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碎语

读书,行路,越想越糊涂......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寻找王延龄

(2006-05-11 11:56:50) 下一个
儿子出世以后,原先说给孩子起什么名字都无所谓的父亲从国内打电话来,郑重其事地说,按照家谱,孙子应该是永字辈的。我只好敷衍说,爸,太晚啦,您宝贝孙子的大名儿早就注了册啦。不过从此每次回国探亲,总不免要跟父亲谈论家谱的事情。

四世单传,原以为到孙女那儿就打住了,没想到来了一个孙子;大喜之后,家谱成了父亲一块心病,他很想让孙儿记住自己的祖先。父亲十四岁离家出走,对先人的了解十分有限。退休后,他回老家到处转悠打听了很久,最后不无遗憾地说,文化大革命当中,胶东几乎所有的坟茔都推成平地种上庄稼,族谱家谱也都烧了,想找到自己的家谱已不可能。据长辈们说,王家是北宋名相王延龄之后,世代居住在烟台附近的牟平县。某朝某年,我们家这一支的祖先越混越穷,让富亲戚瞧不起,就离开了祖辈居住的名叫什么“回首步”的村子,跑到外头去闯天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骑马奔回老家,潜入祠堂,把家谱的下半截盗了出来,以便子孙后代能够按家谱的规矩起名字。后来家谱上的字用完了,族人凑钱请个秀才接着往下续,后代的名分就跟正统的家谱岔开了。

王延龄在老戏里经常出现。《铡美案》、《赤桑镇》、《打龙袍》等里都有他。据老家的传说,他因为触怒皇上被金瓜击顶而死,后来皇上后悔了,下令厚葬在牟平城南的快活岭,供后代祭祀。我恍恍惚惚记得那个地方。文化革命前,有一回祖父带我到那儿看过,还让我给一座大石墓磕了头。那时候太小,只记得周围古木苍苍,古墓上青苔斑斑。

为了让老爷子高兴,我说,有王延龄就好办,我从他那儿给您查起。心想,这么有名的人物,要把他的身事查清楚,岂不是易如反掌。

没想到,查遍《宋史》,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名字。

北宋从开国起,姓王的宰相很多。真宗时有王旦、王钦若;仁宗在位长达四十年,其间王姓宰相有王曾、王随、王德用等好几个。《宋史》说:“宋之贤相,莫盛于真、仁之世,汉魏相,唐宋璟、杨绾,岂得专美哉!”可以说是评价很高了。可就是没有王延龄。再看那些老戏,这王老头儿从真宗折腾到仁宗,五六十年一直当宰相。宰相又不是皇上,哪儿有这么当法的?看来历史上压根儿就没有王延龄这么个人。

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王延龄挥发了,还得从“回首步”这个线索往回捯。可父亲说,他根本不知道那三个字儿怎么写,只是小时候听大人念叨过。于是这事儿就搁下了,一撂好几年。

直到有一天,我到图书馆查资料,突然想,这所大学号称有全美最大的中文藏书,为什么不去看看有没有老家的县志呢?

十几分钟以后,我夹着厚厚一套线装本《牟平县志》兴高采烈打道回府。

《牟平县志》十卷,民国二十二年起由三届县长促成编纂委员会,聘请有志有识之士四十余人,参考历代县志古籍,仔细考证,并且采访各界人士,历时三载,于二十五年成书。顺便在图书馆里还找到台湾金恩辉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总目录提要》,其中对这本县志的评价很高:

是志以地理、政治、文献三纲统摄各篇,纲简目明,体例严整。……地理志详记物产、社会;政治志详载教育、财政、实业;文献志详述方言,从中尤见民生状况。全书五十余万字,全部采用新式标点,编纂用力颇勤,是民国时期山东少有的方志佳作。

到家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整本书拷贝下来。从头到尾近千页,厚厚四大本儿,装订好了,摆在书架上,然后坐下来仔细阅读。翻到卷三《地理志三:社会》篇,里边讲到王姓的分布,说(括号为原文所有):“王姓散处境内,不胜枚举,其较著者如左:一、四岚。原籍江南,相传宋时,其先世宦游莱州,后徙牟平,散居樗岚,松岚,埠岚(即清泉寨),辉岚(即辉石埠),……,等处,约一千四五百户。见文献志者,有王淮,王彦舟(淮子),……等”。

打住!辉石埠,听着跟“回首步”很像嘛。赶紧打电话给父亲,请他找老家的人问问“回首步”的真名实字。

老爹那头儿调查“回首步”,我这边儿接着翻《牟平县志》。读到卷七《文献志一:乡宦传》,知道那个叫王淮的是元朝时人,“授奉议大夫,历官所至有声,卒、谕祭葬”。回头查卷二《地理志:古迹》篇:“元奉议大夫王淮墓,在快活岭东南。赐祭葬”。再翻到卷一《地理志:山水》篇:“快活岭,在县南半里。东西冈阜环抱,风气聚焉,上多古冢,垒垒相望”。

