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新玉米嫩包谷甜棒子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玉米种,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苞谷,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沿安第斯山麓一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在第二次归程(1499年)中,把玉米带到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煮玉米加点盐更觉甜,但北海道玉米本身就很甜,再加少许盐就更糯了。
北海道产玉米十分珍贵,新出来的玉米粒粒饱满颗颗珍珠似的又甜又糯,蒸煮烧烤各种作法都很可口。
一,新玉米浆
玉米粒放入料理机打成浆然后作成汤,或者将玉米蒸熟后再冷却打成浆直接喝。
二,新炒玉米粒
用黄油炒新玉米再加些甜椒,也可加一点盐就很可口。
三,新玉米饭
电饭煲蒸饭半成熟将新玉米掺入其中的新玉米饭真朴素美味。
四,新玉米炒狮子斗(小甜椒)……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时,玉蜀黍仅分布于新大陆,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关系到印第安文明的兴衰。现代玉蜀黍完全依赖人类栽培:果穗畸变,无法自行散布种子,自然条件下即便发芽也因过密竞争而难以成活。玉蜀黍的果穗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天然界中无类似形态,其祖先必然来源于某种野生植物。
玉蜀黍在16世纪前半期由欧洲传入中国,明代《留青日札》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已有相关记载。日本学者星川清亲认为,16世纪初葡萄牙人先将玉蜀黍传入印度,再由印度传入中国。然而,近年的研究表明,玉蜀黍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早于明朝。元代贾铭《饮食须知》和李东垣《食物本草》中都已记载“玉蜀黍”或“玉高粱”的形态特征,与现代玉蜀黍高度吻合。《颍州志》也在1511年前已有记载,说明其引入时间至少早于此年。
关于传入路线,学界普遍认为有两条路径:一是陆路,由印度经西藏传入四川;二是海路,经东南沿海传入内地。最早引入的是硬粒型玉蜀黍,而马齿型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陆续由美国和欧洲引入。例如,1927年引入“美稔黄”和“白鹤”,1930年引入“金皇后”,1931年形成“白马牙”品种,1943年又引入“英粒子”。“金皇后”和“白马牙”在50年代初曾在北方广泛种植。玉蜀黍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用途分,有粮用饲用品种、菜用品种(包括糯质型、甜质型、玉蜀黍笋型)、加工品种(甜玉蜀黍、玉蜀黍笋)、爆粒型品种(爆米花专用品种)等。截至2024年,通过中国国家审定的玉蜀黍品种一共有5095种,通过各个地区审定的玉蜀黍品种共有20066种,二者共计25161种,其中,转基因品种共有64种,且目前品种数据均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