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个人资料
BeijingGirl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意淫的文革幽灵

(2025-06-10 08:09:57) 下一个

意淫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词汇。 最先接触它是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这些章回中都可以看到意淫的影子。 它的原意是指沉溺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红楼中尤指情欲的幻想。

美国是追求实效的国家。 拜登执政时期开始了“迷糊权力结构”。 他在多个场合(如2021年的联合国大会、白宫讲话)强调:“我们寻求与中国的竞争,而不是冲突;这不是一场新冷战,也不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对抗。”。 对冷战这场零和游戏,美国精英们开始反思和行动。

美国承认中国是一个竞争对手,但并不打算通过“价值观战线”来发动一场全球围堵,也不把这场博弈上升到“民主/资本主义 vs 威权/社会主义”的维度。 可惜一些中国人还沉浸在意识形态的厮杀中。 

开始在伯克利图书馆中接触一些文革资料时, 觉得不可思议。 那里面常有一些语言特别夸张。 什么“要把革命的大批判进行到底”,“把XXX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让他/她永世不得翻身”。我问我妈妈, 那时侯的人都那样讲话吗? 她说平时不至于, 但是批判会一发言就那样儿了。“革命的词儿一套套的”。

这种亢奋的“革命”激情, 堪称意淫。 想想,说要把“XX油炸”,还踏上一万只脚, 永世不得翻身。“革命”和暴行、封建思维混杂在一起, 居然“革命者”津津乐道。 经历过这些的人,虽然时间过去久远, 却常有人仍在践行而不自知,只是换了一套说辞而已。 不能不说意识形态的洗脑,渗透是及其厉害的。

现在意淫也特产于中文网络语境。对自己的能力过度理想化幻想; 更使用 AI 发点貌似高深的文章,对异见国/者妖魔化与贬低。 意淫的人,对自己或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 需要通过虚构或幻想来做心理的补偿。用谣言和谎言来支撑自己的心理。

意淫一曰,无边扩大。明明是自己个人的想法和判断,充其量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上来就冠以“全人类”。连文城的网民都很多不同意, 谈什么“全世界”。 川总同意吗?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管理互联网的方式”, 没错。 美国封禁了川总,又想封禁TikTok,合法不? 

意淫二曰,无限上延。说“人间烟火”, 就是对现实的“遮蔽”。自己回中国大肆鼓吹豪华生活,创造性美食,公园里遍地鲜花,家人的快乐生活。。。是要遮蔽什么? 如果没有“幸福碎片”,幸福的整体又如何体现? 毫无逻辑。

意淫三曰,对人不对己。 一边推崇民主自由, 一边连不同观点者到其文章里发言都事先封禁。还说自由是“你能说,我不惩罚”,你连说都不让人说,奢谈什么自由。美国2021/1/6的国会山事件,所有散布不当言论和有不当行为的人都受到了惩罚。 现在川总又把他们都放出来了,收回了惩罚。 “合理合法吗”? 法大还是权大? 

意淫四曰,自相矛盾。 自家发布了那么多显示了中国经济巨大进步的文字和照片(有图有真相哦, 呵呵), 是要“遮蔽”么? 既然“墙国人民的嘴都被封住了”, 你又如何知道那些“人民”都是同意你观点的呢? 

意淫,有对事件结果的极度盲目的乐观。 以为自家之说就是正确的代表,法官现身, 神人在世。 只要自己先发动攻击,戴上道德表,登高一呼就从者如云。 自己的几句话, 就能将不同观点“批判得体无完肤“;对方不屑理TA就是“理屈词穷”。 文革时的大批判,就如此表现吧? 

