,实验室里一位老师的弟弟就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最近的是2022年的两位得主, 物理和化学。

在伯克利上课的时候, 就感觉到美国同学的厉害。 但毕竟在中国读书多年,还是有点底子的。 进实验室以后才发现自己一贯依仗的强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很不够。 一开始写文献综述,看了一堆文章后自认写得滴水不漏了, 可是和老师讨论后他提出了某篇文章的一个观点, 问我怎么考虑的。 

我想了一下说没有看到。 老师让我再去读那篇文章,还是没发现。 最后老师告诉我, 在那篇文章的一个注释小字中, 作者提到另一篇文章有这个观点,只有一句话。 我自己做事挺快,但有时不够细致。 看见高人博闻强记而且注意细节, 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老师要在实验室写一个自动化检测和数据分析的计算机程序。 他让我用C++ 语言来写。 我在中国只接触过 Fortran, 在伯克利上课的时候接触过 Basic,都很有限。 我说是不是可以去上一门计算机课再来编程, C 语言和前两种是有本质区别的。 老师说, 计算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你已经知道两种,就可以用 C++ 写程序了。 “图书馆有书”。

他让我先做个流程图,“明天我们讨论”。 哇, 压力山大。 我那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 还引发了我对计算机编程的喜爱。 那时候做科研, 早不是一支笔,几张纸的年代了。 海量的数据, 哪能离得开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哪能不会编程。

LBL岁月, 给我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得一个学位, 不仅仅是让人会做某个研究课题,写几篇文章,而是训练出学习和钻研的能力 - 发现问题,找出本质,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解决问题。 人生的路上, 有几年和顶级高人们相处,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动手设计做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真是一生受益。

【*】全称 LBNL,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78)
评论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请问一问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工作多年直到退休的李南央女士为什么没有见过这位京妞1???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李克强是现在的常委吗?不是被知青们搞下台又莫名其妙早早去了吗?现在常委不是全知青阵容吗?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称唐山铁道学院和北京铁道学院。都不是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名单内的学校。而上海、西安两个交大都是全国重点,名列清华北大之后,甚至远排在复旦、浙大之前(根据:建国初期高校名称:百度 ... - 百度百科。)一直到2003年,北方铁道学院才正式使用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名。那年各个铁道学院都纷纷改叫好像比较高一点规格的综合大学。
abcdaren 回复 悄悄话 只有西安交大与上海交大是真正的老交大分出来的:其他什么‘交大’都是冒牌的,和这两个交大没有半点基因上的传承。中国冒牌货之多,外国人很难理解。。。
江某也自称‘交大电机系毕业’其实他上的时候,他那学校是日本人统治的学校,还远未有并入交通大学的意愿或提案。看过江书记的大学成绩单:除了日文90多分之外,其余所有科目都是60分上下而已!当时爱国学生对强制学日文心怀抵触,故意不上课。只有汉奸学生学日语不遗余力:江对技术学科的不努力而爱上日文,令人深度怀疑他是汉奸!此人后来混称‘烈士子弟’而留苏是,有可能已被克格勃发现他的日奸历史胁迫他成为克格勃一员。之所以他能一跃为中共接班人,打败那么多更有背景、各方面更出色得多的对手,克格勃和亲苏联势力的干预对历来苏联豢养的中共官场当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60分成绩的江先生居然厚着脸皮到交大某冒校友之名演讲,大吹一通。其实连日光灯坏了也不会修!!!包子的化学专业学士居然一下子拿到清华马列主义专业的博士文凭,也是一类骗子!重商宽衣的他,可能连络离子都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居然能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他能答的完全吗???现在的常委以上领导,都是这一类知青水平的工农兵学员!比胡温真正念完大学本科的水平还要差太多。连中国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中共制度决定了,就是外行永远瞎指挥内行的腐败制度。
ylyq_007 回复 悄悄话 文后有精彩的讨论, 谢谢。

