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碎语

读书,行路,越想越糊涂......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异书奇踪(八):汲沦谷泪滴祷告文

(2008-09-18 17:12:46) 下一个


八、汲论谷,公元十二世纪

汲沦谷( Kidron Valley )的西侧紧挨着耶路撒冷老城东墙,东边是有名的橄榄山,它弯弯曲曲艰难地向南爬行,穿过犹太沙漠,奔向死海,一路留下些枝枝杈杈。不要被“汲沦”这两个汉字所迷惑。这条峡谷除了在冬天的雨季,其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干涸的。

汲沦谷爬向死海的半路上,满目荒瘠。一道道裸露的山梁,寸草不生,只有在千万年雨水切出的狭窄弯曲的峡谷中偶然看到一点点绿色。就在这样一个荒凉的地方,几座四方小楼,颜色和四周的砂岩差不多,沿着陡峭的悬崖逐层叠盖而成,达几十米高,煞是险峻。小楼群中,几个蓝绿色的穹顶伸出头来,给人以神圣意味,这就是圣萨巴斯( Mar Saba )修道院。站在修道院高出放眼望去,北边是耶路撒冷,正西是伯利恒,即耶稣诞生地,两地离这里均只有十几公里。


图十四:圣萨巴斯修道院。

相传萨巴斯( Sabas )在不惑之年来到这个荒凉之地,找个岩洞住下来,面向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开始隐居生活。那是公元四百七十八年。五年里,七十多位修行者加入了萨巴斯的行列,各人住在自己的岩洞里,每日祷告默想,靠编织篮子为生,一层一层建起了修道院。萨巴斯在九十三岁时死了,就埋在这里。到了十二世纪,十字军攻入耶路撒冷,也来到圣萨巴斯,把他的遗骸强行运往欧洲,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教皇保罗六世才把它还给修道院。萨巴斯信奉的是希腊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互相指责为异教邪说,尤其是想到天主教骑士们一二零四年在君士坦丁堡干的好事,他们为什么要把一个东正教信徒的遗骸抢回家当圣物,我至今也没搞明白。

圣萨巴斯是最早的修道院之一,它的修士以苦修闻名,修士们每日祷告七次,从不间断。这里有一本奇特的祷告书,被视为珍宝。此书共有一百七十多页,全部羊皮制成,做工精细。技艺高超的匠人用希腊文抄满了东正教的祷告文,并写下序言和跋,从中我们知道,此书完成于公元一二二九年四月。正是那一年,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利用谈判重新得到了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可是数年后,耶路撒冷又被花剌子模人( Khwarezm )占领。

圣萨巴斯的修士们都知道,这本祷告书非同寻常,祷告文的字里行间,隐隐约约有另外一套文字,模糊难辨,书写的方向和祷告文垂直。偶尔能辨认的一些词语有相当奇怪,虽然貌似希腊文,但是不明含义。这是什么文字呢?是上帝的隐语吗?他们不知道,只是在黑暗的岩洞里点起蜡烛,就着闪烁昏暗的烛光一遍又一遍读着祷告文,烛泪点点滴滴落到书本上。日久天长,每一页都涂了一层半透明的烛蜡,神秘的文字越来越模糊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