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个人资料
BeijingGirl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理财增长, 但咱越来越‘穷’了

(2025-08-03 08:31:15) 下一个

过去十年,得益于美国大牛的股市,理财账户飞速增长。 看着纸面上的数字不免沾沾自喜。 不过我进了美国职场不久就经历了美国2000年的股市泡沫破灭, 当时dot.com 公司碎了一地。 股市好不容易缓过来, 又来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我对于股市有敬畏之心。 从来不敢过于乐观,做只升不降的美梦。

2008年经济危机时, 股市并不是一天就腰斩的。 它们在十七个月里,也是时升时降,现在回看当时大趋势是向下走,可那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反弹。 我2005年在中国,用手头的现金和奖金买了房,幸亏没有贷款而是全款。 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杠杆,把那两梯三户的一层都买下来。如果借债,那些奖金肯定就赔在股市里了。 

道琼从2007年10月的高点14164   跌到2009年3月的最低点6547, 跌幅54%; 标普500 在同样的时间段跌了 57%; 纳斯达克同时跌了56%; 全部跌过腰斩。 我当时在中国买房,资金分流了一部分。 雷曼2008年9月倒闭时我的股市投资已从高点出来了一半,但是2009年2月又都进去了, 就算抄底抄在山脚吧。 

还好后来不久股市就开始爬升了。但爬升的过程也是缓慢的, 一直到2013年,三大股指才回到曾经的高点。在2008-09年开始在美国投资理财的人挺幸运,没经过大跌。美国股市之后的几次动荡:

  • 2015年8月-20116年初,国际油价大跌, 标普降了13%;
  • 2018年10月-12月,中美贸易战,标普降了20%;
  • 2020年2月疫情, 标普一个月跌了34%;
  • 2022 美国通胀和加息,科技股大挫,标普跌了 25%,纳斯达克30%。

虽然这些下跌也很严重,但经济危机后政府监管加强,金融系统本身更稳定,加上各国都在猛印钱,下跌持续时间更短,恢复也更快了。大家都在乘大牛市的顺风。过去11年,美国股市的总估值增加了三倍多。 以平均每年 28.5% 的速度增长。不过我最近看数据,虽然绝对的纸面财富增加,但在美国社会中相对来说,咱真是越来越“穷”了。而且中国人整体的都越来越“穷”了

上个月美国统计局的数据,二季度以来美国的就业减缓,毕业季的5、6月,非农岗位减少26万个,7月就业岗位继续减少。这是很不好的信号。经济下降的前兆顺序是:就业减少->失业增加->股市->房市。 美国7月份非农部门员工的平均时薪为36.44美元,上涨0.3%,比前一年同期上涨3.9%。  

在美国的东西两岸, 一般中产的收入是远跌出了top 1%了。 现在要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 1% 人群,年收入至少需要为 787,712 美元。 而 2021年, 这个数值是59万。 从那时起要保持Top 1 %需要收入每年至少增加12%,如果加薪幅度跟不上、年度奖金下降,就会离top 1%越来越远。 

当然top 1% 的门槛因州而异,如华盛顿特区要求超过 120 万美元,东西两岸需要超过100万美元。 而西弗吉尼亚州则只要求约42 万美元。 还是政府的公务员收入高福利好啊。 中美都一样。

美国贫富悬殊加大了, 一部分苦掰上中产,被从顶层甩出来。 下面的图是美国各州 top 1%的收 入分布, 颜色越深门槛越高。 贫富差距的加大,主要表现在收入的不平等。 中产打工者的收入增加,只能补充一些物价的飞涨。而公司的C-Class 和CEO的收入平均是员工的350倍,不少公司超过了1000倍。 而在1990年,是20:1.

贫富悬殊使财富高度集中, 美国最富有的10%人群拥有全国约70%以上的财富;top 1%的超富阶层拥有超过整个底层90%的人群的财富总和。

在贫富差距加大的基础上, 华裔族群的收入出现了整体的下滑,被印度裔超过。 印度裔的家庭中位数收入为 $140,000 - $150,000; 而华裔只有 $100,000 - $110,000 印度裔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比例超过 40%, 而华裔只有30-35%。