今天的世界已然不同,不可能复制意识形态之争的旧模式了。美国这一届政府, 更不提意识形态了。川总把普京和习都称为好朋友、聪明人。都是平头百姓,就别继续文革大批判,上纲上线、你死我活那一套了。当然,有些人性是不会改变的,估计后面又要有AI 文章现身, 高大上的意识形态批判了。 那就算是对文城流量的贡献吧。 呵呵。 

== 后记 == 

此文一出,立刻像我文中所说的,有对号入座的‘意淫’者发了AI 文章。 我没仔细看文,AI嘛, 我还不如去让AI说呢,不值得驳。 说明我的文打痛了意淫者, 呵呵。 不过看了留言, 挺有意思。 一些留言引用在文中了, 还有我的回复。 留个印迹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5)
评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编故事、造人设、操控话语权,本质就是一种“民间版大外宣”。有的人借“自由”之名行垄断之实,嘴上喊包容多元,骨子里却容不下异见。他们不是在对话,而是在维护自己的叙事泡沫,任何戳破泡沫的声音,都会被贴标签、扣帽子、群起攻击。这种伪自由,只给敢说真话的人审判与定罪。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TA这人设切换太快,连剧情都顾不上编圆,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个笑话。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TA这些年不断打造所谓的“完美人设”,表面高举民主自由的大旗,实则容不得半点异议。为了维持这个形象,一再撒谎,前后矛盾、漏洞百出。说到底,活在这种时刻防御、处处争斗的状态里,其实挺可怜的,连做个真实的自己都做不到。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文章写的实在好,立意高深。尤其喜欢意淫三曰,对人不对己。

对人不对己,是很多人常犯的毛病。乌鸦落在猪身上,天下乌鸦却一般黑。尤其是那些制高点上的伪道义,荒唐又滑稽。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目前为止,那位对我们连发三篇像AI写的“反驳文”,是不是也该封他为“朝阳大爷”和“虚拟大爷”的称号?我不过是写了记录亲身经历的文章,他立马跟上两篇“回击”,那架势搞得好像要把我钉上墙似的。这阵仗,怎么看都像是换了皮的大字报。若这叫“言论自由”,那自由二字,也未免太轻了。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WXC上很多人年纪都不小了,有个大妈孩子都快三十了,头像却还偏偏用个少女背影。真假不说,倒像是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其实年龄不是问题,成熟也有成熟的魅力。但一边装少女,一边讥讽别人是“大妈”,这就滑稽了,说到底,我们谁不是岁月里的同路人呢。这人却转头嘲笑别人是“大妈”——那请问,你是什么?难道你穿着背影图,就成了“青春少女”?

前后左右 回复 悄悄话 我发现我居然进了闲瘴曰冥的黑名单。
这是对我的侮辱。
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居然被一个会码字的初级写手给禁了。
这个它还大言不惭说“自由不是单向度的,它属于所有愿意参与对话的人。”
就像坏小子恶心完人,把门一关,在马粪纸上写个“免战”贴在门口。还高叫:我有自由。
它的自由我不懂,它自己高兴就好。
朝阳门 回复 悄悄话 还是不明白这里说的啥仙儿还有别的什么人指的是谁,什么文章。
抱怨一下,我也曾被糊里糊涂就删帖了,不止一次。个人感觉不一定准确,貌似好像是喜欢说中国言论不自由的,也喜欢删跟帖。我的跟帖绝对说理,肯定不骂人,但是也曾被删。
我上网就是玩,既不想宣扬什么价值观,也没啥仇恨需要发泄。所以被删了也就删了,并不影响我的心境。过后我都忘了我的跟帖被哪位大仙给删了。
artcatcherx 回复 悄悄话 你这是理论YY。应用YY是这样: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06/11/126201303.html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我认为,真正精神丰盈、物质无忧的人,往往更温和、更从容。比如像巴菲特那样的富豪,一脸慈祥,谈话间透着对社会的感恩与理解——这不是因为他富有才慈祥,而是因为他看透得多、放下得多,内心早已不再需要通过攻击来确认自我了。