回复下某网友,本人也是男性,以在下浅见,只喜欢胸大无脑的女人的男人,他自己的脑子大概率也不聪明。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讨论!我不是伯克利加大的校友,但认为贵校是被砭称“分校”的最著名的学校。据我了解,当年UCLA在1919建校以前,加大就此一家,所以不必强调“UCB”。但UCLA和其它校园建立以后,“UC”变成“UCB”方便区别,这没问题,但这不等于“UCB”就应该降级成为一家“分校”。UC 系统内各家大学互不从属,没有“总校”,何来“分校”?要是有“总校”,也一定是旗舰校园伯克利加大,所以称贵校为“分校”十分不妥!西安交大是上海交大的spin off(1956年部分院系从上交搬去),但从来就是互不从属。另外还有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交大等,将地名冠在校名前是中文的习惯。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所以“加大伯克利分校”这样的翻译有明显错误(犹如将中国的各家交大错误地称为“交大上海分校”,“交大西安分校”,或“交大北京分校”一样)。
HBW 回复 悄悄话 “其实我很想知道对于川普和马斯克的携手你是怎么看的,他们可以一起走多远。”这个博文回复得太多了。这个问题就不在这里讨论了。有时间的话私信给你。
HBW 回复 悄悄话 “over estimate 西方人的思考能力和 under estimate 东方人的思考能力”。还真是这样的。我在19岁的时候读了一本小册子《趣味物理学》,内容是西方人观察宇宙、大自然而思考出物理定律的历史。显而易见,都是在地球上面对同样的周而复始的现象,为什么我们的祖先没有类似的思考?从这篇博文的讨论得出的结论就是我们内心没有那个“问为什么的执念”。这个执念与吃饱饭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HBW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博主的好文引发讨论并使我深刻意识到“物质精神循环”之上的念想的概念。和美国本地人讨论了一下,似乎英文用ideology更能表达这个概念。ideology本身就有空想的意思,中文用“执念”也许会更贴切些。

“确实有人的思考是异于常人的”。不止计算机是这样,西方文明的所有成果背后都有一代一代有执念的人去不断锤炼他们的想法。这些人占人群的比例是很少。在没有产生任何利益的前提下,能接受这些执念去实践的人群可不少。直到现实中验证了想法并进入商业利益的循环把大批人力物力都牵扯进来形成产业。这时候就是商业竞争模式,属于市场经济可以理解的范畴了。

这些执念的产生及引发的随从效应本身就是个谜团。为什么不断发生在欧洲而非亚洲和非洲,只能说不知道。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作为校友,博主是否可以推动为母校在中文世界正名?博主用“伯克利大学”作为简称,但肯定知道中文是“加大伯克利分校”。将堂堂世界名校,加大旗舰译成“分校”也太搞笑了。当然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不等于不应该改正如此明显的翻译错误。其它著名大学如 UCLA, UT Austin, UT Dallas, UIUC 等被贬为“分校”不甚枚举。就像“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一样,我建议遵循中文习惯,将 UC Berkeley 正名为“伯克利加大”(其它为“洛杉矶加大”,“奥斯丁德大”,“达拉斯德大”等)。不然“交通大学上海分校”听上去多怪,而广大“交通大学西安分校”的师生和校友会更加不爽。
方玉 回复 悄悄话 京妞好文,引发感想。深感国内和这里的思维和行事方式是不同的。回国和人谈论(任何)事情,不论从谈论问题的初衷/着眼点/出发点,还是谈论的way和谈论的目的,都是很不同的。也许一开始会带给你新颖聪慧interesting 的感觉,但最终大多是人浮于事,话浮于事,最后大概率会感到很累很倦很失望。
方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BW' 的评论 :
“川普这样的商人竟然连选两次成为总统,是美国历史上都绝无仅有。
再说马斯克和维维克这样的外人(外国人)竟然要清洗联邦政府。
先让国内那些人才们把这些事情理解一下,思辨一下。很多人相信都感觉这信息不消化。”
——
有点晕哦:两个“竟然” 是什么意思?“先让国内那些人才们把这些事情理解一下思辨一下….” 还是晕…
HBW 回复 悄悄话 @周游世界

“中国现在的年轻人里,有越来越多的有思辨能力、逻辑性、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强的人”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什么样的人才都不缺。但是现实是打脸的。如果去追求权力及利益,才能就被引到另一条路上去。如果追求真相真理,这些人就会被消失。

