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日不同习惯的细微区别(57)差异、差别、歧视

(2009-01-13 21:25:38) 下一个
日本人头脑中的“差别”和中国人说的“歧视”相通,
中国人说的“差别”相当与日本人说的“差异”相同。
“人种差别”,“少数民族差别”,“贫富差别”,“官民差别”……等等,
日本人对“差别”二字异常敏感。仅仅表示“不同”,“区别”意义的同样
的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具有“歧视”的意思。
二战前日本人之间的等级观念很强,所谓“士农工商”等级是格外森严的。
战后的日本走上和民主和自由的道路,对于过去的反省,他们极力于消灭
“差别”,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虾夷族”的歧视和对于“麻风病人”,
“少数民族部落”,“朝鲜人蔑视”等歧视问题看的是很严重的,所以直到
最近还在各个地方出现消灭“人权差别”的运动。
日本全国有严格禁止的“差别用语”:对于少数民族,性别,同性恋者,障碍者,
特定疾患罹患者职业作为“差别”(歧视)为目的使用的“俗语”(蔑称)用语。
包含有侮辱性,污秽语言,偏见等等。

比如:对于“聋子”,“哑巴”,“盲人”,“跛脚”,“瞎子”等等语言是不能在
放送语言,大庭观众和正式媒体上出现的。要代之以“眼睛不自由者”,
“耳朵不自由者”,“腿不自由者”,“说话不自由者”……等等。
对那些“流浪街头汉”是不能称为“流浪汉”,“乞丐”的。代之而称为
“蓝色布垫族”,最近更改为“派遣村”的“村民”了。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辞去首相的记者会见时,被记者追问急了时,说了一句:
“我和你们不一样,我知道我自己的处境……”,立即受到日本媒体的炒作。
被认为“高高在上”,“太爷作风”而轰动全日本,他的“我和你们不一样”
成了2008年日本最佳流行语言的“第二候补”资格。
在日本战后实行民主,自由的资本主义统治已经没有历史上那种“士农工商”
的等级观念。然而任何社会都有潜移默化或历史沿袭的旧残余。因此在日本
官方机构里“官尊民卑”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许多外国人接触的日本外务
省、法务省官员们都是一个个耀武扬威的,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他们才是日本
社会的精英。他们有国家公务员的资格是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要么有坚硬的名牌
大学出身的文凭,要么有“皇亲国戚”的门路,要么有名人的亲戚朋友的后台,
否则在同等条件下要进入国家公务员的行列都是“难于上青天”的。
与此相反,在民间企业,只要有好的条件,如学历,年轻,可以为企业赚钱的
资本任何人都可以当“会社员”,如果不是特别情况可以永久地被雇佣。
作为日本的官僚他们是真正的“吃皇粮”的一族,不管天下如何变化他们
都是“旱涝保收”没有被“炒鱿鱼”的风险。虽然年轻时期辛苦,随着年龄
增加他们可以从这个厅到那个局,从这个“团体”到那个“组织”,或到
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任职,“降落伞”式的“上级决定”,“仙人下凡”一样
摇身一变成为某某“取缔役”,“会长”,“相谈役”,“顾问”等等在日本
叫“天下”(Amakudari)。所以许多官方人士至今还有高人一等的老太爷
做派。不过每次太过份有要受到媒体的监督或公开报导。
在中国过去也有“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区别。在改革开放前后的
“事业单位”就是“金饭豌”,福利好,有住房,旱涝保收和日本的“国家公务员”
一样是没有忧虑的。而“企业单位”的职工起码还要和当年的经济利益挂钩。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民化,全球化运动的深入,中国和日本都接受了世界最新
文明的洗礼。中国的公务员也在开始接受媒体的监督,不能高高在上了。
福田康夫前首相的“我与你们不一样”差点被“上纲上线”地炒作为“差别”
(歧视)问题。幸好媒体惯例是对下台人,辞职者不深问罪,结果大事化小了。
(本文部分删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