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好几位博主说到纪念逝去的朋友。令人唏嘘的是这些朋友都在60岁左右。在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提升的现在,以前的古来稀都只是现在的晚中年了。耳顺之年,是正该享受自己的奋斗成果的年纪,却因为生病而辞世。让人扼腕叹息。
85岁的民主党著名议员Pelosi(佩洛西),终于退出政治领域也让人的感慨。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众议院议长,高能量,象[
阅读全文]

曾经在博文里说过,中文媒体我只看文学城。其他的中文媒体的新闻也不是那么绝对地不看,但只是为了解、验证、核实什么事的时候才会去搜索,看看。比如网上又传什么事了,或有人在我博文里留言提到什么事情。
文学城的新闻涵盖社会、娱乐、国际、财经等多个维度,更新频率高,标题多样,从热门事件、奇闻轶事到重大国际议题都有。我家里订了美国和英国的主要[
阅读全文]

今年美国中选,又很热闹。中共是一党专政,没有美国这样的两党之争,但一家子也打架。党内一直有争斗,偶尔白热化。中共的组织纪律是讨论时可以辩论拍桌子,一旦投票形成决议就要遵守执行,否则就成了分裂党反党。所以中共能开四中全会就是达成了决议,公报就是风向标。
当初让习近平还是李克强当老大的选择上,江胡相持不下,政治局常委也不敢拍板。[
阅读全文]

上周五的万圣节(Halloween),我家又积极参加了。上次参加是2023年,来了九拨儿要糖的“捣蛋”小鬼。去年没参加,还是来了三拨儿,没准备糖也不敢开门。后来我家娃爹说,可能因为房子外面的院灯亮了,孩子们分不清是院灯还是门廊灯,所以去了地下室,把擦黑就照亮房子的自动感应院灯拉闸了。
今年娃爹有兴致参加。前一周他去买东西,顺手买了两包糖回来。[
阅读全文]

这两年对历史越来越感兴趣。看了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又开始看古罗马史。中间来了《沉默的荣耀》电视剧,有兴趣了解蒋到台湾后的所做所为。等在网上找到剧时已经更新到24集。还是和以前一样,看了一、二集,有一些了解和剧情的铺垫,但还没到金门海战。跳到第十集,过了。回到第七集,国军在开金门之战的庆祝大会。
第一集就看到那时的GCD有人开始轻敌了,辽沈[
阅读全文]

年薪百万,听起来曾经是一个让人瞪大眼睛的数字。但在如今这个各国都猛印票子的年代,眼睛要瞪也不会那么大了。2022年,美国有大约80万人的年收入达到百万美元。而中国大约有三千万人年收入达到100万人民币【*】,约相当于目前14万美金,现在美金兑人民币712。
百万美元年薪的美国人,占美国人口的0.24%;百万年薪人民币的中国人,占人口的2.1%。所以在美国工作的人[
阅读全文]

美国医疗贵,几乎是全球共识。咱们城里有人讨论回国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提到MR扫描在国内均价只要500元人民币,在欧洲200-450欧元/英镑,而美国上千。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在美国常见,长期治疗和药物也开支庞大。
我一位朋友在美国的一般医院做一个小手术,不需要住院那种。做完手术在观察室待了几小时醒麻药。早上7点半进医院,中午一点半出来。账单[
阅读全文]

2025年1月回国,体验了一把传说中的大陆春运。网上抢高铁票,挤在座无虚席的车厢里,看回家的人拉家带口、箱笼满满。40天的春运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面都超过疫情前水平,铁路运送旅客5.13亿次。
中国的第一条高铁是1999年开始兴建的秦沈专线,西南起秦皇岛站,东北至沈阳北站。当时的设计时速250km/h.2003年完工。那之前中国的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不足,主要干[
阅读全文]

昨晚我没看北京阅兵。今早看到咱城里关于九三阅兵2025的新闻【*】。文城新闻不传谣、不煽情、不过誉、不饰伪,让人比较信任。其重要新闻是我唯一看的中文news。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大战期间协约国—英国、法国、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帝国(后来意大利、希腊、葡萄牙、罗马尼亚和美国加入)对同盟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后来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加入)[
阅读全文]

不少中国人认为,在数学这种可以单打独斗的领域中国人比美国强,特别是在学校中的数学领域,中国学生不比美国学生差。从国内过来的中小学生,英语要补,数学是不用的,都觉得“easy”。
记得有一位网友曾经写过,他在超市里买东西,一次有十二美分的零头,他给了售货员一张大票和十二美分,售货员看着手里的钱,把十二分给退回来了,然后在收银机上输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