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日不同习惯的细微区别(42) 敬老 VS 弃老

(2008-09-09 21:28:52) 下一个
敬老 VS 弃老

日本最近调查有这么一组神奇的数字:
28%(中学生),35%(大学生)
9月15日是“敬老之日”,是日本国民的节假日,庆贺日子。
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尊老意识较差的一个民族,正因为
如此才冠冕堂皇地特别法定了9月15日为敬老日。
中国就没有这样的专门节日。最近几年有“母亲节”,
有“父亲节”就是没有“敬老节”。
为什么日本有敬老节日而中国人口口声声说尽孝道却
没有敬老日这样的节日呢?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
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
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
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以孝敬父母为荣的社会,不用专
门提醒,中国人从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就溶入而敬老的风俗
习惯,人们的DNA中就有敬老的因子。
日本人就不一样,日本虽然接受中国的儒教但那毕竟只是
外来的文化,在日本的土壤里就“南橘北枳”,“南梅北杏”了。
前几天日本的媒体新闻报导了关于日本青少年的社会调查。
结果是三分之一的年轻人都有杀害自己父母的念头。
文卷调查显示高中学生中有28%的人想杀掉自己的父母,
或曾经有过这样的念头。35%的大学生或专门学校学生
有弑父,弑母的意念。
这不得不令人惊诧!
一个高等动物为什么会杀自己的父母呢?
日本社会最近连连报导的弑父,弑母,杀害亲人的案件让人
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心理学家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
弑父娶母的欲望和恋母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弑母嫁父
的欲望和恋父情结,他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是由性欲
所支配。这是西方与东方文化的不同的不同之点,在心理学
上称为“俄狄普斯情结”和 “伊赖克缀情结”。
按此理论,每个人的确会有弑父娶母的恋母情结或弑
母嫁父的恋父情结。但这些都是潜意识里的,一般情况
下人们不会意识到。且它们会因为个人的情况会有具体
情况的不同,也有程度的深浅;即使会有上升到意识里的
可能, 人们会在成长过程中把此情结的心理驱动力升华
为做其它事情的动力,如工作,学习或恋爱。
有人认为,是因为现在我们的感恩教育相对滞后,才致使
当今社会人伦惨剧频频发生。人们在事件之后无不在思考
这悲剧的根源。 当然中国不一定都是相信儒教的,中国人
不一定都是孝子,尤其是一部分当代的年轻人。
他们在西方文明的浸蚀下传统观念淡薄了。日本的一些
思惟方式附庸在世界尖端的电子产品,先进设备上逐渐蚕
食人们的灵魂。
中国最近一桩杀父案,当人们都在咒骂那个不肖之子时,
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悲剧的根源。
改革开放前,甚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弑父弑母案件
在民间也是非常罕见的。而近十多年,也就是在改革开
放后出生的这一代孩子身上却时有发生。这不得不让我
们思考我们时下教育的缺失。 现今的中国教育第一大
弊端,就是忽略启蒙教育。
其实人的启蒙教育是从人出生时就开始的,并且不仅
限于文化启蒙。可是过去由于物质的匮乏,人们忙于生计,
基本是放任孩子自然成长。但生活的困境,让孩子耳濡目
染亲身体会着父母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使孩子的心理健
康受到锻炼得以加强。所以改革开放前的孩子,至少在他
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父母是有恩于子女的,子女应该感恩
报答。正因为这种理念的影响,绝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
不韪,弑父杀母。
改革开放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提倡的计划生育,
在七十年代初开始已见成效。被计划的一代渐渐长大成人。
 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本来自己就已
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的孩子,即没有父母勤劳的熏陶,
也没有生活的磨练,再加上这些被计划出来的父母自立能力
差,多假爷爷奶奶之手带大孩子,隔辈人的非理性溺爱,让
这些孩子从小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除了他们个
人利益,谁的利益都不在他们的眼中。少磨砺的童年,让这
些孩子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自我约束力非常低。
更不懂得牺牲自己来帮助别人。文首提到的那宗杀父案,
就是一个平时被父亲百般溺爱的主儿,他自己都娶妻生子
了,还时常回父母那要这要那。时因为与父亲发生几句争执,
就把父亲杀了。
不用说弑父杀母这种丧失人伦的行为不但为人类所不齿,
就是禽兽也极为罕见。乌鸦尚有反哺之义,人间哪能容此禽兽
不如的行为。悲剧的发生,为我们的教育与道德建设敲响了警钟。
再说日本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灵的残忍杀害亲人的事件。
尤其最近接二连三地报导父杀子,子弑父,弟弟分尸解体姐姐放在
冰箱里等令人嗟眦的恶性案件。
 日本人没有中国人那样严格的,上千年来耳濡目染的传统伦理教
育和实践。
就在些这篇文集的几个小时前(九月十日),刚刚发生了一起24岁
年轻男性将自己祖父祖母砍死后从他们的银行帐号上取走20多
万日元的事件(午间新闻报导)。
在中世纪的日本有一种风俗习惯就是将老了不能干活的老
人扔到山里去。 在印度南部也有将75岁的老太婆扔到垃圾
场(路透社)的报导。
 在日本的长野县千曲市就有座山头叫“姨舍山”(Ubasuteyama),
传说就是专门用来扔老太婆的山,后更名为“冠着山”、“更科山”。
也有一说是一个扔掉自己老人的男人看到明月追悔莫及,第二
天赶紧将姥太婆领回家的故事而来的。不管怎样日本各地都
有丢弃老人的风俗习惯或民间传说。是属于个人的犯罪还是
属于村落共同体的规定(为了更多的劳动者能够活下来),历史
学家还再争论这个问题。 中国人不用特别提醒他们心中都有
一本“百孝经”,但近年来已经逐渐淡化至于步日本社会的后尘。
日本人心目中没有孝道的意识,有的是动物性本能小时后受到
父母照料, 长大了还再父母的关照下生活。如果没有子女而只
有孙子孙女时,父母子女的关系链子就断了。
孙子和祖父母的关系就便得很淡薄了。所以有背姥(祖母、外祖
母)进山扔掉的传统基因。在当今日本政府对于20岁以下未成
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税制上的保护,但老人的“孤独死”
现象极为普遍。许多人认为“孤独死”或“独居死”是“少子化”
和“非婚化” 不断加剧的必然结果。
中国的敬老尊老传统的发扬光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却播
下了让人担忧的种子。
在这里还是将“百孝经”抄送给大家,希望在敬老日到来之际
为自己家的老人,为周围的老人们做点什么吧。祈愿不要负本
人写这篇文集的苦心。
百孝经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如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

2008年9月10日星期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