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得益于美国大牛的股市,理财账户飞速增长。 看着纸面上的数字不免沾沾自喜。 不过我进了美国职场不久就经历了美国2000年的股市泡沫破灭, 当时dot.com 公司碎了一地。 股市好不容易缓过来, 又来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我对于股市有敬畏之心。 从来不敢过于乐观,做只升不降的美梦。
2008年经济危机时, 股市并不是一天就腰斩的。 它们在十七个月里,也是时升时降,现在回看当时大趋势是向下走,可那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反弹。 我2005年在中国,用手头的现金和奖金买了房,幸亏没有贷款而是全款。 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杠杆,把那两梯三户的一层都买下来。如果借债,那些奖金肯定就赔在股市里了。
道琼从2007年10月的高点14164 跌到2009年3月的最低点6547, 跌幅54%; 标普500 在同样的时间段跌了 57%; 纳斯达克同时跌了56%; 全部跌过腰斩。 我当时在中国买房,资金分流了一部分。 雷曼2008年9月倒闭时我的股市投资已从高点出来了一半,但是2009年2月又都进去了, 就算抄底抄在山脚吧。
还好后来不久股市就开始爬升了。但爬升的过程也是缓慢的, 一直到2013年,三大股指才回到曾经的高点。在2008-09年开始在美国投资理财的人挺幸运,没经过大跌。美国股市之后的几次动荡:
虽然这些下跌也很严重,但经济危机后政府监管加强,金融系统本身更稳定,加上各国都在猛印钱,下跌持续时间更短,恢复也更快了。大家都在乘大牛市的顺风。过去11年,美国股市的总估值增加了三倍多。 以平均每年 28.5% 的速度增长。不过我最近看数据,虽然绝对的纸面财富增加,但在美国社会中相对来说,咱真是越来越“穷”了。而且中国人整体的都越来越“穷”了
上个月美国统计局的数据,二季度以来美国的就业减缓,毕业季的5、6月,非农岗位减少26万个,7月就业岗位继续减少。这是很不好的信号。经济下降的前兆顺序是:就业减少->失业增加->股市->房市。 美国7月份非农部门员工的平均时薪为36.44美元,上涨0.3%,比前一年同期上涨3.9%。
在美国的东西两岸, 一般中产的收入是远跌出了top 1%了。 现在要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 1% 人群,年收入至少需要为 787,712 美元。 而 2021年, 这个数值是59万。 从那时起要保持Top 1 %需要收入每年至少增加12%,如果加薪幅度跟不上、年度奖金下降,就会离top 1%越来越远。
当然top 1% 的门槛因州而异,如华盛顿特区要求超过 120 万美元,东西两岸需要超过100万美元。 而西弗吉尼亚州则只要求约42 万美元。 还是政府的公务员收入高福利好啊。 中美都一样。
美国贫富悬殊加大了, 一部分苦掰上中产,被从顶层甩出来。 下面的图是美国各州 top 1%的收 入分布, 颜色越深门槛越高。 贫富差距的加大,主要表现在收入的不平等。 中产打工者的收入增加,只能补充一些物价的飞涨。而公司的C-Class 和CEO的收入平均是员工的350倍,不少公司超过了1000倍。 而在1990年,是20:1.
贫富悬殊使财富高度集中, 美国最富有的10%人群拥有全国约70%以上的财富;top 1%的超富阶层拥有超过整个底层90%的人群的财富总和。
在贫富差距加大的基础上, 华裔族群的收入出现了整体的下滑,被印度裔超过。 印度裔的家庭中位数收入为 $140,000 - $150,000; 而华裔只有 $100,000 - $110,000 印度裔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的比例超过 40%, 而华裔只有30-35%。
印度裔中 STEM 从业比例也高于华裔, 族群非常团结。 在职场出现很多的中高管,互相扶持。 华裔大多单打独斗,在如今的政治大坏境下,整体形象下降也必然造成个体形象下降。相对来说,咱的市场价值和财富,是越来越危机了。
对于我们这样还在工作的人, 401K/403B 的部分不用太担心, 因为每两周的一次投入, 肯定总是有高有低地入市。 对于退休的人, 产品应该分散。 @小苏
==“京妞这篇结合了个人经历和宏观经济数据,写出了对股市、贫富差距以及族群经济表现的敏锐观察。一如既往的深刻。”
==“这篇的后面部分是《你期待为印度人工作吗》的展开。”
投资要有平常心,股市长期还是往上的。祝京妞财运滚滚来。
==“预测以后不容易。”。
==“穷者恒穷,富者恒富,亘古不变:)”
==“印度裔医生在美国占比≈ 8.5%,华裔3% 这对平均收入影响不小。”
==“读完这篇文章感触很深。很多人只看到这十年美股的飞涨,却忘了股市是有周期的。真正经历过2000年泡沫和2008年危机的人,才会明白什么叫“敬畏市场”。”
==“川总说该买的时候没买,哈哈”
typo 下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