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

假如我的舞蹈像太阳,融化你嘴里的薄荷糖,甜蜜守护着你天使的脸庞,不受伤.........收藏的关于小哇钟汉良的影视歌美文与图
个人资料
正文

【收藏】逆水生华夏,水岂无源----看“逆水寒” 的文化“借景” 和“

(2007-01-23 19:17:27) 下一个



By鱼泉77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惜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逆水生华夏,水岂无源?
  
   凡华人武侠剧本,总要带着些华夏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的浸润。逆剧也不例外。虽不比金庸剧征引深广,却也是有“借”有“拿”,毫不含糊的。
  
   “借”曰借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一项手法。
  一座园林,其面积和空间总是有限,为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造园者常常运用借景手法,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如,
   颐和园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形成“湖山真意”。
   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
  
   园林艺术如此,影视艺术也如此。
  40集的空间,不算小,却也是有限的。好在逆水不是无源之水,汤汤华夏文化长河,尽管瓢舀瓶取借了去。逆水寒剑名,便是一例。虽然一个亡命,一个刺杀,书写着背道相驰的生命弧线,戚少商也少不得借了几分刺秦侠客的苍桑。就像苏州拙政园借了旁边朴园的亭,就居一园而观两园春色了。
  
   不光只“借景”,还大大方方地径直“拿来”。
  棋亭酒肆戚顾相欢的炮打灯,就“拿”了冯骥才描写天津卫风情的《市井人物—酒婆》中一段。
  “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跟手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这酒就叫做“炮打灯“。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逆水寒》一剧,借拿得可不少呢。好些个都早已经被观者识了出来。
   我觉得有趣,在这里想做个整理罗列,方便大家看看。
  在这儿先谢过先前提供了线索材料的筒子们!!
  至于哪些是“借”,哪些是“拿”,每个人心里自有计较的。
  
  (题外之话,也借此地说了吧:
   看了很多品评人物的文章,啧啧赞赏,拍案叹服之余,也惭愧自问是不是也该为你喜爱的人物动笔写写。可我始终畏惧去评。当操持解剖针,指向剧中人物的时候,针锋,也不可避免地指向了持针人。要不,同一人物,不同人解剖了,提交公众查看的实验报告又怎会不同呢?分明是自己也赤身陪作了客体材料,被剖了个肌骨离离,载进报告里。
   解剖自己,何其痛也!何况,还涉及价值观。其痛,一场颠覆,再一场重生。
   看戏,评人物当是正评。我畏惧,做不了。只能羡慕别人的精彩文字。但爱惜朝太深,感情郁郁于心,总要有地方发泄吧,要不就真可怜了。且寻个偏道走走,关乎逆剧,就关乎了惜朝,够了。)

(一) 莫道杜鹃无情义,甘愿一醉是浮鱼
  
   荒原,夕阳。
   青衫,红裙。
   结冰的湖,白色的芦。
   一对弃儿,两番心肠。
  
   “鱼儿吃了杜鹃花瓣,真的会醉吗?多好啊。相公,不如我们一起吃,一起醉。”
  
  
   杜鹃醉鱼
   不是一道菜,是一道自然奇观。
   在云南中旬县东32公里处,有一个被当地藏民誉为"高原明珠"的碧塔海。碧塔海在群山环抱之中,山上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苍苍,雪峰连绵。湖水碧蓝清莹,平如碧镜;湖中有一小岛,灌木丛生,形态万千,湖边绿草丛生,鸟语花香;湛蓝的天空、银色的雪山、墨绿的森林、火红的杜鹃。倒影在湖中,这样的湖炮光山色,真一幅极为迷人的山水画。
    然而,更为神奇的景观是,当杜鹃花盛开的季节,花瓣在湖中,成群结队的鱼误食了有毒的花瓣后,都翻着白色的肚皮"醉"浮在水面上,这就是有名的碧塔海"杜鹃醉鱼"奇景。游人目睹此"醉景",其心也醉了。
  
  
   “真羡慕这些鱼儿。惜朝,你杀我的时候,也要像杜鹃醉鱼一样。要没有痛苦,不知不觉地让我醉倒。”
  
   世上,
   死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叫euthanasia。
   Euthanasia的方式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美的,叫杜鹃醉鱼。
  
   鱼,和杜鹃。
  
   鱼说:我愿意醉。
   杜鹃说:决定了,我要带你一起飞。
  
  

