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人口已达一千七百万,这还不包括五百多万的流动人口,就城市规模和人口而言,上海已是国际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了。虽然有那么多的流动人口,虽然大多数上海人都会讲普通话,(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不够标准的那种)但街头巷尾充斥着的仍都是吴侬软语。电视台有档节目叫“闲话交关”,每期邀请二位佳宾和主持人林栋甫一起用上海话闲谈,竟很受欢迎,外地来沪者看这档上海话节目权作学习,我们看这档上海话节目感到亲切。
中国语言的地方化很严重,有些地方甚至隔开不远,地方口音就有很大差别,所以想融入某地,学些地方语言也确实是需要的。但在语言上,又何止是方言要学,我们常常用“代沟”这个词来表示非同代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的差异,细究起来,在语言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新一代人中流行的语言,有时会使老一代人一头雾水而摸不着头脑呢。
新一代人,人人似乎都离不开网络了,光网络上创造的新新词语就数不过来了。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网络词语是个叛逆者,喜欢标新立异。我刚弄懂什么菜鸟(外行)、大虾(高手)等等,继而又冒出更多的词语来,虾米(什么)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是取其谐音了,百度一下(搜一搜),是使用网名替代了,弓虽(强)是拆字法,5876(我不去了)是简略法,火星(老掉牙的帖子)是夸张法,花样百出,用一个字形容:晕!
又看那校园的流行语,最近挂在女儿嘴边的都是:裸考(未经准备而赴考)、鄙视(未通过考核)、牛人(佼佼者)、面经(面试的经验之谈)等等,常用的还有小抄(作弊)、翘(逃课)、腐败(去校外聚餐)等。
还有那通过电视节目传开来的,目前最多见的是PK ( Play Kill ),报上的黑体标题××PK××赫然醒目,对PK两字未作任何注解,好像全国人民都能读懂似的。一出搞笑片《武林外传》播出后,收视率意外地高,女儿买了片子看完后嘴里就常挂着“俄的神啊”,把“我”读成“俄”的,好象是陕西甘肃那边的方言吧,一时流行全国。
普通话推广已有四十多年,其初衷是能像货币度衡量一样地实行全国统一,然地方语言生命力顽强,不肯轻易就范,久而久之,达成现在的和睦共处。同样,新新人类的新新语,流行红火起来后,时间自会考验它们,或经久流传,或销声匿迹。 2007.01.22.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Many of them are from Taiwan and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