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9)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6)
2024 (457)
看到朋友圈朋友的首马和第二马的经验,让人叹为观止。
“以前有便秘问题,训练期间我总结出晚上临睡前喝西梅汁第二天一起床就能上厕所。几个月来很稳定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这个西梅汁并不是哪个超市都有的卖的 。我首马是在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马。 我提前叫加拿大的朋友跑了好多超市都没有。 最后没有办法。 我在amazon上买了同一个牌子的西梅果子寄到加拿大。结果吃多了 一路拉肚子。 乡村马又少厕所。第二次就知道了,不再想着跑什么fancy的风景美丽的马。要想出成绩,就跑那些大的马,logistics有保证。自己的方面,做好risk management的本职工作,所有东西,吃喝拉撒,几点吃,几点睡,喝水喝多少,穿什么衣服什么裤子什么内衣什么袜子,鞋带系几分紧,确定好步频220,下了节拍器,跟着节拍器跑。喜欢的audiobook提前下好,确保比赛结束前不会没得听。”
可能因为我打铁的关系,我觉得跑马的准备和大铁比赛相比起来,简直太太太简单了,lol。不用胶衣,自行车那些,就是一双跑鞋,带好要吃的gel,好像其他真的没有啥了。我同意比赛前要测试好最舒服的衣服,整个训练周期每次长跑穿的衣服鞋子袜子都是同样的。至于什么鞋带啦,耳机啦,节拍器啦,真的是把跑步搞得特别复杂。最重要,最应该focused应该是跑步本身,是自己的身体感受,而不是这些额外的事情。我总觉得,事情越少,出幺蛾子的机会越少。
很多年跟教练的关系,不管什么比赛,赛前我是绝对不会出去和朋友聚餐啥的。
我们平时周末训练之前,会出去和朋友去中餐馆点一大堆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吗?如果不会的话,为什么在最重要的比赛之前,要去做身体完全不适应的事情呢?这样增加了自己身体不适,或者吃坏肚子的风险。
我教练常对我说,很多三项冠军,都是自己带锅子在旅馆里做饭吃,平时吃什么这时候就是严格吃什么。根本不出去吃,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我这次比赛前,包括以前大铁前,都自己带一个小锅子,长这样,下面是个小锅子,可以煮面条,上面是一个蒸笼,可以蒸馒头,非常适合大铁和马拉松比赛之前的carb loading。特别是比赛早上。我不爱吃bagel那些,也吃不下多少。
每次长训之前都是吃得馒头,上个星期六到了西雅图去中国超市买了差不多的馒头,星期天比赛那天起床以后先把馒头蒸上,然后刷牙洗脸换衣服啥的,然后坐下来吃馒头,很舒服。也从来不会闹肚子啥的。如果是在没有中国超市的大铁比赛,我会把馒头事先冷冻了带去。
很多人说那比赛就是狂欢,要呼朋唤友,其实比赛以后才是,比赛是你检验自己辛苦训练的时间,而不是狂欢。但是自律如乔哥,比赛以后都不狂欢。当然每个人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