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五九):香山陈天炎

(2024-03-09 08:00:51) 下一个

民国粤人赴澳留学档案汇编(百五九):香山陈天炎

香山南山村

陈天炎(Chin Hing Yoong)是香山县南山村人,生于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八月廿二日。他有个叔叔名叫陈典燥(Chin Den Toll),生于一八七六年,一九○一年来到澳大利亚发展[1]。可能陈典燥出国前便是学医出身(中医,或者是草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出国前便学了英语,可以比较好地与当地人沟通,便在澳洲行医维生。他从鸟修威省(New South Wales)的首府雪梨(Sydney)登陆入境,然后逐渐南下,去到域多利省(Victoria)首府美利滨(Melbourne),最终在一九一九年之前定居在该省新金山孖辣埠(Ballarat),在这里的皮路街(Peel Street)三十二号开设一家医馆,以其自己名字命名,叫做“陈典燥医馆”(George Den)[2]。其后,他也就以此医馆的英文名作为自己的名字行世于当地[3]

一九二一年,澳大利亚实施《中国留学生章程》,开放居澳华人在乡子女前来澳大利亚留学。此时陈天炎已经十八岁,但也希望有机会去到那里留学,获得叔叔陈典燥大力支持。于是,陈典燥便以监护人的身份,填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提出申请,办理侄儿陈天炎赴澳留学的护照和签证。他以自己的陈典燥医馆作保,但在允诺供给膏火一栏则留下空白。按照一般的理解,没有写下多少数额,事实上就是意味着提供足镑膏火。按照计划,陈典燥准备将侄儿安排进入孖辣埠高路本公立学校(Golden Point State School)读书。

中国总领事馆接到申请后,很快按照流程审理完毕。八月二十二日,总领事魏子京给陈天炎签发了号码为95/S/21的中国学生护照,然后交到澳洲内务部等候签证批复。四天后,内务部在上述护照上钤盖了签证印章。待从内务部拿回钤盖有签证印章的护照后,中国总领事馆便按照陈典燥提供的地址,将其寄往香港的强华公司,由其为护照持有者安排好赴澳行程后,再将护照交给陈天炎。等了将近一年左右时间,陈天炎终于从香港搭乘“依时顿”(Eastern)号轮船,于一九二二年七月二日抵达美利滨,再乘车前往孖辣埠,在叔叔的医馆里安顿下来。

陈典燥原本是安排侄儿就读高路本公立学校,但等到陈天炎抵埠之后,发现他的英语非常不好,遂决定先不让他进入那间学校就读,而是由他自己在家对侄儿进行强化培训,就是说,由他自己教陈天炎英语。由此可见,陈典燥本人的英语是很不错的。当海关在八月份去到上述学校检查,想知道陈天炎是否已经入读时,方才得知他没有来上学。随后,他们找到陈典燥,后者表示过三两个月后,待侄儿英语稍有进展,便将其安置在孖辣埠的私立学校或送往滨海的芝郎埠(Geelong)相关学校读书,因他本人此前在芝郎埠停留过,对那里熟悉。

也确实是过了三个月,陈天炎便在叔叔陈典燥的安排下,得以进入孖辣学院(Ballarat College)读书。学院提供给内务部的例行报告每次都很简单,只是显示他在校表现和学业均令人满意,没有提及他在学习上有任何的语言障碍。显然,他在赴澳前曾经接触过一些英语,又在叔叔三个月的强化培训下,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学习环境。由是,他在此一直读到一九二四年底学年结束。

到一九二五年新学年开学后,二十二岁的陈天炎没有重返孖辣学院继续读书,而是在开学后不久,就告别叔叔陈典燥,去到美利滨,于三月三十一日在此搭乘驶往香港的“吞打”(Tanda)号轮船,离开留学两年半的澳大利亚,返回中国去了[4]