再给父亲打电话时,他说找到“回首步”了——果然就是辉石埠。

这就是了。王淮家住辉石埠,元朝时作了大官,子孙繁盛。死后皇上御赐祭葬,埋在城南的快活岭,石碑石冢,很是风光了一阵子。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这个王淮,看来就是他了。至于他的祖先是不是真的从江南经莱州到牟平,恐怕已经不得而知了。

山东从宋末到元末,战祸频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说金兵入山东,“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宋建炎三年(1129)底,山东全境沦陷于金。宋人庄寄裕在《鸡肋编》中讲到金人入侵后的惨象:“京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棘千里,斗米至数十千(钱币单位),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余千,全躯曝以为腊,呼为两脚羊”。把整个人做成腊肉卖了吃!这种历史看得我毛骨悚然,如临地狱。后来蒙古大军在金大安三年(1211)出兵攻金,天兴三年(1234)金灭。这二十几年里,山东更是受到多次战火焚劫,“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人口从宋代的约八百万,减到元代的不足二百万。据县志所引《金史》和《元史》地理志的资料,宁海州(牟平是该州二县之一)在金朝有人口六万一千九百三十三户,到元朝只剩下五千七百一十三户,不到金时的百分之十!所以县志说当地“土著旧户,十不存一,故问其氏族,多系元明后新迁来者。”

《元史》中没找到有关王淮的记载。不过我想族人在传说中把快活岭的古墓送给王延龄,不是简单的以讹传讹。一个汉人,同胞尸骨未寒,就投奔元朝去当了官;不管是什么原因促使王淮这么做,都不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

巧在宋朝有一个跟王淮同名的宰相。《宋史·王淮传》:“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人”。这位王宰相跟金华火腿同乡,活跃在南宋初期孝宗年间(1165左右)。此人当政期间政绩平平,唯有一事颇为后来道学家所攻击,那就是他反对朱熹的道学,曾经上疏孝宗说:“近日道学假名济伪之弊,请诏痛革之。”一般认为这是后来庆元(光宗)年间禁伪学之始。我猜想,这么一个江南人,又跟那个元朝的王淮同名,很可能被人故意混肴,于是就有了宰相祖先的谣传。王宰相变成王延龄,大概是后代读书人越来越少,历史知识全来自看戏的结果。

王淮以后的家谱应该很值得一读。金元之后,牟平和中国多数地方一样,仍然天灾人祸不断。县志《卷十:通记》里列举了一长串的灾难,平均每四五年一个。比如:明洪武初年(1368),倭寇入侵牟平周围海域;永乐八年(1411)大疫,死者六千余人;正德七年(1513),刘六刘七造反,“焚掠甚惨”;嘉靖二十七年(1549)八月,地大震,坏民庐舍无算;万历四十三年(1616)大旱,三至九月不雨,赤地千里,蝗蝻遍野。次年春,大饥,人相食。天启元年(1621)四月十八日,讹言贼兵自东来,民众惊走相蹂践,竟夜不息。崇祯十六(1643)年二月二日,清兵由辽东海岛侵入,破宁海(即牟平),杀戮甚惨。清顺治十八年(1661)冬,乱民于七率军围宁海城。康熙元年(1662),大疫,人死甚众。四十三年(1704)大饥;次年,宁海兵变。乾隆五年(1740),南海大啸水溢。四十三年(1778)大饥。嘉庆十七年(1822)春,大饥大疫。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捻军攻城不克,焚掠各乡,死者七千余人。同治七年(1868)秋,时疫流行,死人无算。二十年(1881)日本陷威海,牟平守土官员相率逃窜,人民迁徙一空。次年,日本长驱入城。宣统二年(1910)春,鼠疫流行,死人无算。……县志到1930年代结束,那时军阀刘珍年正在牟平与张宗昌大打出手。

一代代悲惨可怜的先人们,叫外族追杀得十不存一,让灾疫折腾得七零八落。女真人的融合,蒙古人的初夜权,明代的大迁徙,满人的侵入,兵匪的杀戮劫掠,先人们像草芥虫豕一样地顽强地活下来。可以想象他们是怎样把痛苦血泪和恨爱记在家谱上,希望后人能够了解他们。可是,后人却铲平了他们的坟墓,烧光了方志族谱,这恐怕是他们始料不及的。中国已经革掉了文化,也丢弃了历史。

这时候,简单地把祖先塞到古代某名人衣冠下的想法显得天真而可笑。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先人所经历的苦难,我们既难以忘怀又无法想象;因为家谱里那些珍贵的纪录已经永远地消失了。

逝者长已矣。那么后来的事情呢?为保卫嫂嫂而挺身站到土改斗争大会台上的十三岁的母亲,死于鸦片中毒的外祖父外祖母,生下十个儿女却只存活了四个的祖母,嚎啕大哭扑向祖母坟茔企图用十指把她挖回来的祖父,斗争会上大口吐血的父亲,……,这些事情会如实出现在将来的历史书里吗?我不知道。不过我要把父辈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事记下来,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也记住祖先的苦难,中国人的苦难。

就拿此文作为对所有先人的纪念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