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随笔】里尔克与《杜伊诺哀歌》

(2016-12-30 14:52:18) 下一个

里尔克与《杜伊诺哀歌》

(日前在微信上发的一个帖子。转载这里,以纪念里尔克逝世90年。--舒啸识)

1.

一九一二年一月底的一个早晨,意大利北部亚德里亚海滨,阳光普照,北风怒号。

海边一座古老城堡脚下、沿着悬崖的小径上徘徊着一位消瘦的中年人。他刚刚收到一封信,棘手的生计俗务亟待他处理。他来回地踱步,思考着该如何回复。

忽然,在呼啸的狂风中,他似乎听到一个声音。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他“记录”下了这20世纪诗歌史上著名的“天问”:

“Wer, wenn ich schriee, hörte mich denn aus der Engel Ordnungen? ”(谁——,如果我放声呼喊,在天使的班序里——,谁会听得见?)

2.

这位中年人,就是诗人莱纳·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L. 帕斯捷尔纳克:里尔克像)

一八七五年十二月四日,里尔克出生在布拉格一个德语家庭。那时布拉格是波西米亚首都,属于奥匈帝国。他父亲先后任职于奥地利军队和铁路,郁郁不得志。母亲强势,出生名门,总是追恋上流社会生活。他的姐姐出生一周即夭折。等到他出生时,母亲仍沉浸在丧女的悲哀中。诗人幼时,母亲甚至常把他打扮成女孩。一八八四年,父母的不幸福婚姻终于破裂。

里尔克依照父亲意愿进入军校,后来病退。一八九四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时离开布拉格去慕尼黑,自此终生辗转于欧洲(及北非)众多地方。飘絮浮萍之感在作品中时有流露。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诗人生活中不乏女性,又不断地逃避女性。他一直“渴望”孤独,常常如愿以偿。一个例外是已婚的俄国女作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莎乐美比里尔克年长15岁,曾经令尼采神魂颠倒,后来还做过弗洛伊德的助手。里尔克与莎乐美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即使两人分手后,莎乐美继续给予里尔克很多指点帮助。里尔克与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于一九零一年结婚,育有一女。但不久这婚姻即名存实亡,再次“捍卫“了他的孤独。

一八九九年和一九零零年里尔克曾随莎乐美两次游历俄国,结识托尔斯泰、画家L.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作者之父)等。后来在巴黎,里尔克还与罗丹、塞尚等来往密切,做过罗丹的秘书。这些经历对里尔克的创作都有影响。

(里尔克和罗丹)

一九零二年开始,里尔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诗集,《时辰祈祷书》、《图像集》、《新诗集》、《新诗续集》等等。备受我国读者喜爱的《秋日》、《豹》、《严重的时刻》等即出自这期间。

3.

里尔克听到风中声音的地方是杜伊诺城堡。

一九一零年里尔克完成小说《布里克手记》之后大约两年间,里尔克陷入了创作低谷。灵感与诗情似乎已经离他而去。孤寂、困惑、痛苦,他甚至考虑过放弃写作。这时,他接到伯爵夫人玛利亚·冯·图勒恩和塔克西(Princess Marie von Thurn und Taxis)邀请,到杜伊诺城堡做客。后来,公爵夫人与众多宾客、随从离开,留下里尔克在这里专注于创作。

(杜伊诺城堡)

里尔克之外,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等也曾在不同时期是杜伊诺的客人。据传说,但丁创作《神曲》期间,曾经居住在这附近。二十世纪初,这古老的城堡见证文学史上另一不朽之作。

4.

里尔克在笔记本上写下那行“天问”后,数段诗行喷涌而出。里尔克后来写信给女主人描述到:当时不是在写诗,而是感觉在做记录。

他回到城堡内他的房间,全身心投入到诗行之中… --噢,等等!—这里还有个小插曲:里尔克回到城堡内他的房间,并没有立即投入到诗情之中。在这灵感的风暴中,诗人放下笔记本,有条不紊地回复了那封棘手的信件,然后,才全身心投入到诗行之中。 (德意志的血液!)

当天晚间,《杜伊诺哀歌》第一首完成。

(杜伊诺城堡在今天地图上的位置)

5.

当月,里尔克完成了《杜伊诺哀歌》第二首,及整个组诗结构的构思。

此后二、三年间,第十首第一节、第六首部分、第三和第四首全部陆续完成。随后则是长达七年的停顿。其原因,可能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和一直伴随里尔克的抑郁症。

一九二二年初,距离里尔克写下《杜伊诺哀歌》第一行后整整十年,在位于瑞士瓦莱山区罗纳河谷的慕佐古堡,诗情灵感忽如火山勃发。二月初短短几天内,《杜伊诺哀歌》全部完成。数天后,里尔克再写了一首哀歌,代替原来的第五首。

除了完成《杜伊诺哀歌》,同样在一九二二年二月,里尔克还创作了另一重要作品:两组共55首《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慕佐城堡)

6.

《杜伊诺哀歌》于一九二三年出版。一问世即给诗歌界带来巨大震动。

尽管有评论家对它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人以为《杜伊诺哀歌》与纳粹精神有关联。然而对于更多读者和评论家来说,《杜伊诺哀歌》是里尔克诗歌创作的巅峰之作,诗、哲浑然一体,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艺术创造力都超越了同时代及后来的众多诗歌,是20世纪世界诗歌史上伟大的杰作。

里尔克年轻时就研读过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他们的影响在里尔克作品中有深刻的体现。而里尔克的作品又影响了后来的海德格尔、萨特等。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出版后,里尔克的健康每况愈下。有医生诊断为白血病。亦有传说里尔克为一位女客人采撷玫瑰时,刺破手指而感染中毒。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里尔克病逝。

--------------------------------------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一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二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三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四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五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六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七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八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九首

【译作】里尔克(Rilke)《杜伊诺哀歌》第十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我以前读的《杜伊诺哀歌》也是中、英译本。由于各译本之间多有差异,几年前的秋天重读时,硬了头皮去啃原文。我的试译可以算是读后感了。
cxyz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 可惜不懂德语 只好先读中译版了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爱乱跑' 的评论 : “德意志忧郁,与俄式的,法式的,中式的都不一样”。握手。
爱乱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里尔克的诗,上次读了楼主这一篇文章,还想再读一遍,对里尔克的《天问》和杜伊诺城堡感兴趣,很感叹德意志忧郁,与俄式的,法式的,中式的都不一样谢谢分享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爱乱跑' 的评论 : 谢谢光临。祝新年好!
爱乱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里尔克的诗,上次读了楼主这一篇文章,还想再读一遍,对里尔克的《天问》和杜伊诺城堡感兴趣,谢谢分享
舒啸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nmiu' 的评论 : 谢谢光临。也很喜欢那两句。隔空握手致意。
linmiu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博主内容丰富的纯文学贴。
对于里尔克的诗,我印象最深的是:
我爱这生命中的晦冥时刻,
它使我们的知觉更为深沉。
真是大诗人的纯粹感觉,从此难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