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很快便驱动强大兵力,从马来半岛一路势如破竹地南下,迅速击破英军防守,于1942年2月16日占领新加坡(当时华人习惯称称之为“星洲”)。随后,日军在新加坡进行肃清行动,18至50岁的新加坡华人华侨被日军以“检证”(又称肃清)为由,他们在判定出敌对分子后,当即处置(死刑)。
日军予以肃清的对象,是以下华人:1、曾经在南洋华侨筹赈会中积极活动的人士,因为自1932年1月28日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军开始,当地华侨便大举捐输,支持中国的抗战;2、曾经最慷慨地捐输给筹赈会的富裕人士,主要是华商巨贾;3、南洋华侨救国运动领袖陈嘉庚的追随者;4、海南人,因在日本人眼中,海南人均属共产党分子;5、凡在中日战争以后来到马来亚的中国出生华人,因为他们被认为或参加过抗战、或厌恶日军侵略及逃避日军征用而离开中国的人;6、凡是纹身的男性,因在日本人看来,纹身的男子皆为私会党徒,具抗日情绪;7、凡是以义勇军之身份,帮助英军抵抗日军者,尤其是那些参与过星华义勇军的人士;8、公务员以及可能亲英之人士;9、凡是拥有武器,并尝试扰乱治安之人士。由是,华人遭受有计划的种族清冼,对新加坡华侨中的反日分子肆意杀害,这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在南洋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屠杀,数以万计的华人在这次名为“肃清”的大屠杀中丧命。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对日军在新加坡屠杀事件(尤其是“肃清”大屠杀)的军事审判,由英国主导,新加坡临时战犯法庭正式开启对“华侨检证大屠杀”元凶的审判,于1947年3月10日至4月2日首次进行,审判了包括西村琢磨、河村参郎、大石正幸等七名日本军官,并对其中两人判处死刑。1948年3月8日至12日,第二次审判了一名日本军官,最终判处终身监禁。日军方面承认残杀当地华侨华人的人数是5,000人,战后的审讯中的证据提出的数字是约25,000至50,000人左右。由于审判前侦查的时候没有记录的关系,没有人知道真正的伤亡人数,但当地华人估计被屠杀的人数有10万之多。
1947年2月,是日军“检证”行动殉难者五周年追悼纪念年,也是新加坡临时战犯法庭对日军七名罪犯军官开庭的日子。为此,星洲日报特编辑《星洲“检证”行动殉难者五周年追悼特辑》,记录对上述日本战犯的开庭审判,以及对殉难者的悼念及幸存者的痛苦回忆。这也是新加坡华人对日军屠杀华人暴行留下的珍贵记录,是让后人不能忘记的日军反人类行为的证据。
下面是战犯审判的记录:
档案资料来源:《調查抗日殉難華僑》,国史馆,典藏号:020-010199-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