可是在他离境不久,陈典燥便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解释,陈天炎是因故而回国探亲,并提出请代为办理侄儿的再入境签证,以便他可以回来继续完成未竟学业。四月十四日,魏子京总领事致函内务部秘书,表达了上述意愿,请其按例核发再入境签证给陈天炎。内务部秘书与几位主管官员经一番商讨,认为他今年八月就要届满二十二岁,待他明年返回,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读书,因为一九二一年实施的《中国留学生章程》规定,中国学生在澳留学的最高年限是二十四岁;为此,许多人觉得这样做对他意义不大,但也有官员认为,按照规定,他是可以回来读书的,只是到时候他就必须离境回国。最终,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五月七日,内务部秘书复函魏子京总领事,批复了陈天炎的再入境签证,即给予他自离境之日起算的十二个月入境的许可,回来澳洲后他可重返孖辣学院就读;但在这份再入境签证的批复函中也特别强调,一俟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年满二十四周岁,陈天炎就必须立即中止学习,返回中国。

虽然有了好的结果但,收到再入境签证的陈天炎并没有重返澳大利亚读书。也许是他本人也意识到,如果回来继续读书,性价比确实不高;也许他此次回国探亲,实际上就是应父母之召,择期成亲,因为他的年龄,正好是父母早就为他订好的结婚之年。而一旦成婚,诸事繁杂,他也就无暇再顾及回澳留学读书之事了。

四年之后,陈天炎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内务部秘书的桌子上。一九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新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宋发祥给内务部秘书发来一份公函,申请陈天炎前来孖辣埠其叔叔的陈典燥医馆协助经营,请其核发商务签证给这位曾经在此留学过的年轻人。通常情况下,从中国来的这些中医或草医所开的医馆,都是一间药材商铺,兼售一些中西土特产品,规模大的话,跟一般大型杂货商铺并无太大的差别。宋发祥总领事在函中表示,陈典燥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但其医馆在当地还颇有声望,服务的范围也广,现在迫切需要一位店员来协助经营,以便维持和发展。因其侄儿此前便在该地留学,也住在他那里,对当地情况熟悉,英语也没有问题,是个合适的人选。为此,宋总领事希望内务部秘书能尽快批复,以便陈天炎能前来澳洲,协助叔叔经营医馆的生意。

然而,在海关记录里,找不到陈典燥的生意有多大的规模,亦即他没有什么进出口的记录;其次,按照此前内务部掌握的移民规则,也基本上对中草医的替工或帮工申请都没有批复的先例,亦即这些人的生意只能让他们自然消长,自生自灭。于是,十月八日,内务部秘书复函,直截了当地拒绝了上述申请。陈天炎的重返澳洲梦就此中断,此后再未见到澳大利亚记录中有任何与其相关的信息。

一九二一年,陈典燥填表向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申办侄儿陈天炎的赴澳留学护照和签证。

一九二一年八月廿二日,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魏子京给陈天炎签发的中国学生护照。

一九三九年陈典燥的外侨登记证。

档案出处(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档案宗卷号):Chin Hing Yoong - exemption certificate, NAA: A1, 1929/8808


[1] DEN George: Nationality - Chinese: Date of Birth - 22 October 1876: Date of Arrival - 1901: Certificate Number - 29: Date of Issue - 27 October 1939: First registered at Ballarat East [contains 1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 NAA: B6531, DECEASED/1939 - 1945/DEN GEORGE。

[2] Carol Holsworth, “Chinese Herbalists in Victoria 1850’s – 1930’s”, Chinese Rural Victoria Blog, in https://chineseruralvictoria.wordpress.com/2009/01/05/list-of-chinese-herbalists-in-victoria-1850s-1930s/

[3] “Mr George Den, Herb Specialist”, Horsham Times (Vic), Friday 14 March 1924, page 8。

[4] Chin Hing Yoong - Expired exemption - Left per "Tanda" 26.4.1925, NAA: B13, 1925/727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