川普这样的商人竟然连选两次成为总统,是美国历史上都绝无仅有。再说马斯克和维维克这样的外人(外国人)竟然要清洗联邦政府。先让国内那些人才们把这些事情理解一下,思辨一下。很多人相信都感觉这信息不消化。
周游世界 回复 悄悄话 HBW:“希望在辩论赛上看到华人的身影但是太少。别说印度人在这方面较强。这个能力不是能培养出来的,而是我们骨子里就没有”。同意你的前半部分。但后半部分不敢苟同。印度人能言善辩,不是与生俱来的。这和他们被英国殖民了近两百年,深受英国的精英教育影响有关。不过,莫迪总理对这种精英教育并不买账,敦促印度教育体系改革。中国现在的年轻人里,有越来越多的有思辨能力、逻辑性、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强的人,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HBW 回复 悄悄话 "经济是生产力产生和推动的, 不是文化产生的。 经济产生文化, 人先得有饭吃能活着, 才能产生文字等文化, 才能写书, 才能辩论。 :)"

文化与经济似乎是个鸡和蛋的问题。

您的论点是物质产生精神的推演。计算机现象似乎给人以启示。软件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没有硬件,哪里来的软件?真的是这样的吗?

最早人们产生了“用机器去计算的想法”。这个想法推动了硬件的产生,最早的计算机是机械式的,后来逐步发展成电子式的,目前是半导体的。而“计算”的能力相伴得到扩展,从算数字,到文字,现在到思想。硬件软件相辅相成。整个计算机现象的核心推动力依然是“用机器去计算的想法”,而不是什么硬件软件。这个挥之不去的念想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不同的个体、人种、集体、国家之间这个念想差距就大了去了。

这个超然于“硬件软件、鸡蛋循环”的念想(精神)是怎么产生的,我只能说是不知道。对那些不能感知到的个体,念想(精神)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有好处,别人干啥我就跟着干啥。都是为了生存,想法不同,行为相似,结果相同。生存之后,想法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周游世界 回复 悄悄话 京妞:“听话的人不一定是没有独立思考的人, 可能只是他们不想打架, 不想和人辩论而已”。同意你的这个观点。我们的朋友里有不少瑞士人。通过对他们的观察,发现他们的特点是不善言辞(和法国人相比。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少说多干),少言寡语,更不爱争论,不善于变通,使人感到他们有些木讷、死性。另一方面,他们踏实肯干、工作一丝不苟,服从命令,听指挥。但如果按人口计算,瑞士是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瑞士两百多年的中立国地位(尤其是二战期间),经济能够平稳发展。中国近四十年的改开,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听话”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了专利申请第一大国,全球六成AI专利竟然来自中国。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对了, 记得你有一款翻墙软件还给一讲推荐来着。 还是很费劲吗? :)”,今年还是用那个软件,依然可以用,但就是时断时续的,凑合着用了
HBW 回复 悄悄话 “自由的市场经济和竞争”,这是经济的精髓,是文化结出的果实。

金融、保险等都是为了市场服务的。股票证券交易等等也都是西方先提出并实践的。
雅佳园 回复 悄悄话 京妞有在LBL的难忘经历,非常了不起,一生受惠。 为你点赞!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所以你那么早上大学,有科学基因的。
HBW 回复 悄悄话 “制度禁锢了思考”。其实是上千年的社会文化淘汰了爱思考思辨的人群,这些人基本都被杀掉了。留下的都是听话的,有鬼心眼的,这形成了华人特有的Temperament。

能来到北美,完成学业,参加工作的华人又是经过了新一轮的淘汰,都是聪明、能忍耐、略有头脑的。但是这种淘汰的年头太少,现在的路被堵死了。再过几十年、上百年这类北美华人的品性就又会丢失了。

那些听话的华人基本不愿离开故土。剩下就是那些有鬼心眼的人群。一些人从中国赚到了钱就逃跑至美国。这些人在美国不用工作,不与当地人来往,融入不到西方社会生活里。其实就是自我禁锢了起来。这类人群只相信钱,一百多年前就源源不断的来到西方,衣食无忧并给后代最好的教育,但是时间告诉我们鬼心眼DNA的后代花多少钱在美国也培养不出人才。这些人忘了他们之所以能捞到钱与中国的环境密切相关。离开故土就自我湮灭了。偶尔来WXC骂骂人发泄一下情有可原。

