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当年勇”与“常叹息”

(2021-01-30 00:01:04) 下一个

    “当年勇”与“常叹息”
      在球场上,尤其是与陌生人一起打球时会遇见很多不同性格的“瘾君子”。年轻人奋力挥杆却打不出差强人意的好球。老叟健妪却也奋力挥杆后总是一声叹息,无非是暗叹其高球的飞行距离又缩短了。
    在球场上“当年勇”和“常叹息”都对同组球员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连连叹息的人,只有同情之外无话可说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是对“好汉”而言,凡夫俗子很少不提当年勇的人。因为那是心理需要、更是生理需要。真正的成功者,是不需要吹嘘以往的成绩的,他(她)总是能够保持谦虚的态度和永远前行的进取心。他们已经超越了凡人心理和生理的界限。好汉以炫耀为耻,以好勇斗狠为不肖,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以前是如何英勇的人多是对于自己当下的处境不满,又不好发牢骚。便以回忆当年的辉煌来安抚自己心灵以麻醉自己的副交感神经。有人狗尾续貂形地用比喻给出了解释:“梅花不提前年绣”。好汉、梅花都是本质使然。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在提起过往的或者一直沉浸在过往的功勋中不可自拔,要一直前行,向前走。昔日的荣光光(past achievements、old glory)莫自慢。丈母娘夸赞女婿,老来夸示孙子,人前炫耀自己的丈夫(妻子),就犹如显摆自己的豪宅、首饰和工资。没有一个人是听之似咀嚼糖饴,闻者如喝蜂蜜的。人到一定年龄大脑都会开始老化,老化的速度会因人而异,记忆衰退反而让人回忆起“过去的荣光”。所以那些老提当年勇的人注定是大脑衰退迅速的人。
      对那些好提当年勇的人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为维持生计到了鲁镇,重新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这一次,祥林嫂不但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了许多,脸上死尸似的没有一丝笑容。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乡亲们起初特意过来听听祥林嫂的悲惨故事,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最后捐门槛也无济于事。
     如果对“当年勇”还有一些忍耐限度的话,对那些“常叹息”者是不可原谅的,因为他带跟周围的人很消极的元素。
      日本有一个谚语“长叹气一口,幸福一个溜”。
     两千年前的屈原《离骚》中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说明古代诗人多叹息。但诗人叹息之后往往都是“不幸”缠身。毛泽东的诗词就很少“叹息”的时候,除了给杨开慧的那首诗(在毛泽东生前未发表),其余都是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
       古人在诗词中流露的多是悲伤失望之情,是因为战争连绵,从春秋战国到唐盛宋衰,古人们经历的战争有记载的次数多达2534次(《中国军事史》),征战最多的时期即春秋时期的384次。古诗人或出征边塞、生死未卜,恐惧与自我奋发并存。或担忧识图或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引发叹息一连串。就连李白潇洒磊落、傲物不羁,诗词又多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但在之官场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种鲜明的反差也是大多数诗人无法融入官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也有着《悲歌行》、《怨情》和《独不见》等等借景伤情的作品,更莫说见证过大唐盛世,又在安史之乱后体会中唐衰景的杜甫,整天“忧国忧民”。屈原也好李白、杜甫都因叹息过多结局不美。
    叹息,又叫叹气、唉声叹气,主要形容人失望、失落时的心情,多伴随无可奈何之意。当然叹息对叹息者本人是一件好事,因为能减少肌肉和精神上的紧张感,调节情绪。就像喝了碳酸饮料打一个饱嗝可以舒畅一下自己,但欧美人宁愿听到放屁声音也不愿听到报个声音。中国人宁愿听到饱嗝声音而不想听到别人放屁声。连伟人晚年都用“不须放屁”来表示愤怒之情!叹息声就像饱嗝加放屁加喷嚏一样让他人难受!
    叹息容易将负面情绪带给别人,隔个三五分钟就要叹气会让他人受不了。叹气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却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年轻人一叹气,就显得朝气全无、老气横秋,生生像老了十几岁;中年人一叹气,就显得一脸苦相、暮气沉沉,更是惹人厌烦。没人会喜欢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人,叹气叹多了,运气都会绕着你走。你越喜欢叹气,生活就会越难;生活越难,你就会有叹不完的气。这最终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百害而无一利(略)。

      有道是:
      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马不吃回头蒿
      好诗不求点击率
      好博不辞久推敲
      是不是好马,不是以吃不吃回头草来作标准衡量的。是不是好汉,提不提当年勇,却是一条标准。是好汉不会把当年的胆识勇略成就常挂在嘴边,逢人说项。过去的功劳,已经成昨日黄花,过期的支票,不再值得炫耀。
      总是沉溺于怀旧,留恋过去的状态中,会把今天明日也埋葬掉。要重在当下,着眼未来。只把过去当经验深埋心里不显摆不忘却即可。要好好珍惜现在,把握现在,重视现在才是。
      人上了年岁,有所成所得,便爱怀旧,也属常情,适度怀念留恋过去也应该,鉴古知今。但过度回忆留恋过头,总沉浸在昨日的岁月里不重当下就如停留在居庸关而不去八达岭。
      人要走出过去,重在今天,享受当下,规划好未来,图谋更多更大更好的成就。
人若只满足于过去的辉煌,事业就会逐渐走向萎缩衰微,思想观念就会变得陈旧落伍,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要学会不断归零,总向前冲,时时新,日日进,永不停步。

      有诗一首曰:
      强叟休提青壮勇,
      勇人少叹息悠长。
      长情短义藏恩怨,
      怨地尤天毁志强。
      (略)

 

  七绝
  师生缘
  悼彭志礼老师仙逝

  恩师驾鹤疫延中,
  不得守灵迸泪洪。
  教诲铭心沉痛悼,
  挽诗数阕颂彭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