相反,那些长期处于焦虑、缺乏掌控感的人,常常积累起看不见的戾气。他们敏感、紧绷,甚至充满敌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们作对。攻击成了一种求生方式,也是一种脆弱的伪装。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这人的女人之所以总在WXC上卖弄姿态,说到底还是底气不足。在国内想营造优越感,可如今讲究真本事,就她那三瓜两枣的,真拿不出手也撑不起场面,自然也装不起来。

所以只能跑到WXC来装腔作势,说得多、装得狠,说到底还是在意——在意中国,也在意别人怎么看她。真要是不在意,早就闭口不谈了,谁闲得天天在这儿一家字齐上阵老是巴拉巴拉的。半瓶子水咣当得最响,说的就是这种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他那才是真正的浅薄。”, 他不但浅薄, 而且刻薄。 专会欺负女人。 @康康
-----------------------------------------------------------------------
是啊,这种男人一贯擅长欺负说话温和、没那么好斗的女博主,典型的欺软怕硬。他就是嘴上锋利,骨子里虚。

有人说得妙:越是尖酸刻薄的人,往往生活得也没多顺利,穷得很稳定,因为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就靠在网上撒狠话找点存在感了。
威伯 回复 悄悄话 意淫,怎么翻成英文比较好?Google翻成sexual fantasy,这似乎是直译,好像也不太确切。不知道西方人怎么用这个词的。比如,把你的这篇翻成英文,肯定没有你这里的中文用得自然,这是中文的魅力所在吧。意淫的反意词呢?real sex? Hmm…Fantasy vs reality.
Enjoy your day :-)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第一张照片是我的花。
============

我家的玫瑰长势喜人 LOL
irisin2021 回复 悄悄话 判断标准是集会抗议的目的和表达的诉求和谁制定标准。
irisin2021 回复 悄悄话 北京四五天安门反对四人帮集会和六四学生抗议,集会形式相似,都有违规动作和言行,但一个是革命行动,一个反革命动乱,判断标准是集会抗议的目的和表达的诉求。美国一六事件一样,判断标准不是有没有违规行动,而是集会抗议目的,是企图推翻民选结果还是对不公平选举的抗议?这是定性一六事件的关键,这个可能等历史回答。我猜想,你们现在争议的不是能不能赞美中国,而是中国的国家体制。如果是,不如直奔主题,或少谈政治,过好你自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我觉得那篇文章是极端的偏激, 也难怪, AI文嘛。 没有人类的思想, 只有机械的推理。 比如 - “肤浅地认为,自由就是砍价、吃饭、跳广场舞……”, 全篇都是这种无限扩大和上延的AI语句。 砍价、吃饭、跳广场舞都是自由的一部分, 当然不是全部自由, 你也从来没说过这就是全部自由。 有什么肤浅的? 这就是人间烟火气啊, 难道丈母娘打麻将就不肤浅? 难道生活就应该整天战斗, 大批判?
--------------------------------------------------------------------------
我在《网络之外的中国,真实需要被尊重》里阐述:“我还想说:自由的样子,从来不止一种。

自由不是非要上Twitter发声,不是必须在Telegram群里激烈讨论。自由也可以是,在菜市场和摊主砍价,在朋友圈说一句“今天真倒霉”,在一个不完美的平台上依然保有表达和幽默的能力。”

我之所以在文中这么说,是反对一种狭隘的“自由标准观”——即只有在某些西方平台上,以某种特定方式表达,才叫自由。而我指出:真正的自由,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拥有选择、表达和思考的空间,它不拘形式,不设门槛。

比如在菜市场砍价,是一种经济选择权的体现;在朋友圈吐槽,是情绪表达的自由;即使是在一个不完美的平台上,只要还能发出声音、讲段子、表达观点,也是一种生活中的自由实践。这是对“自由生活化和多样化”的理解,强调自由不是某种固定的姿态,更不应由“某些人”设定标准。我是在用具体和接地气的例子提醒人们:自由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多样性与自主性,而不是套在谁头上的光环。

