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青

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创建美好的生活。
个人资料
晓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你来美国后悔吗?续(44)

(2012-12-04 15:37:39) 下一个

生活在美国才发现有很多美国人领养小孩。领养孩子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多数是因为自己家没有小孩而又特别喜欢小孩,或老人觉得没有孩子不行才领养孩子的,是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而美国人不是,很多美国人都有自己的孩子然后还领养小孩,而且他们对领养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是不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孩子也是大了就独立了,就都离开家了,没有咱们那种最好永远在一起的观念,所以他们对领养的孩子才这么好的?这个问题我真的一直都有。

在美国很多州都有儿童领养中心,这里专门负责帮助需要领养孩子的人们办理领养手续,一般都是先看照片,然后去孤儿的国家领养,在美国一般被领养的多数是中国孩子,俄罗斯孩子还有韩国孩子,对了,还有不少黑孩子,黑孩子小的时候真是可爱,看到他们就想抱抱,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孩子。

我知道的多的就是这几个国家的,好像多数还是咱们中国孩子,我认识的美国人中就有好几家领养了中国的孤儿,好多孤儿是有先天性疾病的,领回来后还要先给孩子治病。我知道的这些孩子多数来自福建、杭州也有广东的,我看到漂亮的一般来自杭州,有走的近一些的美国朋友也会争求我们的意见看看领养那个地方的比较好,我觉得相比之下还是杭州的孩子长的好看一些,所以如果有选择一般都会建议他们领养杭州的。

关于长相,美国人跟咱们的审美眼光不一样,咱们中国男人找女人的时候都要找大眼睛双眼皮高个子的,而美国人找的中国媳妇多数都是正好相反的,当然不会全是,只不过我看到的多数都是。

其实我还没来美国的时候就知道有美国人在领养中国的孤儿,那个时候我单位有个同事的亲戚生活在美国,我们经常听他讲美国的事情,所以领养孩子的事情就是从他那儿知道的,那个时候我们都当然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从地狱到了天堂了。

来到美国后不久我就发现真是有不少的美国人领养了中国孩子,我们家的邻居就有,一家领养了两个中国孩子,而他们自己家还有两个自己的孩子,这四个孩子都是女孩儿,天天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家门口玩,后来孩子大了他们房子住不下了要搬家,卖房子的时候我进他们家去看过,里面四个孩子分别住在两间屋里,家具摆设都是一样的,在楼上的墙上挂着好多全家的照片,看着那两个中国孩子穿着漂亮的裙子跟美国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妹在一起幸福快乐的样子我很感慨。

咱们中国人如果真的领养孩子多数都是为了自己,而且咱们国家好像有规定只有没有孩子的人家才可以领养孩子,其实如果真的允许咱们自己有孩子的人家也能领养孩子的话,也不一定有很多人会这么做,因为咱们的观念跟美国人不一样,这个我真的知道,我有同学还有朋友中就有是被领养的孩子。

养父母从领养到孩子的那一刻起就会搬家,会跟孩子的亲生父母不来往而且离的越远越好,尤其是城市的人如果从乡下领养了孩子是几乎不会让孩子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的,因为是自己需要有个孩子所以才领养的而不是为了孩子而领养孩子。

美国人不一样,他们好像不是为了自己而领养孩子,如果说是为了自己也不会跟咱们那样对待被领养的孩子的,他们从小就会告诉孩子他们是被领养的,有些会告诉孩子是因为亲生父母不要他们了所以才被领养到了这里,我不知道这些孩子在这些美国人家里生活的真实感受,但我相信他们长大了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记得来美国不久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家去中餐馆吃饭,旁边一桌上一个妈妈带了一个美国孩子还有两个中国孩子,其中一个中国孩子自己在吃饭而另外一个因为不好好吃饭妈妈在看着她吃,那个美国孩子则自己在地下玩,我看了看那个中国孩子,那个孩子看到我在看她就往妈妈怀里躲,美国妈妈跟她说:“你不要害怕,她不是跟你长的一样的吗?”说着美国妈妈跟我说:“看看,她还挺腼腆的。”看着这位中国妈妈这样对孩子,我真的感觉好像比对她自己的孩子更关心,更疼爱,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见美国父母领孩子吃饭的时候会这么照看孩子的,都是大人吃大人的孩子吃孩子的,起初我都觉得这些父母对孩子太缺乏爱心了,可是看到美国人对领养来的中国孩子也会像中国妈妈那样看着孩子帮着孩子吃饭的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是美国的孩子不用管的,而咱们的孩子即便是孤儿也一样需要有人看着帮着才能吃饭。

我认识的一家美国人,他们家领养了两个中国女孩,大孩子是杭州领养来的,长的特别可爱,他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个周末带孩子去中文学校学习中文,有一次我们遇见了他抱着孩子给我们看,还跟我们说她跟着孩子也会说了很多中文,说着就说香蕉、苹果什么的,我问孩子是不是也跟他们吃美国饭,他说,孩子从小就只喜欢吃面条,然后问我她还能喜欢吃什么,我教给他怎么熬粥,还可以给孩子做米饭吃,告诉他可以买一个电饭锅,做米饭很方便。后来再遇到他的时候,他兴奋地跟我说,那个孩子真的很喜欢喝粥和吃米饭,我现在还记得他抱着那女儿的时候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孩子的样子,真的好像比自己生的还喜欢,那孩子也是一直搂着爸爸的脖子。

