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拼和卷堪称世界第一, 散布到方方面面。 现在虽说消费降级, 但吃的水准不降。 国人喜欢吃中国饭, 但是至少我没出国前,对早饭还不那么重视。也许因为那时的经济还不发展。 北京人早上喝点粥或豆浆, 吃油饼油条包子, 就是很好的了。 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喝牛奶加鸡蛋。
记得那时街上卖一种饮品麦乳精, 用开水冲服,很像热可可。 我妈妈用热牛奶来冲,味道更佳。上海的泡饭菜饭,堪称早饭经典。 剩饭泡点热水煮一煮, 放点菜汤肉汤, 讲究的配上小菜。 充分体现节约实用的上海特点。 好消化也很温暖。
第一次被丰富的早餐吸引是上学时读池莉的小说《烦恼人生》。 小说通过生活细节反映出武汉人的人生态度和城市风貌。其中关于武汉人过早的描写:热干面、豆皮、面窝、汤包、烧麦和糊汤粉, 文字有独特魅力和浓厚生活气息。
现在出门旅游的人增多,中国饭店的早餐进入激烈竞争模式。这次回国在桂林和中国大饭店的早餐也是如此。各种形式的卷之一。 早饭都采取自助餐形式,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中餐类、西餐类和地方特色。
中餐类一般有
西餐类
中西式的旅馆早餐通常有热菜或现场制作的蛋卷、蛋饼(omelet);而中餐的各式冷盘热炒、鱼、虾则出现在餐台上。 各地的早餐还经常有地方特色,比如广东的各式肠粉。我这次在桂林,有油茶汤配糍粑,还有一个专门的台子是著名的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上等米制成。卤水是它的灵魂,高汤中加入八角、桂皮、草果、香叶等香料,熬制数小时,直至汤汁浓郁。配有卤牛肉、卤猪肉、叉烧、脆皮锅烧等。 配菜是点睛之笔,为米粉增加了口感和风味。有酸笋、酸豆角、酸辣笋丝、花生米,炸黄豆等,根据个人口味搭配。
吃的时候米粉先在滚水中烫热,加入肉类和配料,浇卤水。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撒上葱花、香菜和辣椒油/酱。 不过我一贯对面条类没什么兴趣, 所以在广西的旅馆里面对丰盛的餐台看服务员为客人制作米粉,还是没有吃。好东西太多,胃口有限。
中国的旅馆要不就不提供早餐;如果有的话就很丰盛。是旅游发达、吸引客人的商业需要,也有健康意识的觉醒、地方特色和国际化的加入、竞争的卷。 真是卷上了二层楼。
==举双手同意!
== “经济独立后,每天早餐不喝咖啡,不喝茶,还是用开水冲麦乳精喝,一直到现在。每天精神饱满,白天从来不犯困。”, 看来
将麦芽提取物、乳制品、糖和植物油按比例混合,确保均匀。
加入乳化剂,通过搅拌或均质处理,使油水混合,形成稳定乳液。
将混合液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制成粉末。
加入维生素和矿物质,确保营养均衡。
加入香料和调味剂,调整风味。
我天, 现在还有这种饮品吗? 成分看起来挺健康的。 @世界。
==“湖州人早餐也吃热干面,据说还比较又名,我早餐不吃面条,所以没尝过。”
怕吃胖啊”, 嗯, 每样不能多吃。 可吃可不吃的, 就不吃。 @野花
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流连忘返,美食美景。
怕吃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