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面条那些事儿

(2012-02-06 13:03:12) 下一个

在中国,北方人吃面食,南方人吃米饭。很多人以为,这是天经地义,自古皆然的。 还有些"古书"上也记载:五帝时代,尧在晾晒被雨打湿的谷子,偶然发明了将谷子磨碎和成浆,石板上烤成饼的方法,"终于拉开人类面食的开端"。
  
  但这些都不是事实。面食在中国的诞生,比埃及、希腊以及两河流域晚了好几千年,而它的普及成为日常食品,则又经过了漫长的一千年。
  
  史籍中第一次出现面食的痕迹,是在西汉末、东汉初。在那以前,“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吃的都是米饭。不同的只是长江流域用稻米,西北多用稷(就是今天的小米),华北则主要是黍(一种黄色的粘米,今天已很少种植)。在周代,还只有贵族们才可以吃上麦粒煮的饭。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征伐匈奴,一种叫"胡饼"(类似今天的烧饼)的面食,才连同黄瓜和天花一起传入中国。
  
  中国人很早就讲究"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古代文化中对饮食烹饪的注重,绝不亚于青铜、玉器和"之乎者也"。为什么单单于面食一项如此落后,还要等游牧民族来"点化"呢?对此,考古学界,尤其是西方学者,归咎于远古时代的中国没有磨盘,不懂得磨制面粉的技术。日本的学者则认为古中国没有小麦,所以没有制作面粉的材料。民国时代开始,中国的考古和历史学者多从此说。
  
  不过,象中国这样非常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石器时代就能制作如此精美的玉器,竟然不懂得造石磨,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且,在《周礼》中关于西周贵族的饮食烹饪的记载,多次提到用谷类磨成粉裹在肉类上煎或蒸。可见磨粉技术是早就有的。后来,从石器时代直到战国、秦汉时代的遗址都发现了石磨盘,石碾捧和杵臼工具的出土实物;在新石器时代和西汉初的墓葬中都发现了炭化的小麦颗粒。足以证明工具和原料这两样,中国古代都不缺。
  
  但是,东汉以前的中国确乎没有面食,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又是为什么呢? 看来考古资料和史籍记载都给不了我们准确的答案。
  
  那就让学者们继续争论去吧。其实,个中缘由就藏在生活之中,十分简单易明-那就是饮食习惯。
  
  作为地域文化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饮食习惯是最难改变的。游牧民族流徙不定,水源缺乏,相比之顿顿淘米煮饭,用面粉制成烤饼等干粮,更便于携带,储存得更久。而在公元一世纪以前的数千年间,生活在中国腹心地带的人们,肠胃却已经习惯了谷类颗粒蒸、煮成的饭或粥。
  
  所以面食这样的舶来品,自东汉以后很久都没有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占有主要位置。其理,正如20世纪八十年代末传入中国的汉堡包,要取代馒头包子而摆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恐怕还要再等上好几百年。
  
  所以,正如比萨饼店在西方只是普通的快餐,在中国却成为高档西餐厅一样。面食初到中国,还是个稀罕物。只是王公贵族或富家大户才得以享用的"小资"食品。世传,汉灵帝喜欢吃"胡饼",一时间长安城内的豪门竞相仿效,就象现在当官必包二奶一样,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面食在中国的扩张,外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直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在历代记载饮食烹饪的相关书籍中就可以看出,每当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这样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面食的品种和精美程度就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到了元代以后,面食终于成了中国北方人的主食,而几种主要的面食也与今天相去不远了。如陕西有名的小吃"麻食"(即山西的猫耳朵)就来自蒙古人的"脱托麻失"。
  
  但在长江流域以南,则直到现在也没有取代米饭而成为日常的主食。足见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是多么难以改变。
  
  虽然面食主要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以中国人非凡的创造力,还是能够把烧烤的"胡饼"变成更适合中国人胃口的"汤饼",也就是今天的面条的前身。如前所述,"汤饼"当初也是一种高级和特别的食品。在汉代宫廷中,便有了专门掌管面食的"汤官"。后来还用作治感冒风寒的药。在唐代,新生婴儿满月,要召急亲朋大摆"汤饼宴"。真是 big deal。
  
  宋代,饮食文化的灿烂辉煌前所未有。很多现代名吃如汤包,烧麦,都起源于那个时期。甚至有考证说现代川菜也是从那时开始有了雏形。这时"汤饼"也正式更名为"面",并从简单的面片或"索饼"变成了更细,更丰富多样的面条。宋代吴自牧的笔记《梦梁录》中就记有中原常见的 “鸡丝面、三鲜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鸡面、大熬面、子料浇虾面"等等,还有了凉面和捞面。
  
  在《金瓶梅》里面,有一次曾经提到过西们庆用一种拌面招待好友,是把配料分置于小碗里,食者按个人喜好随意添加在煮好的面上。与旧社会山西大户人家吃的臊子面很相似。《金瓶梅》成书于明万厉年间,看来那时候的面条已经和现在一样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