这男人太自以为是了,连自由的基本含义都没弄明白就敢大谈特谈,还来反驳别人,真是贻笑大方。说我浅薄?他那才是真正的浅薄。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我家的芍药还有两天就要开啦~~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选民' 的评论 : 这类人从当年的小红为兵成了洋红卫兵,口号换了,手法还是那一套。表面高举自由大旗,骨子里还在搞“革别人的命”那一套。先把自己包装成道德楷模,转头就做的事可一点都不光彩。
选民 回复 悄悄话 “意淫三曰,对人不对己。 一边推崇民主自由, 一边连不同观点者到其文章里发言都事先封禁”

我在 “仙掌月明“ 的博文 “反驳《网络之外的中国,真实需要被尊重》” 下留了一段表达不同意见的发言, 当即就被其删掉了, 可见其虚伪.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这种亢奋的“革命”激情, 堪称意淫。 想想,说要把“XX油炸”,还踏上一万只脚, 永世不得翻身。“革命”和暴行、封建思维混杂在一起, 居然“革命者”津津乐道。 经历过这些的人,虽然时间过去久远, 却常有人仍在践行而不自知,只是换了一套说辞而已。 不能不说意识形态的洗脑,渗透是及其厉害的。
-----------------------------------------------------------------------
有些人天天念叨自由,张口闭口革命,可一沾到不同声音就上嘴咬人。
裴多菲写的是信仰和牺牲,这男人学到的却只有”咬人和斗争”。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是把那篇文全部留底了。 那一家子都毫无诚信,不是把拼音当成英文, 就是说上海武康大楼22层。不定怎么AI 和抄的呢。 @康康
------------------------------------------------------------------
这一家子加一堆马甲,一遇到不同声音就派马甲进行围攻,实在不行就亲自下场。活脱脱把论坛当成私家领地,仿佛谁不顺从他们,就该被封口清理。可惜啊,WXC不是他们家开的,是个鼓励多元、包容异见的平台,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专属剧场“。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昨天发文了看到了那篇文。 一看就是 AI 创作。 都能想象是怎么生成。 把一篇文章喂给AI, 然后告诉它, “大批判”。 那作者自己从来没有自己的原创。 看过几篇其人的博文, 不是攻击别人, 就是“翻译”别人的作品。 翻译肯定也是借助AI的翻译软件。
-----------------------------------------------------------------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贼喊捉贼”。自己不断地造假,这类把戏玩久了,恐怕连自己都信了吧?!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列举这个男人对我观点进行攻击时使用的典型讽刺与抹黑语言:

“又发了一篇《网络之外的中国,真实需要被尊重》的奇文。”

“继续替权力粉饰,为压制自由辩护。”

“肤浅地认为,自由就是砍价、吃饭、跳广场舞……”

“简直是笑掉大牙的定义。”

“这是一种荒谬的论调。”

“令人震惊的‘革命’啊!”

“你所谓的‘自由’,只是顺民限定版自由。”

“自由的巅峰,是不加班?心潮澎湃!”

“这位作者所依靠和鼓吹的体制……”

“这是一个荒谬、危险又无耻的逻辑。”

“这种话术就是麻痹大众的糖衣炮弹。”

“如果你在公众面前说出极端的、虚假的、误导性的言论……”

“这是在试图让批评者沉默。”

“是一种对正当批评的恶意污名化。”

“所谓‘真实的中国’只剩下吃喝拉撒。”

我从未攻击对方,只谈我眼中所见。这个男人却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我的观点。到底是谁在“制造仇恨”?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这对夫妻在WXC实在是非常活跃。女人努力营造一个高大上的人设,男人则把自己定位为“民主斗士”,甚至连裴多菲的诗都用来为自己的立场背书。裴多菲在26岁时将生命献给了理想与自由,而这位男人为民主自由做了什么?我所看到的,是对不同声音的不断贬低,讽刺,抹黑和标签化。这种操作方式,是否真正体现了他所宣称捍卫的“言论自由”?!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沙发!京妞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