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早朝半轮球

(2021-10-05 05:28:57) 下一个

      七绝  早朝半轮
      隐月风清拂钓翁,
      牵牛雨霁映霞红。
      切杆久练参差技,
      推洞长探入出功。

    目前中共官方指认的毛泽东诗词大约60首,有人算过,3997字,毛写作时间60年左右,大概一年一首,作为诗人,产量不高。毛诗正式公开发表於1957年《诗刊》,18首;196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诗词》37首,1976年增为39首,1986年毛泽东死10周年,邓小平题写书名《毛泽东诗词选》,50首。其间其后,《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等机构陆续刊发,大約60首。文革前发行量已超过5000万份。
    毛青年时代在长沙、北京、上海网漏吞舟地读过一些经日本传入的欧洲19世纪的杂乱思潮:社会达尔文主义、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叔本华生命虚空论、尼采超人哲学、赫胥黎天演论、柏格森生命哲学、罗素经验主义、杜威实用主义。德国思想家菲特勒•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最契和毛的心智。北大教授杨昌济把此书作教材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讲授时,他肯定始料不及,他未来的女婿从中获得的灵感将把中国引到何种田地;泡尔生也绝对想不到,他居然会有一名东方弟子,把他的伦理学发挥到何等荒谬绝伦的程度。毛泽东为《伦理学原理》写下12000言心得(用白话文恐需20万字),超过一生所读。

        第一个问题:毛泽东在哪些方面修改诗词?
    毛泽东修改诗词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修改别人的作品,二是修改自己的作品。在一些毛泽东诗词鉴赏的书中,编入了由别人作品修改而来的作品。比如,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外出求学时写的《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一说是日本人西乡隆盛写的,一说是日本僧人月性写的,毛泽东把原诗中的“男儿”改成“孩儿”,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准确地说,这不是他的作品。
    毛泽东对自己作品的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题思想的改变。《念奴娇•昆仑》内容含蓄,不好理解。其中有一句:“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中国。”1958年12月,他自注道:“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此后,人们对这首词的理解趋于一致了。毛泽东分赠剑劈的昆仑山时,还想到日本人民,显示出博大的胸襟。这一改动使作品主旨骤然升华,赋予了全新的深刻内涵。
    二是作品标题的修改。诗词标题,是诗篇的眉目,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毛泽东有些作品的标题几经变化。经过修改之后,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明确。比如,《念奴娇•昆仑》曾经叫《念奴娇•登岷山》。《水调歌头•游泳》原是《水调歌头•长江》。《蝶恋花•答李淑一》先是《游仙》,再是《游仙•赠李淑一》,最后改为《蝶恋花•答李淑一》。
    三是写作时间的明确。1957年《诗刊》杂志发表毛泽东18首作品时,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发表毛泽东《词六首》时,几乎都没有注明写作时间。1963年出版《毛主席诗词》时,毛泽东认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标注了每一首作品的创作时间。比如,《沁园春•长沙》是“一九二五年”,《菩萨蛮•黄鹤楼》是“一九二七年春”,《西江月•井冈山》是“一九二八年秋”,《沁园春•雪》是“一九三六年二月”。这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深刻含义。
    四是前言后语的删减。《七律•登庐山》原有一则小序:“1959年6月29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红日方升,成诗八句。”这样的文字,尽管交待了写诗的过程,但是对把握作品的意境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局限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作品发表时,毛泽东把这句话删除了。
    五是作品结构的调整。《采桑子•重阳》原稿是:“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作品发表时,毛泽东把上下阕的顺序进行了互换,前后颠倒。经调整之后,作品从议论开始,诗意突兀挺拔,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作品意欲表达的思想深处;以写景结尾,能触发读者遐思,读来韵味无穷。
    六是整个诗句的变换。在不同的毛泽东诗词作品手迹中,有些句子变化很大,有些属于文字内容的调整深化,有些则是诗句寓意的完全改变。
《忆秦娥•娄山关》中“长空雁叫霜晨月”一句是从“梧桐树下黄花节”修改而来。《七律•到韶山》最后一句“遍地英雄下夕烟”,曾有“遍地人民百万年”“人物峥嵘胜昔年”两种说法。再比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一句,原来是“到处男红女绿,更有飞流激电”。很显然,修改之后的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韵味。
    七是个别字词的完善。《西江月•秋收起义》“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一句中,“匡庐”原作“修铜”,指江西省的修水、铜鼓,“潇湘”原作“平浏”,指湖南省的平江、浏阳,都是县的名称,过于写实。修改之后,用名山秀水来代表地名,更富有诗情画意。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高路入云端”中的“高路”,原稿中是“高树”。树是自然生长的,路是人工修筑的。由“高树”改为“高路”,与前面一句“旧貌变新颜”相呼应,直接显示出“三十八年过去”之后沧桑巨变,和作者重上井冈山的主观感受也更加吻合。
    八是个别错字的更正。《菩萨蛮•黄鹤楼》第一次发表时,“把酒酹滔滔”中的“酹”字写成了“酎”字。“酎”是名词,指经过两次或多次酿制的酒,“把酒酎滔滔”不合逻辑,这显然是“酹”字的笔误。“酹”是动词,指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和起誓,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樽还酹江月”一句中的“酹”字,就是这个意思。 把“酎”改为“酹”,才符合句法,才能准确表达出悼念革命烈士的心境状态。
《七律二首•送瘟神》“千村薜荔人遗矢”中的“薜荔”一词,原稿作“薜苈”。薜荔是一种蔓生植物,而“薜苈”不能相互搭配,语意含混不清,修改之后表达杂草丛生的意思,问题迎刃而解。
    九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诗刊》杂志1957 年发表《菩萨蛮•黄鹤楼》时,下阕为“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而在1963 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改为“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前一句的逗号改成了问号,突出了“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那种迷茫与困惑的心情。后一句结尾的句号改成了感叹号,语气更加肯定,情感更加强烈,态度更加坚决,更好地烘托出毛泽东“心潮”澎湃激昂的精神状态。
《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句中间有个逗号,它的位置挪动了好几次。有时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有时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复权衡后,才确定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