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不就是音乐吗!

(2013-03-18 11:08:45) 下一个

这坛子里几篇“为什么我不让孩子学钢琴”,“为什么我让孩子学钢琴”,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管让学的还是不让学的,这里的推爸推妈们都太有“范儿”了,言必“艺术”,“修养 ”, “氛围”,“古典”其实哪用那么高深复杂,不就是音乐吗 ! 在我看来,音乐的最大功用,一是自我表达,包括听音乐时的代入式自我表达,二就是娱乐。人类创造音乐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被大众供在高高的神殿上,让少数“ elite and snobbish” 的人装点门面。“ Public consumption ”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最能打动人心的音乐必是能被大众消费的音乐。何必非得“古典”,“高雅”呢?

现在我和女儿就在一起上“不就是音乐吗!” 的钢琴课。( Simply Music ,中文翻译是我的原创,呵呵) “ Simply Music ”教法为澳大利亚钢琴教师 Neil Moore 在教一个 8 岁盲童弹琴时所创, 98 年在 Sacramento 开了第一家教室。它先把乐曲解析为简单的“ patterns ”和“ shapes ”,跟 10 个手指联系起来。初学者能很快上手弹一些好听的曲子,流行乐, Jazz,  Blues ,古典的都有。有一定积累后再识谱,然后再深化。我认为它的最大好处是“ give students immediate access to self-expression”, 强调的是双手演奏,识谱,作曲都是“ natural ”和“ enjoyable ”的东西。我很欣赏它的宗旨:“ pres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hat promise a world where everyone plays”, 觉得这个跟 Apple 当年的宗旨“ The computers for the rest of us” 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的“不就是音乐吗!”认证的老师是位金发帅哥,嗓子很好。上第一节课 15 分钟后,女儿已经可以弹第一首歌,不是“玛丽有只小羊羔”,是 Neil Moore 写的“ Dreams come true ”。金发帅哥站在琴边深情伴唱:

Sitting here with you, nothing much to say

Listen to my thoughts, pass the time away

I like having dreams, one for me and you

Think I’ll make my dreams come true

女儿立刻很有成就感。我翻了翻谱子,很简单,但是曲调优美,手指的 patterns 很容易掌握,尤其小孩子们记得很快。 Patterns 有图解。我老人家记性不行了,但是会视奏,对这种方法的易学可能感受不如不喜欢读谱的小孩子们。反正以前用 reading-based 教法时女儿一练琴就愁眉苦脸,现在回家后总拖着我练。我弹她唱,她弹我唱,她左手弹我右手弹,她右手弹我左手弹,很兴奋。而这正是我带孩子上这个钢琴课的目的 – “ Having fun with music together ”。我以前在这里写过一篇“会弹琴不如会做饭”,说过女儿 5 岁时请过老师来家教钢琴,我陪学,因缺乏兴趣停课的事。现在上的是要求 parent participation 的 group class ,对我来说,跟和女儿一起做杯子蛋糕和面包一样,是另一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只要她和我一起玩得高兴就好。音乐的终极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使人精神愉悦,通俗的说,就是娱乐,不必把它看得那么崇高。很多国人嘴里的“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在英文里概称“ entertainer ”也没什么不妥。木办法,我就是个俗人,凡事推崇化繁就简,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如果有人本着“侃晕了算“的态度把一件本来平常的事加很多 fancy 的词儿往深奥里说,我肯定不承认不知所云是我自己的理解能力问题。:)
 

不管推爸推妈们多高雅,我们都得承认,不是只有穿着晚礼服正襟危坐听古典音乐才算“musical”的,何况这里去了音乐大厅里会打瞌睡的恐怕不在少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也好,“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好,不外乎为了自我表达和精神愉悦。要是您的孩子有“I want to scream and shout, and let it all out”的冲动,就能写出一首 Scream and shout”来,即使不算“高雅”,也算很成功吧?哪怕只是会唱,或者再不济只是喜欢听,也算爱好音乐了不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