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一杆进洞”有感(2)

(2025-08-02 13:30:03) 下一个

  “一杆进洞”有感(十四寒)
  球道喧嚣同伴观,
  一杆进洞短時欢。
  江湖规矩纷繁杂,
  宴请花销苦买单。

  球道,多巴胺的开源;一杆内啡
  尽管技能和知识很重要,但一杆进洞也涉及到很大的运气因素。由于需要因素的精确对齐,即使是最熟练的高尔夫球手也可能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没有实现过一杆进洞。
  在业余比赛中,一杆进洞是一件罕见且令人兴奋的事件,通常会有传统的仪式或庆祝活动来庆祝炫酷的一杆进洞。
  一杆挥出小球如流星划过,直奔累岭欢跳蹦跶两下直接沉入洞杯,惊艳同组为之喝彩,这是高尔夫极致的演绎,时间仿佛静止,空气仿佛凝固,瞬间屏住了呼吸,一种新的感觉来袭,这是精彩的一幕,出彩的一刻。一杆进洞, 
高尔夫的魔法时空。
 
 

  如果通过打高尔夫球获得内啡肽,那么“一杆进洞”,就是内啡肽的飨供。

  球道,多巴胺的开源;一杆内啡
  年少时,人们往往偏爱多巴胺。多巴胺可带来的短暂而强烈的快乐,吃甜食,享受美食,追剧,体验美好的事物会等都会产生多巴胺。然而一切事物有利必有弊,有舍有得有得必有舍。就像经济学的供需失衡必有弊害。当总供给过剩时,会导致商品滞销、资金周转缓慢、失业增加及社会资源闲置,严重时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而总需求过旺则会引起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等不稳定现象。市场失序与效率低下,供需失衡会扰乱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导致资源配置低效。例如,劣质商品因需求旺盛而占据市场,优质商品反而被淘汰,阻碍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社会矛盾加剧。
  长期供需失衡可能引发收入分配矛盾、劳动力市场恶化等问题,例如企业破产导致失业率上升、劳动力技能退化等。
  多巴胺与内啡肽就像这样的经济问题。
  多巴胺分泌可激发动力、带来愉悦感、增强记忆力、调节情绪、提升注意力等,而一般成瘾的东西都会刺激产生多巴胺,多巴胺过多其副作用也包括成瘾风险、情绪波动、失眠、心血管问题、消化系统紊乱等。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外貌、认知能力等多个层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自然生理过程的结果,但程度和速度因人而异。
  不应过多追求多巴胺:多巴胺过剰的弊害多多。成瘾性:短视频、游戏等高频低质量刺激会激活大脑奖赏机制,长期使用导致注意力下降、思维碎片化。耐受性增强:大脑对日常平淡事物失去兴趣,形成恶性循环。情绪失衡:过度依赖多巴胺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打高尔夫球挑战后获得的成就感,通过打高尔夫球获得内啡肽。漫步绿茵,挥杆间强健心脏与肌肉,远眺球洞时双眸舒展;每一次击球激活内啡肽驱散焦虑,策略性思考锻造大脑活力。内啡肽被誉为人体的天然鸦片,能缓解压力,增强愉悦感。

  内啡肽(Endorphins),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内啡肽是一组由脑下垂体分泌的神经调质类化学物质,是人们在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后,身体自发产生的“止痛剂”,让人感到欣快满足和平静。内啡肽在情绪行为(包括焦虑、恐惧、紧张和愉快)的调节以及疼痛控制中有重要作用,与药物成瘾、运动后的兴奋感、食欲控制、性反应以及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都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懂得内啡肽所带来的持久与深沉的幸福感。人类在分泌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这三种神经递质时,会产生不同的快乐感受。内啡肽型的快乐则源自运动、学习等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它代表着一种向上的动力,在身体或精神遭受痛苦后,大脑会分泌这种多肽化合物来镇定和平静情绪。
  当人们在健身、跑步或学习时,忍受着短暂的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的成长、体型的改变以及他人的羡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内啡肽带来的幸福感逐渐显现。这种幸福感不同于多巴胺的短暂与易逝,它更加持久和深沉,不仅能镇痛、调节情绪,还能促进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增强免疫力。因此,选择内啡肽带来的快乐,才是健康的生活之道。
  从某种角度看,那些热衷于“搬砖”生活的人,仿佛陷入了一种对完成任务上瘾的循环。每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身体便会分泌内啡肽,久而久之,这种分泌甚至可能让人上瘾。然而,这种内啡肽带来的快乐,与人们日常所熟悉的多巴胺型快乐截然不同,因此往往难以理解。
  长期沉溺于多巴胺型快乐而忽视内啡肽,会导致免疫力和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下降,可能使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更易陷入愤怒和抑郁的情绪,寻求更多的多巴胺型快乐来缓解压力。因此,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人们应更多地从内啡肽中汲取,并在某个阶段后,以多巴胺型快乐作为奖励。例如,品尝美食、观看视频或进行游戏等。
原来,内啡肽的上瘾,才是人们追求的真正健康生活方式。
内啡肽与运动成就的关联
  一杆进洞(高尔夫ACE)等运动成就可刺激内啡肽分泌,产生持久愉悦感。内啡肽是大脑分泌的天然镇痛和愉悦物质,其作用机制如下:
  生理机制:内啡肽由脑下垂体分泌,化学结构复杂(如β
-内啡肽分子式为C_{158}H_{251}N_{39}O_{46}SC;158H 251N 39O 46 S1),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类似吗啡的欣快感和止痛效果。
  运动时身体应激反应会触发内啡肽释放,尤其是突破性成就(如一杆进洞)带来的强烈兴奋感。与多巴胺的差异。内啡肽的愉悦感更持久,能缓解焦虑、提升专注力。
  瑞典药理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因研究多巴胺获诺贝尔奖,而内啡肽的生理价值近年更受关注。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