再后来他们家又领养了一个女儿,那个时候大女儿就该去幼儿园了,在美国上幼儿园是很贵的,他是基督徒孩子送到教会的幼儿园比普通幼儿园便宜一些,也要800多美金一个月呢,再后来可能他很忙了,我就没有再见到过他。想必现在那个大女儿应当上初中了吧。

在美国能见到更多的被领养的中国孩子的时间就是春节,每到春节各个州都会有春节聚会,有演出什么的,那个时候凡是领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人都会带着孩子来参加聚会,他们会给孩子穿上唐装,有些美国父母自己也会穿着唐装,那些孩子到了一起真的马上就能玩到一起。也有的美国父母自发地或由领养中心组织不定期的在大一些的中餐馆聚会,目的是让这些领养孩子的父母能交流经验,让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在一起相识,在一起玩。

当然在领养孩子的人群中也有一些生活困难的人,一些人领养了孩子就拿政府的救济,还有一些孩子被欺负的也不少,后来咱们中国政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现在提高了领养的费用由过去的几千现在变成了上万了,这样没钱的人也就没法领养了,另外咱们也增加了对领养人的背景调查,养父母不能有恶习,包括吸毒的犯过罪的,都不允许领养咱们的孩子,这主要也是过去对美国的了解太少了,认为领养的人都是有爱心的,有能力养孩子的。现在这样的现象应当很少很少的了。

记得过去一段时间,大家曾经对咱们的一个电影演员在美国把领养的孩子送回去非常不满,其实那就是咱们的传统观念的问题,在咱们的内心孩子就算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且是最私有的,所以当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容易容纳领养的孩子这真的不是不能理解的,但要做得出来把领养的孩子退回去这确实需要勇气,当然她不是把孩子退回到了孤儿院,而是转给了另外的美国人领养了,其实这对孩子的心理还是有影响的,两个孩子由中国养母养了一段时间突然又换到了美国家庭,孩子又长大了,所以要适应还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人埋怨她,甚至有人骂她,那段时间真的看到不少这样的争论,我觉得除了她自己说的没有母女缘之外,最大的可能还是经济上比较紧张了,一个孩子在美国从小养到孩子自立的年龄平均要花掉50万美金,所以三个孩子要同时养着确实要很多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想她不得已才做了这样的决定的。大家应当理解她,生活在美国并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多养一个孩子所需要付出点并不是双倍的人力和财力,要比双倍多很多。

很多家庭由于多一个孩子妈妈就没有办法上班了,这样家庭的收入来源就少了,如果一个家庭原本就靠妈妈的多呢,这也可能应了那句话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咱们老百姓是,明星们当然也是。

其实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像她一样,由于不生孩子就去领养了孩子,结果领养了孩子后自己怀孕了,我有个朋友家邻居就是这样的,不过他们家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对领养来的孩子更好了,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养女给带来的,所以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对待领养孩子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我还认识的一家美国人也是这样的,他们夫妻俩没有孩子,就决定去中国领养,手续办好了他们就坐飞机去了广州,到了那里发现太太怀孕了,他们还是领养了这个孩子,而且第二年又去广州领养了第二个孩子,这第二个孩子是男孩儿,他有先天性心脏病,回来后他们立刻给孩子送到医院做了手术,后来孩子很健康,他们家在两年中有了三个孩子,可惜后来跟他们没有了联系,大家都太忙了。

现在被领养的孩子们开始长大了,看美国新闻有过报道,一个美国老人把一个韩国养女养大了,养女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要回国去了,养母看着跪在她眼前的养女老泪横流,很是舍不得,还有的人为了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不惜参军到战争中的自己国家去寻找亲生父母,前几天美国报纸上专门报道了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孤儿,说他们是在美国长大的,而文化上却生活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很多美国养父母已经开始打算领着长大了的孩子们回中国去寻根呢。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融入美国社会,其实很多时候真正的融入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自己国家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一样,真能和睦地一起生活和和谐地相处都是相当的难的,更何况是文化和习惯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家的人呢,这不仅仅是中国人融入美国难,美国人要融入中国也难。

一个孤儿被美国人领养了,他们在美国长大了依旧惦记着自己的亲生父母,惦记着回自己的国家去看看,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国内几十年的人来到美国会完全放弃对自己祖国的思念吗、会完全融入到美国社会吗、会不会因为有蓝天白云,因为有相对安全的食品,有想象中的民主自由而完全放弃自己的祖国呢?

其实,很多的不适应不习惯,并不是因为条件不好,而是人们的内心对新环境新文化的无法完全适应和接纳,更不用说这里还没有我们来之前想象的那么完美了,所以很多东西是你之前没想到的,还有很多东西是你没有体会的时候根本就无法想象的,这跟美国有多好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inomango'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chinomango 回复 悄悄话 这篇写得很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