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西安事变"透视张学良其人

(2009-10-06 06:35:00) 下一个

西安事变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而它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就是张学良。

至今我们依然认为,是西安事变直接促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因而挽救了民族危亡。

其实历史的真实可能远非如此。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口头上答应合作,实际上只是暂停进攻而已。彼时学良既叛,蒋要善后安内,无暇再顾及红军。半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国共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才给西安事变罩上了一件历史意义的外衣。

那么西安事变意义在哪里,谁又是真正的获益者呢?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控制范围只有3个地广人稀,边远贫穷的小县。当地地主武装和土匪多如牛毛。而红军部伍残破,人粮两缺。蒋介石的大军尾追而来。

红军前有国军,后有宁青二马。北边阎锡山的地盘也是铁桶一个。可以说军事上已经被逼入死角,情势危如累卵。东北军和西北军虽然三战失利,然而只要并全力围攻。不出一年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在军事上铲除中共。

红军想开展土地革命都来不及,更遑论发展群众基础。而且就算建立了群众基础怎么样呢? 当时在江西苏区群众都被杀光了。

当时共产党的领导人对此是非常清楚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派四方面军的精锐组成西路军,试图打通青海甘肃,通往新疆。这并不单是向我们一直猜测的那样是借刀杀人,清除张国焘势力。而的确是在准备万一大事不济,可以有一条西撤的后路。谁知旬月之间,四方面军两万劲旅全军覆没。派往山西的东征军也没有大的成就,转了一圈还是回到原地。

这时候,周恩来的外交手腕拯救了危局。

张学良的为人,用曹操评论袁绍的一句话正合适:"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九。一八"一枪未放而丢失整个东三省,就是他犹豫不决,希图苟安,对日军毫无防备而导致的结果。此后担上骂名,就落落寡欢,甚至把责任往蒋介石头上推。

不务实而好虚名。这正跟袁绍、袁术兄弟一样,是纨绔子弟的通病。张学良尤其把名声看得很重。老谋深算的周恩来很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首先顺其意提出"九。一八"就是蒋介石的责任,接着给张学良催眠,暗示了一个让蒋军抗战,而红军和东北军趁机在后方割据西北的美丽图景。

张学良爱听吹捧。周恩来的卑辞推奖,令张昏昏然, 以为真是民族存亡系于己身了。况且打打小算盘,似乎稳赚不赔。实际上又有几分真是象宣传的那样处于为国家为民族考虑的呢?如果他真是那么以民族大义至上,7年前就不会有"九。一八"了。

西安事变,只是给了陕北红军一个短暂喘息的机会,赢得了半年的宝贵时间。然而就是这半年,彻底改变了日后中国的进程。七月七日,卢沟桥一声枪响,蒋介石剿共顿成泡影。

西安事变快解决的时候,小张才恍然大悟。共产党借此又一次躲过了灭顶之灾,杨虎城的小算盘也是通过此举,免除中央军染指陕西的威胁,也许可以联合共军经营西北。而张学良呢,原来自己作为主角,除了得到国内外一致声讨,什么也没捞着,傻呵呵的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蒋介石被释回京,共产党和西北军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他张学良日后的路该怎么走呢? 出路不是没有,共军也不是诚心骗他,三家一起瓜分西北,铲除甘青马家军阀,割据自雄,然后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没有一条路是他小张敢于尝试的,他是个少爷,真的没有那种魄力。

于是张学良面对这样的危机,再一次干了件自私自利的蠢事,他急忙扎好包袱,挤上蒋的飞机,跟蒋介石飞回南京谢罪。不惜丢下十万将士不顾,以为这样可以保住他的荣华富贵。结果,父亲留给他的这么大一个家底,十几万东北军土崩瓦解,并导致杨虎城全家惨死。

中共也算念旧情,在抗战的八年间,地下党和东北军旧部,多次尝试营救被软禁的张学良良。但都没有成功,有的还丢了性命。并不是众人办事不力,而是这位少帅坚决不走。他才不会象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身陷囹寤还为自己不能报效国家而着急呢。

蒋介石已经看透了张的本质。只要保证他的富贵生活,时不时的找他的新欢旧爱来陪着他,有没有自由张是不在乎的。张学良深知自己已经一误再误,对自己已经毫无自信。他宁愿被当成一只猪关起门来好好养着, 也不愿意再重返人间操心那些劳什子。

写到这里,不禁又想起曹操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直如犬猪耳!”

张作霖与刘景升相比,当算得上"虎父",惜哉学良与刘景升儿子,竟也毫无差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红茶绿茶菊花茶 回复 悄悄话 张学良死于此句下:"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