西方文化的精髓是独立思考,思辨雄论。这传统来自欧洲,现在英国、美国依然有很多的辩论家。希望在辩论赛上看到华人的身影但是太少。别说印度人在这方面较强。这个能力不是能培养出来的,而是我们骨子里就没有。
周游世界 回复 悄悄话 全球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在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与法国接壤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它吸引了全世界一半的粒子物理学专家,我们的一个澳洲朋友在那里就职(他也在牛津任客座教授)。2012年这个实验室探测到新粒子希格斯玻色子(the Higgs Boson)时,他算是一个核心人物.当时很多人认为他们会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但结果花落他家。
xiaoxiao雨 回复 悄悄话 since you worked in LBL, how do you define 中国人 in wenxuecity?
HBW 回复 悄悄话 "老师讨论后他提出了某篇文章的一个观点, 问我怎么考虑的。" 华人重在记忆,而非思考。因为观念会引发冲突,华人就躲了。华人记住后拿到结果就行了。西人重视观念,观念冲突背后是真理。
柏舟泛流 回复 悄悄话 能在顶级实验室工作, 京妞很厉害啊。文章也很好, 赞一个。
PTYP 回复 悄悄话 为好文点赞!“横看成岭侧成峰,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也很不一样。”名句用在这里很恰当,很起色!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花花亲爱的, 你是不是发错地方了"---
我只是讲自己的看法。因为,帖子写得再美妙,没有人看,自己费力不讨好,好没劲啊。
我会继续努力,写乳罩的诱惑,丁字裤的陷阱,男人的绝密(下), 希望大家喜欢
AP33912 回复 悄悄话 LBL这个位置好啊。NY长岛好像也有一个国家实验室忘记叫什么名字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冒泡祝圣诞快乐!翻墙不易,迟来的祝福也是祝福:)
朱头山 回复 悄悄话 我在该实验室干过,有次参加加大中国学生联谊会,有个领事馆的人听说我的国家实验室的,就问我,是否愿意为祖国做点事,然后递给我一张名片。当晚,FBI的电话就打到我的家里,吓得我腿发软,美国的反间谍机构太厉害了,以后断了爱国的念头:)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全世界海外华人上千万,美国华人3 百多万,可是来文学城的, 点击博客的人,也就是1-1.5万人。每个人其实没有什么可吹嘘的,可骄傲的点击率。
博客的爱好者,好像随着华侨年龄加大, 一直在流失。很难想象20年过后是什么样子,估计是更少。
希望不要消失吧。

希望大家不要拱火了,吵吵闹闹。吵架的人,觉得你死我活,很开心。
在别人眼里,就是狗咬狗,贻笑大方了。
网友朋友们, 怎么看?
二胡一刀 回复 悄悄话 男人最喜欢胸大无脑美女,虽然是名校高材生,不认路也勉强可算无脑。哈哈。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唉,本想躲进小楼不“进城”了,可是喝着咖啡没开电脑,却还是浏览了“爱爬”(由爱疯引申而出的词汇),实验室就映入眼帘。
我读研室使用的是Unix,最初对不是情报学科班出身的我来说,真难啊!但很快被吸引进那个语言世界,不但练出了逻辑思维,更练出了键盘,为就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后从C到C++,想起那时出现了Bug的怒哀愁,解决后的喜乐狂。一个任你无限驰骋疆场的年代。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都是厉害的角色。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是的,家里领导有个同学就是公派没回去。身边有老留没拿到学位的,学理工科的还是机会多,都找到了州政府的工作,也能买豪宅 @京妞
Blue-Crab 回复 悄悄话 那时的美国大学和社会对中国学生很友好。现在国家实验室或拿联邦经费项目都和中国学生无缘了。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京妞厉害。我是本科的basic, 研究生的Pascal, 北京工作的C, 美国博士研究生还是C, 第一个工作还是C, 第二个工作才用c++
artcatcherx 回复 悄悄话 又见幸运儿成长之路。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那时候靠全额奖学金出国的老留们,在国内都是很厉害的,在美国拿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含金量是很高的,这些人确实付出了许多。

我爱栀子花 回复 悄悄话 能源实验室,属于敏感地方吗?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站得高,看得远。
不甘平庸,愿做头羊。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睡一觉醒来再细看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