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酒品指个体酒后展现的行为特质,常折射潜在人格品质。酒精麻痹意识导致自控力下降,可能显露真实性格倾向,如酣睡型对应随和性格,倾诉型反映细腻内心,交际型体现社交能力。酒后行为分类包含酣睡型、倾诉型、交际型等,成为观察人性的特殊视角。
有人说,一个人怎么样,看酒桌上的表现可以了解一二了。很多人对酗酒深恶痛疾,对酒桌上死缠滥打不醉不归的酒者无可奈何。对醉酒装模作样大耍酒疯的人更是忍无可忍。
不乏因为喝酒睡觉再没醒过来的;冬天深夜醉酒后没人照顾露天冻坏的;独自喝醉回家趴马桶呕吐捂死的等等。至于因为喝酒打吊针酒精中毒挂氧气瓶的更是数不数。
饮酒往往见人之真性情。有人对酒有深情,饮酒只是寻求个人陶然之乐,醉后酡颜浅笑,很能给已醉或未醉的人逗趣,语言不多,但酒一入肚,反应极快,妙绪如环,满座无此君不乐,这是酒人中的上品。
日本人饮酒很重酒品也重斟酒规距。
斟酌倒酒敬酒饮酒都有一套流程。觥筹交错间,人品流自然。地位分工异,友情深浅缘。
给上司斟酒和与友人干杯必须有距离感。倒酒的一个小小动作可让宴席气氛融融,也可让人感觉氛围凝重。
传统作法与草草应酬之间千变万化不可一言蔽之,但斟酒的要义是不要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不愉快产生的NG10条
1.相反方向倒酒,
2.单手倒酒,就象一些人手不掌碗单手吃饭,
3.置注:无论啤酒还是清酒,放在桌上不拿起来倒酒,
4.酒瓶口直接接触酒杯。从卫生和沉着气氛上都不好,
5.满满当当地倒酒,容易酒泼浪费也不郑重,
6.追注:还没有喝干就添倒,尤其是啤酒造成凉热混杂,亲重对方的速度与激情,
7.不将酒牌,对准客人,则不能让客人知道铭牌。让对方知道酒名待以放心,
8.倒酒动作用力过猛,慌慌张张。郑重,沉着,丁宁自就的好,
9.对酒杯,酒品的杂乱拾掇,窥探酒瓶,摇晃酒瓶,对酒器操作粗野,
10.无视对方的意向倒酒,勉人为难等等。
倒酒量也许白酒满满斟上,但日本根据酒的不同而斟酒量不同。
日本酒稳拿酒杯(德利),“御猪囗八分目”,不要倒满,酒杯的八成即可。
啤酒先是倾斜倒,到一半便直立倒,七成啤三成泡。清洁干净玻璃杯,切记不能有油迹
红酒因为香色味,一般是倒三分之一或至多半杯。单手拿瓶,酒铭牌对客人,自然稳定倒洒安静,动作干净利落。
日本酒接受斟酒方安用手抚按着酒杯接受,注酒后先要喝一囗表示谢意。不要一饮而尽。不喝酒时要事先告诉今天“控制酒量”,或者在酒杯里存一少量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