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学而上达

(2012-02-08 11:16:06) 下一个
孔子从齐、卫之间周游了一圈回来,虽然也做过官,也进过政协,终究没有能改变什么。归途上还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持械包围,差点没饿死,连子路都抱怨说:"君子亦有穷乎!"

后来有一天孔子和子贡忆苦思甜,聊起这段难忘的记忆,总结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知我者其天乎?"古今学者们的解释,基本上都是望文生义:“只有老天才了解我吧?” 以为这是他眼见"大道不行"、"礼坏乐崩"、自己的理想又不能实现,只好在无奈之中而发辛酸的感慨。

其实,这里的"天",并不是一个人称代词。跟我们所理解的"老天爷"、"玉皇大帝"可不是一回事。孔子是一个态度积极的教育家。《论语》是一本教科书,也不会浪费笔墨记录牢骚话。作为一个传道者,孔子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言传身教的机会。他对子贡所说的这番话,包含的哲理是很丰富的。

首先还要从"下学而上达"这几个字说起。

《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古代思想家们来说。物质生活中直观的物、事、人,以及行为状态,都是"形而下"的,而超乎于物质层面上的那个不可直观的世界,就属于"形而上"的范畴。

比如说,是什么在左右世界、人类、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的命运?世间万物生息荣枯,背后到底有没有一条规律法则可循?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自人类开始有智慧以来,就在不断追求探索之中。从文明早期的天地鬼神,发展到后来的宗教与哲学。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形而上学”。而中国两千年前的先秦诸子,则称之为"天命"、"天"、"天道",有时就称为"道"。今天人们曰“真理”。

不过,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上"与"下",含义还要更广一些。笼统地说,"上"就是理论,"下"就是实践。"道可道,非常道",真理可悟不可学;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所以只能“达”。

"达"- 领悟,通晓之意。以佛家语,即为"开悟"。所以说"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但怎样才能做到"上达"?从前王阳明为了"格物致知",不是盯着一朵花发呆,就是到山洞里去面壁,几乎吐血发狂。也没有"达"。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吹嘘:我读了多少多少本高深的书,我比你们都懂。其实食书不化,或脱离实际去空想,终究有害无益。有个极端的例子-尼采,最后就真成了疯子。

王阳明是幸运的。在饱经现实生活的挫折磨炼后,终于领会到了个中深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浅显的道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念书的时候学习好,工作的时候活干的漂亮,甚至如何教育好一个孩子,如何做出一顿美味的菜肴。手头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无不蕴藏智慧。若是有心人,便能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学做事,学做人,"则近道矣"。宋代理学家程颐注解得好:"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

为什么"不怨天,不尤人"?因为"怨天","尤人"就是放弃的借口。而古人哲言朴素,事物的客观规律,自然的法则,一个"天"字便可代替。"知我者天",意即"上天自会验证我",透着几分倔强与自信。

所以孔子这番话,既是在鼓励自己,也是在教育子贡:"没有人理解我们,这不要紧。别怨天尤人,更不要放弃。埋头苦学,从小事做起,就能领悟最深的真理。我们的追求,一定会经得起上天的考验。"

或者用现代人更明了的语言-"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