印度裔中 STEM 从业比例也高于华裔, 族群非常团结。 在职场出现很多的中高管,互相扶持。 华裔大多单打独斗,在如今的政治大坏境下,整体形象下降也必然造成个体形象下降。相对来说,咱的市场价值和财富,是越来越危机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8)
评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还是老白过得滋润呀。。。 @姐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问好海风姐, 你讲得很是。 中年人望尘莫及,青年人趁势躺平。 :)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美国中产过得辛苦,大家都指望投资股市房产获得一点安全感,可惜安全感正在消逝,也难怪年轻一代干脆不追求安全感了,混过当下就好。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投资要有平常心,股市长期还是往上的。”, 你讲得太好了。 “平常心”很重要。 只要人类的经济不断发展, 股市总是向上的, 至少要和物价的上涨同趋势啊。 只是人的生命苦短, 如果投资过于投机冒险,尤其是使用杠杆,可能会一蹶不振, 就像美国的 1929.
对于我们这样还在工作的人, 401K/403B 的部分不用太担心, 因为每两周的一次投入, 肯定总是有高有低地入市。 对于退休的人, 产品应该分散。 @小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谢谢小苏的鼓励。 你总是言之有物, 看到本质。
==“京妞这篇结合了个人经历和宏观经济数据,写出了对股市、贫富差距以及族群经济表现的敏锐观察。一如既往的深刻。”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无论是收入还是受教育程度,都被老印超过,咱得反思。”, 在北美的移民人数也被印度裔超过。 将来在职场肯定也是这种情况, 华裔的处境会更加下降。 一些自黑和窝里斗的华裔, 自己的后代将是更困难的一代。 @小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敏锐的你! 谢谢。 是的, 一些中国人的窝里斗、自黑的恶习,拖累了这个民族。 问题是这类人从来不会审视自己, 也不会逻辑思考。
==“这篇的后面部分是《你期待为印度人工作吗》的展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在 2008的经济危机中, 我的投资总损失 < 20%, 但也肯定损失了。 好处是恢复的时候比一般的市场水平快。 我家那位属于“放任自流”。 :) @小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问好小苏。 是啊, 从 Bear Stearns 2007年的危机开始。 每次股市“上升”时我都会卖一点。 文的原则是拿不准是就卖一半,留一半。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京妞这篇结合了个人经历和宏观经济数据,写出了对股市、贫富差距以及族群经济表现的敏锐观察。一如既往的深刻。

投资要有平常心,股市长期还是往上的。祝京妞财运滚滚来。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这篇的后面部分是《你期待为印度人工作吗》的展开。无论是收入还是受教育程度,都被老印超过,咱得反思。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雷曼2008年9月倒闭时我的股市投资已从高点出来了一半,但是2009年2月又都进去了, 就算抄底抄在山脚吧。=========厉害!理财小能手。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不过趋势还是有的。 精确预测不可能。 @22f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2022f' 的评论 : 是啊, 要能预测就乱了。
==“预测以后不容易。”。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和“富不过三代”矛盾了。 @Pika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问好Pika。 你把阶层跃迁都否定了啊。 :)
==“穷者恒穷,富者恒富,亘古不变:)”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前几天跟我们单位的医疗总监聊天,他说学医很大一个成功要素就是能背单词,我想这是印度人强项啊(每年背单词比赛都是小印:)。” , 哈哈哈,确实如此, 我也看过那样的比赛。 一度女生真厉害。 想起我上大学时, 一个同学的男友是北大医学院的, 说背书背到条件反射。 看见字句就想背。 @AP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P33912' 的评论 : 问好 AP。 有道理。 印度裔的医生真不少。 看到很多华裔移二代选择做医生。
==“印度裔医生在美国占比≈ 8.5%,华裔3% 这对平均收入影响不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说得真好。 这波美国股市的长牛, 肯定是资本多的赚得多。
f2022f 回复 悄悄话 预测以后不容易。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穷者恒穷,富者恒富,亘古不变:)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投资不是单靠运气,更靠长期的定力和分散的智慧。文章里提到的2005年买房而非加杠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 有时候不追求极致的回报,反而避免了毁灭性的风险。”, 说的好啊。 风险和收益总是相辅相成。 也是因为这十几年来的大牛市, 让大家太放松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言。 也因为经济危机之后的股市,没有持续很久的大跌。
==“读完这篇文章感触很深。很多人只看到这十年美股的飞涨,却忘了股市是有周期的。真正经历过2000年泡沫和2008年危机的人,才会明白什么叫“敬畏市场”。”
AP33912 回复 悄悄话 印度裔医生在美国占比≈ 8.5%,华裔3% 这对平均收入影响不小。前几天跟我们单位的医疗总监聊天,他说学医很大一个成功要素就是能背单词,我想这是印度人强项啊(每年背单词比赛都是小印:)。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这几年看着账户上涨是挺高兴,但看到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层逐渐被挤出“体面生活”的轨道,说实话挺焦虑的。尤其是华人群体的收入和职场地位被印度裔反超,自己也能感受到越来越“边缘化”。一个人再努力,如果群体的形象和结构不改善,未来真的不乐观。谢谢分享,让我看到了宏观背景下的个人处境。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读完这篇文章感触很深。很多人只看到这十年美股的飞涨,却忘了股市是有周期的。真正经历过2000年泡沫和2008年危机的人,才会明白什么叫“敬畏市场”。投资不是单靠运气,更靠长期的定力和分散的智慧。文章里提到的2005年买房而非加杠杆,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 有时候不追求极致的回报,反而避免了毁灭性的风险。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加州好地方啊。 只要房子没贷了, 孩子都受完高等教育出门自立了; 中国人在加州会很惬意。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不是又谈判的吗? :) @雪狗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是啊, 上次太逗了。 这次我得注意点他的新闻。
==“川总说该买的时候没买,哈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所以很多中国人不但阶层没跃升, 还下降了。 整体而言, 也没有印度人升得快和多。 @小树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我们退休在加州 没多少钱 也过的挺开心的
雪狗2014 回复 悄悄话 川总说该买的时候没买,哈哈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确实如此, 而且差距加大的速度在增加。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给小树上茶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是贫富悬殊大了,大太多了~~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又来了2008年的 金融 危机。 我对于股市有敬畏之心。 从来不 敢 过于乐观,做只升不降的美梦。
typo 下来改正。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标题应该是带引号的‘穷’。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图表增加了自己创作的部分。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