(二)凌冬青翠女贞子
  
   连云寨。帐外,崖边。
   一男子临风闷饮,一女子娉婷傍立。
   “晚晴,在你面前,我什么都不想瞒你。有人心里对你仍然不能忘情。”
  ……
  直白如是,女子免不了诧异得心神一荡,却又马上从容了:
   “传说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女子,对自己爱上的人坚贞不渝,心无旁骛。
   后来她被权贵逼死。
   在她的墓上长出了一棵树,凌冬青翠,以后人称女贞子。
   就是这味药,女贞子。”
   一字字说来,一如往日的形容可亲,神色却异常坦然,透着一种不可侵犯的庄重。
  
   话,应该是对着黄金鳞说的吧。
   目光却推送到远方。这话,倒像是要说给另一个人听。
   心魂逐着思绪飘走了,未曾想回头看看:
   她还没意识到,连云寨的黄土绝壁上,自己余留的肉身已经立成了一尊圣像。
  
  
   女贞子的传说
   《本草纲目》记载:
   “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室耘?曜粗?!?br />  
   相传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今杭州)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窈窕动人,工及琴棋书画。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小姐均不应允。
  员外贪图升官发财,将爱女许配给县令为妻,以光宗耀祖。哪知员外之女已与府中的教书先生私订了终身,又瞧不起那些纨绔子弟,到出嫁之日,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
   数年之后因教书先生思情太浓,便到此女坟前凭吊,以寄托哀思。但见坟上长出一颗枝叶繁茂的女贞枝,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遂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从这以后,教书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饥,病亦奇迹般地日趋见好,过早的白发也渐渐地变得乌黑了。他大为震惊,深情地吟到:“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从此,女贞子便开始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了。
   (剧中说是战国,资料却说是秦汉。
  其实,传说就是传说,只是想让美丽的故事历代相传,让女贞子的青翠隔世不减。
  笑。人家在尽力突破时间的限制,我却在这儿执著年代,岂不是俗了。)
  
   女贞子是味中药,甘、苦,平。
   晚晴是郎中,以药明志,再也妥帖不过了。
   可我心里却始终熨帖不平……宁愿她不要用这女贞子作答。
   “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
   操守即妇道。
   道德挤占进来,情感反而衬得淡了。
   我倒希望晚晴心心念念的不是女贞,而是情花。
   前者是药,后者是毒。
   弃药求毒,却又何妨?
  
   背叛了吧,从挺立绝壁的石头圣像里走出来,饮这一盏毒。
   不再做女神。神悲天悯人,神顾及太多,终了也失去太多。
   晚晴,走出来,你会是精彩鲜活的女子。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晚晴,
   今夜你扶在惜朝肩头哭过了吗?

(三)葫芦 —三宝葫芦
  
   一青一紫一朱,
   葫芦三枚,是谓三宝。
   青葫芦,哺丝绑人;
   紫葫芦,治病救人;
   朱葫芦,失忆忘人。
  
   逆水寒里兵器无数,最不可思议的就属九幽神君的三宝葫芦了。
   一死,一生,一忘。
   记忆是活过的证明,记忆是活着的意义。若把从前都忘了,活过,未活过,却有何区别?
   忘,尴尬于生死之间。
   一套三宝葫芦,把人生三昧都写了个尽。
  
  
  为什么是三只葫芦,而不是三只瓶?
  
   葫芦的神奇万端,见得也多了。
   西游记里金角银角二魔的紫金红葫芦,“口儿朝天,底儿朝地,唤一声你的名字,你若应了,就已装在葫芦里,一时三刻化为脓水。”
   道教太上老君葫芦里装的,却是起死回生的金丹。凡宗教都逃不了终极关怀的议题,当佛和基督苦苦思悟了,决定许给俗世众生一个彼岸或天堂时,道教却干脆把命题都化掉:
   “那就不要死了,永远活下去吧。”
   活的法门,就藏在葫芦之中。
  
   还有济公的葫芦、铁拐李的葫芦、张果老的葫芦、陈抟老祖的葫芦……
  
   葫芦,为何总是葫芦?
   好像所有的奇门法术,不假借葫芦的身形来演绎,就缺乏了说服力。
   那细细的一环葫芦嘴儿下,究竟藏了什么,喜蛛儿的剧毒,还是整个儿的乾坤?
  
