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9)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6)
2024 (457)
2025 (38)
前言:有MM们对自行车开始感兴趣,有的去了gym spinning class,对衣服裤子开始有了问题,因此我写了这篇文。这个没有讨论自行车,因为那是另外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每个人的budget和要求不同,很难泛泛推荐,我三年前和现在对自行车的要求也已经完全不同了。我觉得自行车就在local店里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随着经验的增长,会知道自己最后想要什么样的自行车。这篇文章只是讨论骑车的装备。
第一重要是头盔。安全非常重要。
亚洲人头盔比较难买,因为我们头型比较宽比较扁,我个人觉得kask的头盔很适合亚洲人。一直比较舒服。我们去台湾环岛,熊猫队成员不少买了giant,因为是台湾制造,据说也很适合亚洲人。
头盔的重量和透气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否则长途骑行出汗很闷热。
要经常检查头盔的完好,如果有裂缝和损伤,一定要及时更换。
第二是鞋子和pedal。
开始认真骑车以后,就要考虑上锁鞋了。这是许多初学者最害怕的事情,因为如果来不及解锁,会导致停车后摔倒。但是锁鞋带来的好处是一言难尽的,有了锁鞋,才真正体会到和自行车融为一体的感觉,在加速,爬坡时候不会发生脚和pedal滑开的危险情况,所有的加力都会transfer到pedal上,更加efficient。
一般公路车都不带pedal,需要自行购买,比较热门的是shimano, 但是我个人一直用speed play,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而且可以两面上锁鞋。鞋子是lake,个人体验不同,因为我第一双鞋就是这个,所以就一直沿用了这个牌子,我喜欢lake的BOA的设计,简单快捷地套进去,后面一转紧就好了。
第三重要的是裤子。
骑行裤子是最众说纷纭的。
这里先要说的是,裤子再好,如果没有好的bike fitting,都是白搭。如果saddle高度和角度没有调整好,会造成对坐骨和会阴的压力加大,引起不适和疼痛。所以买自行车以后,非常重要的是要做一次fitting。另外随着骑车时间增多,或者开始爬山,对saddle的压力也开始不同,所以要经常不断调整。同时去gym时候,也要花几分钟调整saddle和handle bar。
骑车的裤子都要有padding,减少对会阴皮肤的直接摩擦,减少压力。
女性骑行裤子我尝试过非常多,最近常用的几个牌子是Assos, Terry和Castelli。他们各有所长,castelli很多是为了三项设计的,垫子薄而透气;terry是专门为女性设计的品牌,质地舒服;Assos质料一流,不同部位采取多种材料,弹性支持力好,是长途骑行首选。
慢慢骑长途多了以后,建议选择bib(有肩带),会减少裤腰对腹部的压力,舒适感大大增强,搭配紧身的骑行服也不会出现游泳圈或者露出皮肤的尴尬。
每次骑行,我都会在前一个晚上在裤子pad上挤润滑油,然后在骑车当天不断补加。下面是我喜欢的一个牌子,有薄荷凉凉的感觉,减少皮肤的刺痛感。而且有小包装,可以在骑行途中不断补。
第四,骑行眼镜。
保护眼睛很重要,阳光紫外线是第一考虑,另外也可以保护树枝小蚊子之类的异物飞入眼睛。我的眼镜是Oakley,轻,合脸,他们有专门为cycling设计的眼镜,可以选择各种镜片色深度。
第五 手套
冬天穿全指,春夏穿短指,要注意有gel pad,这样鱼际肌不会受到太多震荡,刹车时候也不会造成太多压力,手套因为一直洗,所以折旧很快,要经常换,否则pad陈旧以后对手就没有保护左右了。
第六:外套
我用的是castelli light jacket。这件衣服一直是我心头大爱,可以cover40-60度的天气,加州天气不算特别冷,所以这件衣服整个冬天都足够了,不闷热,足够透气,而且防水,适合冬天湿雾天气。
这次死骑我穿的是cannondale wind stop,因为很轻,可以塞在衣服口袋里,穿脱很方便。
第七,一些附件
根据气候温度,还有一些小附件可以增加骑行舒适度,比如arm sleeves, leg warmer,base layer, shoe cover,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朋友们会说,那jersey呢。我觉得jersey的重要性没有上述那些装备重要,装饰性更强一些,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花样和剪裁就好,最好是颜色比较鲜艳,这样在路上骑车容易引起注意,比较安全。骑车三年,朋友送的,自己买的,event给的,也积累了不少jersey。
最期待的是马上可以拿到death ride five pass finisher jersey,意义重大,哈哈。
贴一张和我熊猫队闺蜜的合影,我们一起骑过上千里,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那份感情,无可取代。
我前年夏天去科罗拉多骑行美洲大陆分水岭的时候,全程453英里,7天7座山都在9000英尺以上。 最后一天的顶峰是14110英尺的 Pikes Peak.It's a summit, not a pass. 那是我一生中难忘的经历。
姐妹们如果想骑行落基山脉的话,请参加 Colorado Rocky Mountain Bike Tour,迄今已经举办了10届.
1。锁鞋,建议初学者用山地车锁鞋,其锁扣深陷鞋子底部便于行走,公路车锁鞋很难步行较长的距离。如果你个人训练,遇到爬不上的陡坡或是遇到爆胎等等,又没有人来接应你,你得自己走回去。其实二者功能和用法没有多少差别,但山地鞋更灵活,尤其是你公路车山地车都玩的话,一双山地鞋足够,不必两样都买。
2。水袋: 对于初学者来说,骑车的同时还要腾出手来取水瓶子喝水,然后还得把水瓶子放回车架子上是很麻烦也危险的,尤其是路况不平或来往车辆较多的情况下。 身背一个水袋子,可以装2-4瓶水,水管和水嘴从背部直达嘴边,你双手不离把,最多稍微侧下头就可以及时补充水分, 容易又安全。另外长途骑行没有服务站的情况下,水袋是必须的。Camelbak 是个较好的品牌;
3。关于自行车和车座。个人的爱好和经济实力不同,不好推荐,但强力建议女性一定要买特为女性设计的车子和车座。因为女性的生理和体型特征,为男性或者中性设计的车子车座根本不适合你,用起来费劲不舒服,很可能把你的骑车兴趣给打击没了。其实除了车子车座以外,你所需要的一切衣物装备-- 鞋子、手套、头盔、水袋、Jersey 等都应该买女性专用。
4。计时/程器/速度表/力度表。当你过了初学者的门槛进入提高期,你便应该有个东西来记录你的骑行,随时报告你的里程、速度、心跳、每分钟转速、海拔升降高度、气温、风速等最基本的信息。同时留做记录便于比较查询赶紧和提高。简单的如Garmin 配胸带,或者新式的手表式,自己选择。力度表叫Power meter, 可以度量你的两条腿/脚每一次蹬转所达到的力度,也是为了自己、平衡训练。
5。如果你是户外爱好者,很多时候需要考虑野外如厕的问题,一个塑料的形状类似于长把勺子或漏斗状的东西可以帮助女性想男人一样站着撒尿,不必脱衣裤。Female Urination Device。
暂时想起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骑行快乐,健康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