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不乎乎乎不乎亦乎不乎亦不亦乐乎
帕虚帕帕帕虚帕算帕虚帕算虚算拟帕
在日本75以上的老人称為"后期高龄者”(晩期老年人)
打球与打牌——与"后期高龄者”打球,就如打牌不和牌,在于打麻将牌的过程中。
不乎亦不亦乐乎,不亦有意义乎!曾与一位87、一位88岁和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一组打球,真是"三人行必有师焉”。
据说現在北京的室内游泳馆都不给70岁以上老人办卡了!
在日本政府劝告75岁以上的老人尽量返还驾驶执照,要开车得经过老年性“认知症”的考试……
在高尔夫球场与老人为伍,不用担心赔偿问题,都有生命保险,伤害保险,没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的禁忌,也没有“心梗”、“脑梗”之虞。尤其是和九十来岁的老寿星在一起打球不能说不是一件难逢之善事和喜事一桩了。
想起“无龄”(古代九十岁称“无”),“枯寿”(古称八十岁称“枯”)的说法,与老人打球犹如打牌,陪人打球与陪人打牌都有意义。哪怕是背牌也有背牌的打法。当了“相公”也学会放稳心态。老人们乍一看谁也不知道是八、九十岁高龄。看他们挥杆遒劲有力,看他们行走步履稳健轻松自在。
但打球虽然不是“作弊”,也很难适应那不计较严格的推杆最后进洞才算一杆的记录。只要球打上果岭就至多两杆算“进洞”了。
推了一杆,下一杆哪怕剩两公分、两码、甚至两米就算“OK”了。
坚持严格推杆入洞者就象打麻将牌的“相公”一样,或他们相“相公”陪打进洞似的。
“相公”一词是四川人先说出来的,“相”在四川话里有“看”的含义,牌数错了就不能赢了,只好陪别人继续玩下去,然后看着别人赢。
麻将是一种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
还有一说是相公是旧时对宰相的敬称,也同时有“绅士”含义,那类人应该是是品格高尚,乐于帮助他人的,牌数不对,自己不可能赢,就陪着别人打了,帮助别人赢,这样很“高尚”吧。在北方,和多数南方,“相公”是与乎牌条件比多张,或少张之意。
这两位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打球,完全不在乎他人的记分,不就是这个意义上的“相公”吗?不,胜负之心人皆有之,但他们对记分是那么坦然!看到年轻人击球比他们远,有的时侯是“羡慕”,自己也曾年轻过。也有不如人意时的“忌妒”,却没有“恨”和“怒”。
听他们对话知道是几十年的老友了。看他们的状态说了一句,“您俩一定能活到100岁”。
怹异口同声地说“我才不想百岁躺在床上呢,剩下的“余生”能打一场球算一场球”。老人们以前都曾动过三次大手术。然而医学发展让他们每次都能奇迹般地回到高尔夫球场。
便笑着问了一句:“是高尔夫球让你们逢凶化吉,还是本来大吉大利,因了高尔夫才让你们动手术,谁能说清楚?”。
他们的回答是“如果没有高尔夫球,俺等连动手术的精力、气力都没有,现在不是在球场上,而是在坟场里……哈哈哈,呵呵呵……。”他们豪迈地说。
三人人每周必来此球场挥洒一回。他们还说人的寿命和病气是两码事。
“羡慕”使其人寿命长,“忌妒”让人生大病,“恨”让人一生结果不幸!
真有其哲理!暗自赞叹不已。
成诗一首
七绝
球道哲思录
米寿无龄矍铄顽,
披星戴月巧能杆。
逾枯不古雍尊养,
还历青春显愧惭。
是啊,老人和年轻人一起打球,就象打牌时难和(乎)牌时反而坐庄。
途中他们也多忘事,当无法走时就坐电瓶车。
他们想不起就问到了两个单词,都是外来语(日本老人对外来语也有发怵的时候):
“ounce back”:「バウンスバック」直译是反弹、反转(跳ね返る、立ち直る),就是博忌(加杆)后又抓小鸟(比标准杆少一杆)。
"Neck Warmer"就是现在流行的冬天的护脖(小围脖儿)
许多高尔夫单词因地不同,如四川的戳牌不说“打”而说“抹”,没有人从字义上去比较二者的细微区别,或许因为扑克可以打,狠狠地摔在桌子上,戳牌只能一张一张轻轻地翻过来,将天地人和大点小点分门别类。
川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纸牌游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四川纸牌,又叫四川长牌。在西南、西北地区十分流行,特别在四川境内更是家喻户晓人人能玩。川牌的历史比扑克早得多.根据民间传说是三国时期的蜀中丞相诸葛亮发明,至今已有近二千年历史。因为川牌有84张,玩牌者戏称“学习84号文件”。
中国麻将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休闲游戏,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看来现代戳牌的历史比现代麻将的历史不知早了多少个世纪……(略)
注:
乎不乎,乎乎,不乎亦乎,不乎,亦不亦乐乎
帕虚帕,帕帕,虚帕算帕.虚帕,算虚算拟帕
注: 在日本75以上的老人称為"后期高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