  
  葫芦与生殖崇拜
  
   人类的远古先民既依赖又惊惧于两种生产的力量: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敬畏前者,产生自然崇拜;敬畏后者,产生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中国的情况也正是如此。
   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葫芦,不过是生殖器的象征。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一直存在着葫芦崇拜,有的认为葫芦是生殖的符号,有的认为“葫芦生人”,即人类起源于葫芦。如彝、白、苗族等都有这样的神话流传,奉葫芦为民族的保护神。著名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也与葫芦有关。有学者认为,盘古的盘字即葫芦,古义为开端。所谓“盘古”意即从葫芦中开始人类的繁衍。又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亦为葫芦。因此,葫芦与人类孕育、生存息息相关。
  “一根藤上七个瓜,瓜里生了七个娃。”葫芦娃的故事,便是正解。
  
  
   为什么是三只葫芦,而不是三只瓶?
   再回头来看,就好答了。
   紫金红葫芦,不过是玩了一把逆转,反其道而行之:人本是脱胎于腹中一团脓水,给葫芦收了,回到母腹,自然又化为脓水。
  至于老君起死回生的葫芦,只不过借着金丹又孕育了一场生命。
  而《逆水寒》里藏了生、死、念忘三境的宝物,也只有葫芦才当得起了。
  
   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隐喻“子孙万代”,繁茂吉祥。
   “葫芦”又谐音“护禄”“福禄”。
   汇集天地、日月精华之用。葫芦岂不是吉祥、福禄、多子多福的象征,驱妖除魔的宝物?
  
   一青一紫一朱。
   葫芦三枚,是谓三宝。
   纵然有了葫芦这般的祺瑞,有人却未见得福禄齐全、枝繁叶茂。
  
   何况,还是下了咒的葫芦。
  

(四)借我虎贲三千,纵横万里,翻覆天地
  
  
   “红衣羽郎将为六品武官,不能和探花相称,要封顾惜朝就封四品紫衣虎贲将!”
  
   忘不了那个蘸血写书的男子。
   绝地一搏。
   大胆略。大智慧。
   指划方字,唇逼正音。
   气如虎,目似鹰。
   且坦身折腰受你脊杖之刑,只一披衣挺立,又是我本色鄙俚万物、独世傲立。
  
  
   武王伐纣作牧誓。《尚书•牧誓》孔安国《传》:“虎贲,勇士称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
   虎,指猛虎;
   贲,指悍鹰。(一说,指奔。我不喜欢。)
  
  
   猛兽崇拜历来就有。
   人类早期,豺、狼、虎、豹、熊、鹰之类大中型食肉猛兽曾经是最强大的敌人。人力弱小,对它们,就存了既畏惧又崇拜的心态。许多原始民族都有猛兽作为自已的图腾,将它们作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中华虽非尚武之邦,仍也借猛兽之名,张扬军威。
  史记开章第一卷有华夏始祖黄帝“教熊、罴、-----虎,以与炎帝战”的记载。而这些熊、虎其实是军队的名称。以后的历代帝王,不仅将自己的军队称为“虎狼之师”,而且还把“虎威、虎贲”之类的称呼赐给武将。紫衣虎贲将就是一例。
  
   只不过一个古代常见的武官将名,用的合适得几乎稀疏平常了。若说编剧本有为了拓宽深度的“借拿”意思,倒是牵强了。
   然而,欣赏本就是个观众自己的再创作过程,加进了观者的经历,作者原本并未意图刻画的,没料到在观者这里却拉开了纵深。一朵花,常人看见春天,杜甫看出泪来,威廉.布莱克却要看天堂。
   把《鹰在飞》放到桌面上,便于反复观赏那人鹰合一镜头的我,听到这“贲”字,怎会无动于衷?
  
   何况,微风听到召唤,也振翅来了。
  
  
   鹰在飞,鹰在飞,惊动风雷。
   你是谁,你是谁,你扮演谁。
   鹰在飞,鹰在飞,无法定位。
   你是谁,你是谁,谜一样的黑。
   鹰在飞,飞翔的人不轻易说累。
   是谁,是谁,战友还是敌对。

(五)书成《七略》,勘比《六韬》《三略》
  
   “七略”这个书名,除了和西汉刘歆所编,中国首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七略》重了名,让人忍俊之外,倒算是“借”的十分巧妙又不着痕迹。
   yuyanwlq筒子就曾以为《七略》是《六韬》,《三略》的合成版。
   能让观者产生此种联想,借景就算借到了。
   《三略》,黄石公撰,传与汉初张良得以问世;《六韬》,吕望姜尚作,太公钓鱼美名千载。虽说此二书都是后人托名所作,提到此二书,黄石姜尚的大名也是免不了要去想的。
   三略,六韬,七略。
   书名是齐的,写书人的才智自然也是齐的。
   不着一墨,就把惜朝赞了。
   相比之下,编剧给惜朝在鱼池子中设的那段就“拿”的不太高明了:
   “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和。
    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盾甲。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自比乐毅,管仲之贤。”
  (呵,诸葛亮的台词,就这样搬来了?钟汉良演得那样认真,可我听得只想笑。
   也罢,诸葛自比管乐,惜朝又怎的不能cos诸葛了?)
  
