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懂老子,读懂人生(下)-老子和孙子

(2009-10-08 12:11:39) 下一个
我们一提到老子,和《道德经》就联想到老子“尚虚无” ,“清静无为”,“玄而又玄” 。后世之儒有的为”形名“之空论争吵不休,有的干脆拿来求仙问鬼。 所以今天的我们,概以老子的学说为出世哲学,认为在处理实际问题上没有什么用处,或认为他消极颓废者亦有之。这种错误的观念,不是我们的错。这全是后世 那些 食书不化的书呆子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老子与孔子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是又大不相同。孔、老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哲学本质,而就在于这个方法论。老子的道德经,正如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很可能不是一个人写成,也并非一家独创。我们可以从很多其他先秦诸子中,或多或少的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 如《荀子》,《管子》,《庄子》 等。至于“形”,“名”, “有形无形“、”有名无名“等在诸子典籍也是随处可见。

此前我们提到过,老子基于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建立了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他认识到矛盾有对立统一的特性,而客观现实的状态也在不断变化。那么”为无为“就是依赖自然规律,顺势而动,应时而发,因利而导。就”无不可为“, ”无所不治“。

通俗点解释,就很象武术中的形意拳,太极拳那样,借力打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可以说,老子既提出了哲学理论,也提出了方法论。有趣的是,老子的方法论,在他之后, 完全不同学派的兵书《孙子兵法》里,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孙子兵法》,也不乏玄妙之语,比如说《虚实篇》:“微乎微乎, 至于无形;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 敌之司命。” 《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 不过军人说话,比老子要更直白, 针对性更强。所以更好理解。

孙子通过战争实践,总结出的理论精髓之一,是善于利用形势而改变形势,借助形势,把不利变为有利。“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形篇》。

更贴近老子思想的,出现在《孙子》. 《虚实篇》:”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势篇》:“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这些与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倾...." 可谓“同出而异名”了。

再看《虚实篇》:“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更容易理解老子所说”上善若水“的由来了。

前此提过,”无为“不是无作为,是为得巧妙,”为“简单实在的小事。 却达到千变万化的效果。孙子说你们以为真有用兵如神这一说吗? 没有,“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形篇》。打胜仗是因为打仗之前胜负就已经决定了,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

但是聪明的人,明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要顺着自然而变通,从而利用形势,甚至利用对方的力量。“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投卵者,虚实是也。”

如果说老子为清谈忽悠,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是玩不得半点 虚活的。孙子很精辟的总结了利用形势,因循变化而出奇制胜的方法。老子与其思维多有暗合,足征道家玄而不虚,实在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入世哲学。而且掌握好方法,杀伤力好很强大。

满篇的文言文,和抽象的解义,很容易令人感到枯燥。如果能从历史故事中找到实例,相信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把"黄老之道"善加运用,开启了一代盛世的大门,他就是汉文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