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咀外文嚼汉字(361)莲华踯躅端午花,汉和同“薥”不一属

(2024-06-16 23:21:17) 下一个

  日本的“薥”VS.中国的“薥”(“莲华踯躅”VS.“端午花”)
  夏天的高原之花“莲华踯躅”又名日本羊踯躅躅。日本汉字写成:“薥”。在汉语中“薥”的意思是蜀葵。蜀葵是一种观赏草本植物,根和花可入药。
  日本的“薥”,有“馬躑躅”(Umatsutsuji)、“牛躑躅”(Bekotsutsuji)等的別名。
  原产地:日本北海道北至九州南部和西部,海拔100-2100米。株高150厘米,花冠广漏斗状,叶片倒卵形。冬季常绿不落叶,生长旺盛。主要颜色:红色。
Rhododendron molle ssp japonicum
  命名者及年代:A.Gray, 1830
  同义学名:R. glabrius (Nakai)、R. glabrius var.aureum、Azalea japonica (A.Gray)、R. japonicum、R. japonicum f.aureum、R. japonicum var. canescens
  中文有熊猫槿(学名:Rhododendron molle subsp. japonicum)

  羊踯躅(原亚种):Rhododendron molle(Blume) G. Donssp molle
  该种因叶较大,密被灰白色微柔毛及疏刚毛;花冠大,黄色或金黄色,极易识别。
  原产地:中国东部,海拔平均2400米。株高150厘米,花冠漏斗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冬季落叶,抗寒区:主要颜色为黄色。花朱紅色与黄色种类:木莲华踯躅。


  中国的“薥”意思是蜀葵。蜀葵原产于中国四川(故名曰蜀葵)。因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被称为“端午花”。 15世纪前传入欧洲。因其高度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故而又得名“一丈红”。蜀葵是唯一以“蜀”命名的中国古老植物,在中国有至少2000年的栽培历史,在众多的中国花卉中,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本土植物之一。
  在日本蜀葵叫“立葵”(Tachiaoi)。学名:Althaea rosea、属名Althaea古希腊语由来古典拉丁语“althaia”的“althaino”(治疗)有关。古来蜀葵当作药材使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