   可命运却模仿不来。
   一个奔走市间,送书上门,祈求慧眼识才;
   一个偏隐居隆中,藏了。
   奔走市间的,无人识,隐藏山林的,倒有人三顾。
  
   其实诸葛也不是真心要藏,
   隐恰恰是为了不隐。
   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那些个隐居山林的,
   只是为了把自个和凡俗之人区分好了,
   方便愿者来寻。
  
   骗得了谁?
   天下三分图,日日梁父吟,岂是农人所需?
   赚了个宁静淡泊的名,
   不过另一个顾惜朝罢了。

(六)青衫白发夜夜殇
  
   昨天课间老师问,中国文学史上谁的泪最伤感。
   同学们都答,林黛玉。
   若是往常,我也这么想了,这么答了。潇湘妃子的泪不是让窗外的冷竹也点点斑斑了么?
   可当时,我却默默然未作声。没有蹙眉捧心的身形,心中自另存了一个飘忽的青影。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的诗里面,琵琶行一向很是喜欢。
   何况当时痴痴的,诗中司马本就模糊的面孔更是淡了,江心的琵琶秋月也悄然隐没......
   一切的不相干都知趣而褪…...
   只余那袭青衫。在眼前,鬼魅般挥之不去:
   一时颓然林下,被淫雨浸了;
   一时又孑然原上,给朔风乱了。
  
   青衫在此,
   可泪呢?
   我这边苦涩得再也强忍不住,噙了。
   印象里那个着青衫的男子却拿不出泪来湿它。
  
   一直觉得逆水寒的改编,有很多可圈可点。其中一处就是把惜朝的蓝袍换作了青衫。设若不换?现在只想想竟也觉得后怕。
  
   赤橙黄绿青蓝紫。
   阳光和眼睛联袂上演的一出戏。
   青和蓝,
   又岂止是短短一段光频上,执手相邻的两个波段?
   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到“破帽青衫拜孝陵”,再到“ 青衫磊落险峰行”。
   对国人而言,
   前者,是千百年来也收拾不了的心情。
  
   “三千里故乡,不堪山高复水长。胡笳轻拍离人远,悠悠,青衫白发夜夜殇。”
   半尺青锋的下阕《南乡子》词,寥寥数语,不比白居易的新乐府用字足足七百余,却一样的韵脚分明,丝丝入心。
  
   管它何种文艺样式呢。多短,多长。
   单只这“青衫”二字,
   一样的捧卷扫过了,
   当化外友人平静地挪移了目光,继续逐后面的字句寻读时,
   多少中国人已经哭了。

作者:鱼泉77 回复日期:2005-4-18 17:05:14  

  要转载本文的姐妹筒子们,尽管拿去。
  附上鱼泉77首发天涯,留个地址就好了。
  很高兴大家喜欢,码字这么多,值了!
  
  
  逆水寒真的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挖。
  我刚看时,就对惜朝裹剑的黄绢感兴趣,据称是古时文人剑客标榜风雅的做法。
  听我死党说,她看书上写过,李白还是辛弃疾,(记不清了)就有黄绢裹剑的嗜好。
  这给惜朝加分不少哟。
  再有就是那柄中间带缝的剑,很是与众不同,我就算忘记了那把叫逆水寒的名剑,也忘不了惜朝的无名剑。不知这种剑有何来头?
  

作者:鱼泉77 回复日期:2005-4-19 14:57:41  

  小楼,谢谢你的欣赏。也谢谢所有喜欢我文章的筒子们。
  动人的不是文字,是读文人的心情。
  若心中本没有那份柔软,又怎会被一篇文儿触动,以致像小楼这般要泪洒衣襟?
  其实你是被自己长期以来就已怀揣的青影情思感动了吧?
  
  
  我没打算再另写文,让你失望了,抱歉。
  其实一部《逆水寒》,一个顾惜朝,一个钟汉良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学习。(看,我又没看书,上网来了。。。)
  就像我的死党说的:这种人的存在只会降低广大女性的工作学习效率,影响进步,影响GDP,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羡慕那些可以化hc为动力的人们。。。
  其实写这篇文章,也有心为自己的这段荒唐岁月做个终结,做个纪念。
  
  不过,我觉得逆水寒里面还有些传统的民俗的东西可以研究,只是我在网上搜啊搜,也实在找不到出处了。看来搜不到。我再去看看电视剧,把台词啊什么的抄下来,向大家寻助。
  
  顾哥哥不是在连云寨教导四乱吗?
  “不能只是搜,只靠搜不是办法”......
  欧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