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诚实
曾经接受过一个关于人际沟通的职场培训,其中有一点感到挺新颖:就是恰当诚实(appropriate honesty)。
从小被父母、老师、长辈告知要诚实。但他们的教育显然太草率,因为没有把怎么做展开来说。也许,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展开,或者他们不想让你知道更多。因此,我心中的诚实,几乎就变成了一古脑和盘托出。
当然,后来慢慢地也知道了更复杂的内涵,如你可以不说,但说出来就必须真实。又例如,善意的谎言。但这些,仍然过于简单。而恰当诚实,而系统而又详细阐述了诚实的丰富内涵。
恰当诚实包含无穷多“恰当的”: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方式,恰当的细节。。。生病了,不要直通通地跟老娘说,她哪里承受得起呀,要在她不意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混得不好,在老同学面前一个“马马虎虎”加哈哈。当然,混得特好,也可以这样说。
记得早年读过高阳著的《慈禧太后》,里面有一个情节是别人托袁世凯向慈禧求个情。袁世凯很用心,但注意了很久,才在慈禧寿诞且一起看戏时,漫不经心提出来的。从此意识重要的话语要选择场合、时间、方式等等。没想到这个恰当性问题也可以运用到诚实问题上。
职场上,你不会在你老板为一大堆问题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回报一个你自己造成的问题。那样做的话,本来的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对一个大系统来说非常微小。即使你意识到了,未必它会浮现到他人看得见。有时候呀,瞒一天算一天。即使最终需要解决,也可以等到稽核处普查出一大堆问题时。
工作上常遇到这样的同事,自己的问题被他描述得小菜一碟,别人的鸡毛蒜皮,被他夸大到严重无比。这就是方式问题。即使发现了属于自己十分严重的问题,也要先清淡地触及,让老板慢慢的了解完整的严重度。还有就是,从笼统到细节。有时,一堆问题概括一起就一个问题,而一个一个例举出来则骇人听闻。
不过的不过,恰当诚实要掌握分寸感觉很难,而且还有运气在里面。弄不好,弄巧成拙会让老板觉得你在隐瞒,不诚实。那样的话,后果很严重。所以,我觉得,要运用恰当诚实,首先须有这个意识,然后对自己现行的方式做适度调整。